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震忧心忡忡,思忖了片刻说:“关于这事,待老夫见了皇上再说。”说着,他转向朱冲问:“朱冲,樊闰那个神秘心腹有没有线索?”
朱冲说:“还没有。恩师,会不会这个心腹已经逃出了洛阳?”
杨震说:“不管怎样,你一直盯住这个神秘心腹,捉拿不住决不放弃。只有抓住这个神秘心腹,大将军的冤案才有可能得到平反昭雪,发生在荆州的那起‘连环奸杀母女案’也才可能有个结果。”
朱冲说:“恩师,学生一直没有放弃。”
杨震说:“大将军虽然过世了,但他是惨遭迫害,不幸遇难,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要为他翻案,洗冤昭雪,不能让他带着谋逆之罪含恨九泉。老夫已经给皇上上了奏折,请求皇上亲自主持,重审大将军谋逆一案。”
几个人正说着,这时,只见高舒怒气冲冲进来说:“恩师,听说了吗?皇上现在又要加重赋税,征发工匠,还要为那个王圣再造一个‘野王君宫’。你说这……这皇上是怎么了?”
几个人都一惊,愤愤不平。杨震说:“造了一座别宫,接着又造了一个南宫,耗费巨资,国库已经空虚了。现在,又要再建什么‘野王君宫’?”
高舒说:“在我们御史台,御史言官们议论纷纷。那个王圣是个什么东西,竟然被皇上封为野王君?现在还要再给修造一座宫室,把她供起来。一个嬷嬷竟然也要住皇宫,真是让天下人耻笑啊!”
朱冲说:“那个老婆娘真不知羞耻,皇上肯定也是鬼迷心窍了。”
杨震听着大家的议论,一直在思考。今年春上青黄不接的时候,不少地方百姓断了粮食。尽管太后在时连着三年风调雨顺、五谷丰收,但那三年人们仅仅能吃饱,普遍没有存粮。加之去年七八月份各地出现的水灾、旱灾、蝗灾、地震等等自然灾害,受灾地区普遍出现了饥荒。
大汉灾难四起,皇上却视百姓灾难于不顾,先是广选美女,接着是大兴土木,深居宫中,独享歌舞升平。如此这般,大汉将大难临头了,他还不知道。
杨震说:“国库空虚,他们肯定还是要增加赋税,这样一来,势必会加重地方负担,地方为了完成沉重的赋税,必定要强加给百姓。这样下去,民心将乱,大局不稳啊!不行,我明日早朝,必须上奏,进谏皇上,停止大兴土木。”
第二天早朝上,安帝慵懒地坐在大殿之上。
文武百官山呼万岁,行过拜礼之后,樊丰照例宣布:“有本上奏,无本退朝!”
杨震出列:“臣有本要奏。”
安帝说:“爱卿请讲。”
杨震说:“微臣要进谏皇上,停止大兴土木,取消重徭厚赋……”
安帝一惊,不等杨震说完,便打断说:“呈上来,朕阅后再……”
杨震刚正地说:“臣要当面进谏皇上。”
安帝一看,杨震关西人那个犟劲又上来了,就说:“好吧,太傅请讲。”
杨震神情严肃道:“皇上,臣闻,古者九年耕必有三年之储,故尧遭洪水,人无菜色。臣伏念方今灾害发起,弥弥滋甚,百姓空虚,不能自赡。重以螟蝗,羌虏钞掠,三边震扰,战斗之役至今未息,兵甲军饷不能复给。大司农帑藏匮乏,殆非社稷安定之时。臣闻诏书为嬷嬷王圣大造宫室,雕修缮饰,穷极巧技。谷雨时节,万物正在生长,今盛夏土旺,而砍伐树木、动用土壤、攻山采石,对万物生长极为不利。另外,其大匠左校别部将作合数十处,转相迫促,为费巨亿。天下哗然,为朝结讥。臣闻自己老师所言:‘上之所取,财尽则怨,力尽则叛。’怨叛之人,不可复使。故曰:‘百姓不足,君谁与足?’唯陛下度之,停止修造……”
安帝一听,又是参奏阿母王圣,不等杨震奏毕,仰头置若罔闻。
杨震不管不顾,又掏出一份奏章:“皇上,臣还有一奏,就是重审‘邓骘谋逆’一案。”
安帝一听,又是重审“邓骘谋逆”一案,更是置之不理。
杨震一看安帝的神态,好像没有听见他在说话一样。杨震的脸因为愤怒几乎扭曲,他恨不得上去给安帝几个耳光,把他从荒淫无度的美梦中打醒。
大堂之下,群臣都不解地望着安帝。
杨震叫了一声:“皇上,臣所奏,请皇上明示!”
安帝说:“朕累了,散朝!”
杨震喊:“陛下——”
樊丰见此情景,脸上露出不易察觉的奸笑,急忙宣布退朝。
杨震出了大堂,长叹了口气,道:“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意思就是,怨君王太放荡邪僻,始终不知民生之疾苦。
抬眼望去,新宫已拔地而起。不日,南宫落成启用大典隆重举行。
文武大臣们一个个步入新宫南宫,但见这南宫富丽堂皇,规模雄伟。宫墙四周各有一座门,南门为朱雀门,东为苍龙门,北为玄武门,西为白虎门,每座宫门外配一对阙。尤以朱雀门专供皇上出入而更显尊贵,建筑也格外巍峨壮观。并列的三条复道,中间一条为皇上专用的御道,两侧为官员、侍者所走之道。每隔十步设一卫士,头戴盔甲,手持长矛,侧立两厢,十分威武。远在四五十里外的偃师遥望朱雀门阙,其上宛然与天相接,堪称洛阳奇观!
大臣们走在通往德阳殿的青砖走道上,左顾右盼,一个个惊奇咋舌,有大声称赞的,有小声议论的:“这雄伟的皇宫也真配得上我大汉王朝的气势啊!”“如此宏伟的建筑,得花掉多少钱财啊?”“皇上如此奢华,非我大汉幸事啊!”“想当年邓太后提倡节俭,现如今皇上却铺张奢靡,不是好兆头啊!”
正当大臣们议论纷纷的时候,樊丰那尖厉刺耳的声音响起:“皇上驾到!”
文武百官共同跪拜,高声齐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呼声气势如山洪,震彻德阳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