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众人之前都看到胡俊所领的百两黄金,有了这百两黄金,更加让众人信服,再加上这个年头,不爱钱的文人或许有,但武夫可就太少了。
尤其是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武夫,他们选择当兵入伍,无非就是为了能够挣到更多的钱财罢了!毕竟,如果不是为了金钱,又有谁会愿意过那种整天在刀刃上舔血的危险生活呢?而发放军饷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约束手下的士兵们,避免他们因为缺乏约束而养成各种恶劣的习惯。
否则,这些士兵很可能会为了抢夺钱财而做出任何事情,比如杀人放火、偷盗抢劫、强奸妇女等等,只有你想不到的坏事,没有他们做不出的恶事。
甚至还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官兵如匪”。难道这些官兵和土匪之间真的没有什么区别吗?在草寇军中,确实存在着这样一些人。
“他们在打了败仗之后,便被遗弃在了这里,而他就是其中的一员。他们没有钱,也没有食物,唯一拥有的就是一把刀。本来想着可以租种一些土地来维持生计,但却无法实现。于是乎,他们就想到,这把刀只有在两个地方才能派上用场:要么去军中服役,要么就去当土匪。可由于种种原因,当不了兵,那就只能去当土匪了。”
在这个动荡不安、战火纷飞的时代,参军入伍渐渐成为了人们维持生计的关键途径之一,这使得“兵”和“匪”之间的边界愈发模糊,二者之间已经相互交融,宛如一体。
兵祸之灾,通常涵盖着战乱直接或间接引发的各类灾祸,不仅包括战斗在战场周围酿成的破坏、财产损毁以及难民潮,还囊括了战争诱发的苛捐杂税、兵匪肆虐等难题,甚至可能会与天灾交织在一起,加剧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害。
每逢战乱时期或是灾荒之年,便是招兵买马最为轻松的时刻。因为所有战败的士兵都无处可去谋取生路,所以他们常常请求加入庞大的土匪集团。
这些逃散的士兵,往往很容易沦为土匪,而那些溃败的士兵多数都会被遣散,尽管他们能够获得一定数额的安置费用,然而“真正能够安守本分返回故乡重拾旧业的人寥寥无几”。
在这时代,社会上流传着“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这样一句俗语,但实际上,赤贫的经济状况却让当时的农民们将参军视为一种机遇,而非灾难。毕竟,对于他们来说,这可能是摆脱饥饿、绝境逢生的唯一途径。
在广袤的农村地区,由于饱受战争的摧残,经济已然陷入萧条,广大农民都在饥饿的生死边缘苦苦挣扎。为了求得一线生机,他们不得不将当兵视作一条活路。然而,这些人一旦入伍后被遣散,便会陷入无路可走的困境,最终只能选择落草为寇。
每当时局发生变动,军队进行编制调整时,总会有一些军官成为编外人员。那些手中还有些兵力的人,便会拿起十几把刀上山当土匪;而那些既没有队伍又没有其他出路的人,则只能投靠绿林好汉,进一步加大了对社会的残害。
兵过如梳,匪过如篦,草军之中鱼龙混杂,这是因为草军缺乏足够的资金来发放军饷。所有人聚集在一起,无非是为了“抢钱、抢娘们、活下去”。
对于胡俊来说,他并不希望看到自己麾下的士卒变得如此不堪。与其放任他们放火抢杀,倒不如拿出一些钱财来供给他们基本的生活费用,这样可以稳定军心,为将来打下更大的地盘奠定基础。毕竟,不可能自己后面每打下一城都要“不封刀三日吧?”一次两次这么干,还能理解现实所迫,但次次这么干,民心人心尽失,那就将是要灭亡的象征,所以这些钱对胡军来说并不是很多,但却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大人仁义啊!我娘如今重病缠身卧榻不起,家中更是无钱抓药,恳请大人救救我娘啊!”只见胡俊的一番言辞深深触动了麾下的一众士卒,其中一名士卒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悲伤与无助,径直从人群中站了出来,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声泪俱下地哭诉道。
胡俊见状,连忙纵身跳下马来,伸手将其扶起,并一脸关切地安慰道:“你娘就是我娘,我自幼便失去了双亲,一直孤苦伶仃,如今你娘病重,我岂能袖手旁观?秦虎,赶紧拿钱来,给我娘抓药治病要紧!”
“谢谢大人……呜呜呜……谢谢大人啊!”这名小卒被胡俊的善举和关怀所打动,泪水如决堤般涌出,紧紧抱住胡俊放声大哭起来。
一旁的秦虎也赶忙取出一串铜钱,递到胡俊手中。胡俊接过铜钱后,二话不说直接塞进了小卒的手里,同时叮嘱道:“快快去吧,给我娘抓药去!若是钱不够用,不必难为情,尽管回来找我要便是,速去速回!”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小人这就去了。”这名小卒感激涕零,已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的谢意,只能一边抹着眼泪,一边抓着铜钱,一步三回头地向城中飞奔而去。
“大人啊!小人的爹爹身患疟疾,四处求医问药却毫无办法,最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被病痛折磨而死。现在,我那可怜的娘亲又染上了寒疾,生命垂危,请大人发发慈悲,救救我娘吧!”随着第一个人的哭诉,其他人也纷纷将自己内心的酸楚和痛苦倾诉出来。胡俊并没有拒绝任何一个人,而是在这个场面上充分展示出了他的人格魅力。只要有人提出请求,他都会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一时间,又有十几个士兵跳了出来,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家庭苦衷。有的需要钱财去治病救人,有的则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怀和照顾。这些士卒们被胡俊的举动深深打动,纷纷落下了感动的泪水。他们对胡俊的好感度更是直线上升,觉得自己跟对了人。
喜欢十国藩镇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十国藩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