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上山我确实累着了,两天后才慢慢地缓过劲来。
一年后,我又跟着爹上山打过一次柴火。爹干活性子比大哥急,跟着爹上山打柴火感觉更累。那时候我就萌生出一个想法,什么时候能拉上一辆车上山打柴火,让庄户人不再因为挑柴火、背柴火如此吃苦受累。
后来我考上了法门中学,要住校,回家少,就再没有上山打过柴火。几年后,农村开始普及架子车,拉着架子车上山打柴的朴素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上山打柴火不再感觉特别累。
农村艰苦的生活环境,注定了娃娃们必须从小学会吃苦。艰苦卓绝环境中培养出来的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精神,已经深深地根植于我的骨血当中,让我终生受益无穷。
修水库
在我十五岁的那一年夏天,学校放暑假,赶上村子里组织大人们去外地修水库。看到爹一年到头终日劳累,我主动找到生产队队长天录哥,问能不能“代父出工”。我的请求得到了生产队队长的批准。
我第一次跟着村里的大人们,参加了法门公社统一组织的官务水库修建活动。
陕西关中农村虽然在多数情况下是风调雨顺,却一直是靠天吃饭。成立人民公社以后,人们开始认识到了兴修水利的重要性,一段时间内,兴修水利设施在老家那一带搞得轰轰烈烈、热火朝天。
在我的记忆中,修建最早的是冯家山水库,冯家山离我们村子远,爹和大哥按照生产队的统一安排,长途跋涉六十多里路,参加了冯家山水库的修建。到修建官务水库时,我已经长大了。官务水库在我们村子的南面大约六里路的官务沟里,那里水源丰沛,是纳入扶风县统一规划的大型水利工程。
吃过中午饭,村子里参加官务水库施工的男男女女们拉着架子车,扛着头,拿着铁锨,背着馍馍褡褡,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天快黑的时候,我们如期赶到了官务水库工地指挥部。指挥部分配给我们的任务是取土运土,就是从水库东面的壕岸上装上土,用架子车送到正在筑坝的坝面上。
水库工地上人山人海。
我们简单吃了点干粮,喝了些水,就投入到了水库工地的会战。
夜幕悄然降临,水库工地上依然灯火通明,红旗招展。广播喇叭里播放着《社会主义好》《我们走在大路上》和《学习雷锋好榜样》等歌曲,真是红旗飘扬,凯歌嘹亮,参加水库建设的大军浩浩荡荡。
受到水库工地大会战气氛的影响,大伙儿干得非常起劲。我和几个年轻人负责用架子车往水库大坝上送土,那天晚上,我们一口气拉了二十几车土,一直干到晚上10点多钟,才收工回到水库工地上临时搭建的简易工棚里休息。
那天晚上我睡得格外踏实,一觉睡醒,工棚外面的天色已经大亮。
大伙儿起床洗脸,喝着水库工地供应的玉米面糊糊,吃着从自己家里带的锅盔,饭后又投入水库工地新一天的会战。
会战工地上,取土装车的都是老年人和中年妇女,他们把每一辆车都装得满满当当,土堆得像座小山。拉车的都是年轻小伙子和我们这些学生娃娃,大家身上仿佛都有使不完的力气,拉着架子车一路跑得飞快。工地上,拉土的架子车你来我往,车流人流熙熙攘攘,川流不息。
水库工地上最亮丽的一道风景,是官务大队“铁姑娘队”的干活场面。姑娘们一个个十七八岁的样子,一身绿军装,头扎两根小辫子,活力四射,一身朝气,干起活来更是“巾帼不让须眉”,不仅把架子车装得满满当当,拉着车子跑得更是飞快,一点不比青年小伙子们差。
最引人注目的是水库大坝上打夯的队伍。这一支队伍,全是抽调的年轻力壮的青年,七八个人负责抬一个夯石。夯石又大又重,在领号人富有节奏的呼喊声中,大家喊着整齐划一的劳动号子:“加油干哪!举起来呀!狠狠地砸呀!砸结实呀!”随着劳动号子,七八个年轻人一起用力,把夯石抛到半空,再松开绳子,让夯石重重地砸下来,把刚刚铺设到水库坝面上的新土夯紧砸实。二十多个夯石在一百多个青年人的共同操作下,号声四起,震撼人心,震动河谷。
