“这是圣旨?”
此物当是圣旨,而且是颇有年代的圣旨。
苏揽月亮出圣旨的时候,肃王武瑛玖从凌姑娘眼中,瞧出了一派了然。
果然,她认得此物,对苏揽月的到来也全无意外。
她想必,也清楚知道这圣旨上记载的是何事。
只是借了旁人的口说出,显得更具说服力:
“这道圣旨上清楚记载着,陛下二十余年前便已经做了决定,拟了诏令,去母留子,诛杀妖妃沈晚棠。”
二十余年前啊,凌照水推算,那个时候的肃王武瑛玖应该还只是个四五岁的孩子,而自己,可能还只是个襁褓中的婴儿。
肃王,在孩童的时候,实则便已经面临过一次丧母之危了。
“慧妃娘娘,父皇方才的金口玉言被你狡辩为病中乱语,但二十余年前,陛下正值壮年,年富力强,他那个时候拟定的圣令,总不能也是病中的乱语吧?”
实则那陈年的圣令非但不是病中乱语,而是大雍天子对此后二十多年大雍政局做出的权威判断。
朝臣们不禁想,如果慧妃沈晚棠真的死于羽翼未丰的二十多年前,如今的大雍朝局,又会是怎样一副景象呢?
当年四五岁的肃王武瑛玖又会否成为如今的大雍脊柱?
在吃人的宫闱里,在诸多成年兄长的虎视眈眈下,一个年幼的孩子,怕连长成都很难吧?
朝臣的这些困惑,通通都为一个统一的困惑让了路,那就是:
“二十年前,陛下为何要杀慧妃呢?”
二十年前的慧妃沈晚棠,正凭芳华绝代的美貌宠冠后宫,又诞下了肃王武瑛玖这样天生聪慧被视为大雍希望的孩子,正是风头无两、蒸蒸日上的时候,究竟是犯了何种过错,才会被盛年的皇帝下旨处决?
这圣旨引来了无边的猜忌,其中缘由暂且不论。最为奇特的是,皇帝下了这样的决定,这些年却从未有人知晓过这道圣旨的存在,仿佛它从未在这世上存在过,慧妃沈晚棠这个被圣旨赐死的人竟然还好好活着。
非但是活着,二十多年来,慧妃沈晚棠活得风生水起,精彩纷呈,活成了大雍朝最具权势的女人。
可是原本,她早就该死了。
于慧妃而言,她并非头一次直面死亡了,但这世上不会再有一个能帮她违逆圣旨,救她于死难的人出现了。
这并不是一道公开的圣旨,而是一道密诏。
皇帝当初下达这道密诏时,身边唯一的亲信,是内务府总管凌捭阖。
不知道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这道密诏后来未被当今公之于众,而是在十几年之后,被即将获罪的凌捭阖当做了遗物,将其交给了女儿凌照水。
凌照水记得,父亲凌捭阖说过,这道密诏,可能会是她的保命符。
父亲还说,如果可以,他希望这道密诏永远不会有见得天日的时候。
所以七年前,慧妃借肃王之口为凌家流徙的内眷家仆美言,使其免于流徙之祸的时候,凌照水便以此保命的密诏,充作“万福书”,供奉于鸣金寺繁旺的香火里,她的本意,便是永远都不会将这个秘密公之于众、宣之于口,陷肃王武瑛玖于不忠或不肖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