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中文网

81中文网>悠悠故乡情淡淡思乡愁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这样表达愁思 > 03(第3页)

03(第3页)

按照农村习俗,过年走亲戚要吃两顿饭。早饭一般是烙油饼和荷包蛋,光景差的家庭没有荷包蛋,就一碗调和汤。中午饭要操盘子,喝酒,吃臊子面。一会儿,外婆的早饭做好了,舅舅、小姨各端上来一个盘,有五碗汤,每碗汤里放一个荷包蛋,还有两盘切成小三角形的烙油饼。一路走来,我已经饥肠辘辘,狼吞虎咽地吃了两块油饼,喝了一碗荷包蛋汤,有意留些肚子,想在中午多吃两碗臊子面。那是我平时最爱吃的农家美食。

跟着大人走亲戚,娃娃最无聊。客人之间相互不熟悉,大人说话娃娃插不上嘴,也不愿意坐在一旁听大人们絮絮叨叨说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家常事。刚才进村子时,我发现街道上栽了秋千,我告诉娘,我想到村子里打秋千。娘和外爷同意了,招呼我别走远了。

我自个儿晃晃悠悠来到街道上,看见一帮子大人和娃娃们在打秋千,我悄悄凑了过去。黄堆村的大人娃娃不欺生,轮到我时,主动把秋千让给我。人不熟,荡了几回秋千,觉着也没多大意思,就离开了。我就一个人在村子里闲溜达,遛到城门口,又遛到了前街,看到一家小商店,用爹在大年三十晚上给我的五毛钱“压岁钱”买了一把水果糖,含一块在嘴里,其他装进了衣服口袋里,又晃晃悠悠地溜达到了黄堆学校大门口。折过身,再慢慢悠悠地往回走。

回到家,坐了不大一会儿,该吃中午饭了。外爷外婆和舅舅招呼我还有外婆娘家亲戚准备吃饭,外爷作陪,舅舅和小姨负责端饭。先是操盘子,盘子里是凉拌猪头肉和胡萝卜片,小娃娃不喝酒,外爷和外婆娘家人好像也不怎么喝酒,他们象征性地、美滋滋地每人抿了两口酒,夹了两片肉、两片胡萝卜片片,就开始吃臊子面。我发现外爷家的臊子面汤不汪,肉臊子少,汤面上漂的多是切成碎块块的薄鸡蛋饼,还有葱花。经常听娘讲,外爷外婆家光景不好,过日子细发。平时在家吃臊子面的机会少,尽管肉臊子少也是好吃喝,臊子面碗大,汤宽,我端起饭碗,一口气吃了四碗臊子面。我发现,外爷和外婆娘家人刚刚吃了四碗面,筷子一搁就不吃了,说吃饱了。我正准备端第五碗,发现娘在用眼睛瞪我,我知趣地抹抹嘴说了声:“我吃饱了!”赶紧把筷子放回盘里。

外爷也没再让我,舅舅就把盘收走了。我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娘用眼睛瞪我的用意,但是从外爷外婆家的臊子面油少肉少和外爷、亲戚们有节制地吃饭,看得出外爷外婆家的日子比我们家还紧巴。

回家路远,吃过中午饭,已经是下午两点了,娘提出早一点赶路,外爷外婆同意了。满街道都是乐呵呵跟娘打招呼的熟人。外婆把娘送到城门口,外爷和小姨、舅舅一直把娘送到了黄堆村南边的打麦场,仍然依依不舍。

过去听爹说过,外爷一生娶过两个外婆,第一个外婆生下了娘,几年后因病去世了。后来又娶了现在这个外婆,生下了小姨和舅舅,尽管现在的外婆对娘很好,经常性地到南乡去看娘,可是在外爷心里头,还是非常心疼这个几岁上就没了亲娘,长大后又远嫁南乡的大女儿。

从外爷、小姨和舅舅对娘的依依不舍,我懵懵懂懂地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无私和温馨!

元宵节

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

——陕西关中民谣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在关中西府农村,除了大年初一,就数正月十五最热闹,最受庄户人重视。

按照老家农村的习俗,这一天庄户人普遍要做两件事:一是家家户户都要蒸“老鼠”包子,老鼠与人争食,祸害粮食,令人深恶痛绝,人们通常用吃“老鼠”包子的方式表达厌恶之心,希望老鼠由此销声匿迹。

二是到了晚上,娃娃们会在大人的陪伴下,挑上外爷外婆送的灯笼,走出家门,来到村子的大街上看花灯、赏烟花,过十五天春节中真正属于娃娃们自己的节日。

“破五”刚过,过年的包子、馍馍吃得也差不多了,各家各户的主妇们开始准备蒸“老鼠”包子用的面粉、油面和黑豆,准备正月十五这一天包“老鼠”包子吃。这种“老鼠”包子,造型粗犷,形象逼真,圆滚滚的身体里,包的是香甜可口的油面,或者豆腐丁、粉丝,就像老鼠吃饱粮食后硕大的身躯。用面搓成的细尾巴栽在老鼠的屁股上,两只黑油油的老鼠眼睛,是用黑豆点缀的。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吃“老鼠”包子,寄托着庄户人消灭鼠患的心理期盼。

只是在关中农村,“老鼠”包子年年包、年年吃,老鼠年年有,养猫、下家伙也无济于事,怎么抓也抓不干净。有资料介绍,老鼠的繁殖能力极强,一对老鼠每年可以生十几窝小老鼠,最多每窝能生十二只,刚生下来的小老鼠在两个月以后自己也能生小老鼠,让人类防不胜防。