那几天,我们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情,除去一天三顿饭,基本上全泡在水库大坝上。累是累点,可是水库大坝上热火朝天的喧闹场面,感染了每一个参加水库工地会战的人,劳动强度好像也减轻了许多,人也不觉得怎么累。
我跟着大人们在官务水库工地上一干就是七天,每天除去白天干活,晚上都要加班到10点多,一天下来,个个都是累得一身臭汗。
水库工地条件有限,连个洗澡擦身子的地方都没有,大伙儿只有默默地忍受着,晚上还要承受蚊虫叮咬,我懵懵懂懂地明白了什么叫作苦不堪言。
水库工地的辛苦,劳动者的坚韧,让我深有感触,刻骨铭心。一个星期之后,当大家离开水库会战工地准备回家时,我竟然对热火朝天的会战场面、对水库工地喧闹的会战氛围有些依依不舍。
繁忙中的清贫生活
农村是繁忙的、劳累的,生活也是清贫的、艰苦的,农村娃娃不仅要经历繁重劳动的锻炼,还要经受清贫生活的磨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关中地区农村生活一般都不富裕,一年到头,庄户人早晨喝玉米糁子,中午吃面条、面片、搅团,晚上喝面浅汤或者糊汤,外加半个黑面锅盔或者馍馍。那时候,白面锅盔和白面馍馍是稀罕物,只有过年和招待客人时才能吃到。
关中地区的庄户人平时不怎么吃菜,家家户户没有种菜的习惯,大不了在路边上、地头上种一点耐旱的南瓜、辣椒。到了南瓜、辣椒成熟的季节,家家户户顿顿吃南瓜、吃辣椒。尤其是南瓜一是可以当菜吃,二是可以顶粮食,是当时关中农村“瓜菜代”的主打菜。
生产队每年分给村民的食用油很少,除去平时家里待客,极少能吃到用油燣的菜,一天三顿饭差不多都是水煮菜,清汤寡水,没有一点味道,更激不起大人娃娃们的食欲。
印象最深的是娘和嫂子经常把南瓜切成碎块,中午和面条煮在一起吃,晚上又和汤混在一块儿吃。单一的蔬菜品种和没有一丁点油水的水煮南瓜吃长了、吃久了,要多难吃有多难吃,以至于到后来,我最怕吃的就是水煮南瓜面,一端上面碗就心烦,有时宁可饿一顿,也不愿意吃水煮南瓜面。
娘苦口婆心地劝导我:“娃娃,甭挑拣,农村人日子清苦,哪里能顿顿用油炒菜吃?水煮南瓜面虽然不好吃,总比饿肚子强吧!”
娘的一番话犹如醍醐灌顶,惊醒了我。
想想也是,十岁那年,陕西关中赶上了一场旱灾,老天爷连续大半年没有下雨,夏粮几乎颗粒无收。到了秋天,天气依然干旱,没下过一场透雨,秋粮大幅减产。虽然县委县政府体察民情,免去了公购粮任务,但家家户户家底都不厚,凭分到手的那一点秋粮,根本维持不了一家人的生计。
从那一年冬天开始,饥荒在一些家庭陆陆续续出现了。没有粮食吃,人们就吃野菜。娘平时生活节俭,日子过得细发,有些节余,家里虽然没有完全断顿,只是上顿下顿都以喝稀汤为主,只有干体力活的爹和大哥,每顿饭才能吃一个用麸皮、玉米面和蔓根混合蒸的粗粮粑粑。我和三妹不干活,两个人每天只能分一块粗粮粑粑吃。
那一年,一天到晚的感受就是饿,浑身没力气。
到了来年春天,农民把地里头能吃的荠荠菜、刺芽菜、苦苦菜和苜蓿都挖没了,树上能吃的榆钱、洋槐花也摘完了,有的人家把玉米芯子磨成粉都吃了,但家家户户依然是食不果腹。
饥荒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夏粮下来以后,少粮缺吃的现象才逐步得到缓解。饥荒持续时间不长,却让我对农村生活的清贫和艰辛有了刻骨铭心的感受。
苦难是福,饥饿和劳动同样可以磨砺人的意志,锻炼人的吃苦耐劳精神,更能让人懂得珍惜眼前,通过诚实劳动创造幸福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