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便是对李承乾最大的伤害。
不仅如此,可能以后还会出现兄弟阋墙的悲痛之事。
那时候,就是她的仁慈,毁了自己的两个儿子。
“去吧。”
“也好生地照顾好自己,人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做到你力所能及就好。”
“母后……还是希望你能够平平安安、开开心心地活着。”
“不用承担太多你不应该承担的东西,也不必做一些超出你能力的事儿。”
李泰算是完全明白长孙皇后的心思了。
她不是不知道他的心思,只是在大哥和他之间,最后选择了大哥。
……
李承乾没有想到,自己会这么快就有了监国之权。
只不过,他也发现自己就是激动了那么一会儿。
毕竟,现在是阿爷的祭日,他若是过于高兴,被臣子看到了,肯定要在圣前弹劾的。
这要是被拿捏了,估计监国之权就没了。
二来,阿爷对他也很好,如今阿爷病逝,他也是真的难过,忧伤大于喜悦。
再加上,李承乾可不是史册上那位李承乾,跟在李世民身边耳读目染、言传身教,心性也坚韧了很多,眼界也高了,人也自信,更有城府。
他很明白,没什么大的变故,他的太子之位就没有人能够撼动。
那么,他早晚都会得到监国之权。
最后还有一点,那就是他已经进入了户部,也开始培养起来自己的班底,以及,有了一些权柄。
这权力的味道,也就并不是很大。
监国之权,责任重大,又是在这国丧期间,更是有着很多人盯着他呢。
喜悦之后,更多的还是慎重。
国丧之礼这一政务,李世民已经交给了鸿胪寺、宗正寺等官署负责。
如今要防备的就是有人在国丧期间闹事儿。
不管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都要防备。
因为他们都知道,国丧期间,像是李靖、李勣、尉迟敬德、程咬金等人,都是要在京师参加太上皇李渊的丧礼。
边关之地,相当于是没有了大都督坐镇的。
地方上的亲王、都督等,也都回到了京师,也没有人坐镇,一旦出现什么乱子,到时候可能就无法直接指挥到位,把局面控制起来。
随着一声清脆的钟鸣,李承乾缓步踏入大殿,正式开始了他的监国生涯。
他端坐在龙椅之上,虽然那把椅子还略显空旷,但他的眼神却异常坚定。
他首先宣读了父皇李世民关于自己监国的旨意,随后便开始了对国事的处理。
面对堆积如山的奏章,李承乾没有丝毫的畏惧和退缩。
他耐心地阅读着每一份奏章,认真听取官员们的汇报,并尝试着从全局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做出决策。
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他明白,自己的每一个决定都将影响到大唐的兴衰和百姓的福祉。
李承乾跟着李世民这些年,也知道,哪一些地方是可能出现乱子的。
比如……河南道,这个地方以前叫做河北,也叫做燕赵之地。
至于原因,自然还是历史遗留问题,当年,窦建德在河北之地声望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