只可惜老鼠家族的寿命较短,一般只活两年左右,否则自然界有可能成为老鼠家族的天下。

庄户人便年年蒸、年年吃,坚持不懈地吃,锲而不舍地吃,坚韧不拔地吃,彰显出勤劳勇敢的庄户人在精神层面与大自然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破五”刚过,集市上各种各样的灯笼也渐渐地多了起来。灯笼有两种,一种是人见人爱的洋灯笼,是由城市工厂机械化制作的精美的大公鸡、大鲤鱼、小鸭子等灯笼,可以折叠,合起来是个薄片片,开就是只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形象逼真的小动物。价格嘛,精致稀罕的东西自然要贵些,只有生活宽裕的家庭才舍得买。另一种是经济实惠的土灯笼,是由农村的能工巧匠和手艺人自己扎制的,用四根木条条做成一个长方形的方框框,外面糊上一层薄薄的纱,上面画一些花草鱼虫什么的。还有用细竹皮编成的各种各样造型逼真、惟妙惟肖的动物灯笼和圆灯笼,灯笼外面糊上一层深红色的纸。这种土制灯笼价格便宜,成为绝大多数庄户人的首选。

今年的立春有点早,腊月十九是立春。到了过年就有了暖融融的感觉,风刮在脸上,柔柔的,温温的,已经没有了冬日里冰冷刺骨的感觉。

趁着天气好,有了外孙、外孙女的人,陆陆续续赶到八里外的青化镇或者十里外的法门镇去赶集,用平时省吃俭用的零花钱,给天真活泼、调皮可爱的小外孙、外孙女买灯笼、送灯笼。

今年外爷外婆的灯笼送得有些早,正月初八那天天气好,晴空万里,风轻云淡,外爷外婆一身新衣新帽,兴冲冲地挑着灯笼进了家门。

我和三妹马上迎了上去,叫一声“外爷外婆好!”就从外爷外婆手里接过红灯笼,高高兴兴进了屋。外爷外婆来了,爹和娘自然要倾其所有,趁着年味还没有散尽,好吃好喝地招待一顿。吃完饭,外爷外婆打着饱嗝,乐呵呵地出了门,他们回家的路程有点远。

外爷外婆走后,我开始像盼星星、盼月亮那样盼望着正月十五的到来,好挑着灯笼和村子里调皮捣蛋的小伙伴们一起赏灯笼、看烟花。

村子里一些性子急的小娃娃,已经蠢蠢欲动,每天在夜幕降临后自个儿挑上灯笼,在自家的院子里、院门口转来转去,自娱自乐地过上了灯笼瘾。

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夜幕悄然降临,一家人早早地吃完“老鼠”包子和拌汤面,爹端着盘,大哥挑着火罐灯笼急匆匆地去了爷爷奶奶的坟里送“先人”、挂灯笼,用爹的话说:让你爷你婆在坟里和咱们一起过十五。娘和大嫂给我和三妹点亮了灯笼,在娘“慢点跑,别把灯笼里的蜡烛弄翻了!”的叮咛声中,我迫不及待、跌跌撞撞、一路小跑地出了门。这时候,村子里的娃娃们挑着外公外婆送的灯笼,陆陆续续地都出来了,一起在城门口和街道里,相互观赏、品评娃娃们手里挑的各式各样的灯笼。

夜幕完全笼罩了天际,皓月当空,繁星闪烁,娃娃们挑着灯笼全出来了,街道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村子里的大街上渐渐地变成了灯笼的海洋。我发现,大多数娃娃挑的是外爷外婆送的土灯笼,毓劳、安平爹是国家干部,只有他们挑的是人见人爱的洋灯笼,活灵活现、精致美观的造型,引起了娃娃们一声声惊叹!好在那时候民风淳朴,人心单纯,挑洋灯笼的娃娃没有丝毫炫耀、显摆的心思,挑土灯笼的娃娃们也丝毫没有显出丢人、自卑的情绪。无论手里挑的是啥灯笼,都没有影响孩子们高高兴兴、乐乐呵呵赏花灯的热情。

一会儿,村子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纷纷走出家门,加入了娃娃们看花灯的行列,有的陪着自己的小娃娃,有的怀里抱着几个月大的小孙子、小孙女,腾出一只手帮着小孙子挑着灯笼。大人孩子们一边走,一边看,走走停停,看灯赏灯,兴致一点不比娃娃们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此时此刻的街道里,大人娃娃们完全沉醉在灯笼的海洋和此起彼伏的欢声笑语中,呈现出一年中难得一见的开心场面。

半个小时后,生产队队长看看大人娃娃都出来了,招呼村子里的烟花手准备放烟花。放烟花是个技术活,不仅要放得高、放得好,关键要安全。爹也是村子里的一名烟花手,爹放的烟花,都是他从集市上精挑细选的,他挑的烟花射得高,花堆大,烟花在空中二次燃放后,会让整个天空流光溢彩,五光十色,犹如天女散花。

“看烟花,赏烟花,英落缤纷似彩霞,笑声牵万家。思无暇,念无暇,寄语长空灯影斜,笛音伴月纱。”一朵接一朵的烟花划破天际,升上了天空,五颜六色的烟花照亮了村子漆黑的夜空,引起了看灯赏花的村民们一阵阵惊叹,把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气氛推向了高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