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如此。
也让嬴政和王翦大受震撼!
他们根本想象不到,居然还能这么玩。
不得不说,简直太棒了!
举行一场考试,选出有用之才,得是多么聪明的脑子,能想出这样的好办法。
渐渐地,始皇帝已经等不及了,当即问道。
“贤弟,一旦落实科举制度,朝廷马上就能选出人才,填补各地的官职空缺。”
“既然这样,又何必起用六国的旧贵族,多此一举!”
没错,他反悔了!
自始至终,嬴政都对六国的人抱有提防之心,不敢轻易放虎归山,怕酿成祸乱。
现在。
有了科举这么好的主意,自然就不愿向他们妥协了。
自古人心难测,帝王之心更难测!
属狗脸的,说变就变。
李浩听罢,不着痕迹地翻了下白眼。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实行科举,是要有足够的前提条件的。”
“最起码,也能识文断字,书写流畅。”
“我相信,没有人敢用大字不识一个,举笔如抗鼎的文盲来当官吧?”
“这样的人,怎么能看懂朝廷的政令,并推行下去?”
“所以,普及教育是必须的,而底蕴深厚的文脉,需要几十上百年,甚至几百年才能养成。”
“等读书的人多了,朝廷再推行科举,才能事半功倍!”
其实。
李浩故意藏了一半的话没说。
那就是,科举也未必公平。
隋唐两朝近三百年,但凡科举考试,底蕴深厚的世家大族,依然牢牢占据大头,寒门子弟难以相抗。
用句比较流行的话来说:我家几百年的积累,凭什么输给你十年寒窗?
到最后,有个叫黄巢的,因屡试不中,一怒之下造了反,气势汹汹地打进长安城,对阻碍他进步的世家门阀还以颜色。
所谓‘天街踏尽公卿骨,内库焚为锦绣灰’是也!
该当有此下场!
而眼下的大秦,即便想实行科举,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只能做一个预案,慢慢朝那个方向努力。
这时,嬴政又犯了好大喜功的毛病。
巴不得立竿见影,马上就发布命令,操办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