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蔽江,无数战船逆流而上。
桓玄闻报刘裕沿江而来,不由大惊,急忙分兵派将,一面令水军顺流而下迎敌,一面自率步骑,自江陵迎击。
五月十七日,两军于峥嵘洲相遇,展开大战。当时桓玄军占据兵力优势,且恃上凌下,本应辗压对方;但因军无战心,故在刘毅进攻下迅速溃败。
桓玄叹道:果不出我所料耶!
遂令焚毁辎重乘夜逃走,步兵都督郭铨向刘毅投降。桓玄于是败回江陵,命令收拾金银珠宝数十车辆,再挟晋安帝西走。
部将冯该拦住马头,力劝桓玄整兵再战。
桓玄不肯,欲投奔梁州刺史桓希。当时人心已离,桓玄只与心腹数百人出发。
车驾到城门之时,随行中人有欲暗杀桓玄,但射之未中,于是彼此厮杀,乱作一团。桓玄乃奉安帝司马德宗,太后何法倪及皇后王神爱车驾,勉强登船。
此时环顾左右,身边大臣只有卞范之及屯骑校尉毛修之,引数百禁军,跟随在侧。
桓玄欲到梁州治所汉中,毛修之诱使入蜀,桓玄只得听从,于是溯江而上。
当时正值宁州刺史毛璠去世,益州刺史毛璩派侄孙毛佑之及参军费恬等,领数百人送毛璠灵柩至江陵,于五月二十六日在江陵城西枚回洲与桓玄相遇。
二人痛恨当初桓温攻灭蜀国,此时闻说是桓玄到来,又见其落单,岂有不痛打落水狗之理?于是进攻桓玄,箭矢如雨,桓玄宠臣丁仙期、万盖等为桓玄挡箭而死。
益州督护冯迁跳上桓玄坐船,抽刀向前。
桓玄急拔下头上玉饰递给冯迁,令其观看,并威吓道:此乃御用之物也。你是甚么人,竟敢弑杀天子?
冯迁一掌将其头饰击落入水,说道:搞笑至极!我只杀天子叛贼,此处何有天子!
再复一刀,将桓玄剁翻,跌入江中。桓玄遂被杀害,享年三十六岁。
冯迁等便奉毛璠灵柩东还江陵,置其部从余人不问,更不知晋安帝便在江中船上。
桓玄从弟桓谦闻其兄被杀凶信,便在舟中为兄举哀,上谥号为武悼皇帝。桓玄首级则被毛佑之等传至建康,挂于城头大桁之上示众。
百姓看见之后无不欣喜,奔走相告,如同元宵观灯盛况。
当初穆帝皇后何法倪及安帝皇后王神爱被桓玄弃于巴陵,殷仲文当时以收集散卒为名,将二后移驻别船,并趁机背叛桓玄,迎请二后回于建康。
刘裕闻报桓玄已死,遂引兵还于建康,设立留台,总率百官商议,奉迎乘舆,收桓玄宗族在于建康者,尽行剿灭诛杀。
于是命尚书王暇率百官西至江陵,奉迎晋安帝乘舆,王暇欣然领命西往。司徒王谧与众臣商议,欲推刘裕领扬州牧,刘裕固辞不肯受,乃以王谧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
刘裕自为镇军将军,都督三吴八州诸军事,徐州刺史,领军将军。又以刘穆之为堂邑太守,总诸京师政务,尽皆委任之。
刘穆之亦竭节尽诚,无所遗隐。当时晋政宽驰,纲纪不立,豪族陵纵,小民穷蹙,其时刘穆之斟酌时宜,随方矫正。
刘裕以身垂范,威禁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不盈旬日而建康风俗顿时改恶为美。
当初王谧为桓玄佐命元勋,曾亲手逼晋帝玺绶以授桓玄。及桓玄败亡,众皆议诛之,惟刘裕独力使其保全。
诸葛长民至豫州,因失期未及发兵,被桓玄部将刁逵擒获。槛车未至,而桓玄败亡。监送军士遂放出葛长民,还趋于历阳。
刁逵乃弃城而走,被部将捆送建康。刘裕下令斩于石头城,子侄亦皆诛杀。
刘裕即克建康,复念刘牢之往日恩情,乃使人前往洛阳,召刘敬宣回来。
刘敬宣素晓天文星相,在洛阳见天象垂现,便知必有兴复晋室者出,尝告于家人道:桓玄必死,我等可归乡也。
这日夜间,又梦见自己搓土成丸服之。梦醒而大喜道:夫丸者,桓也。桓既被我吞服,则我当复归本土耶!
恰好建康使者至,对刘敬宣说道:刘裕已灭桓玄,今命我召公回去。
刘敬宣遂与家人驰还建康,入见刘裕。
刘裕大喜,以刘敬宣为武冈县侯,问道:我与刘毅共复晋室,卿谓我二人谁为雄杰?
刘敬宣笑道:明公天资英迈,赏罚严明,仁德兼备,实乃不世英雄,毅公何能及焉?况刘毅外宽而内忌,自伐而满,若一旦与明公为敌,当曰陵上取祸,非可与明公同日共语。
刘裕闻其言大喜,由此而愈加自重。
镜头转换,按下刘裕,复说晋帝。
当冯迁杀桓玄之时,晋尚书王暇与晋文帝乘于别船,见冯迁行凶而去,于是率百官保护晋帝司马德宗,复至江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