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偏门的雅称,杨重是怎么知道的?
半炷香功夫,余世昌和杨重前后脚回来了,管家却不见了。
杨明向杨重投去一个疑惑的眼神。
明明没看见杨重说话,可他的耳旁却忽然响起了一道声音。
“此人名叫余世昌,是翰林院学士,天子近臣。”
“他的管家借机去酒坊查探了,我已向张谷示警,除了地窖,不必阻拦。”
“明儿小心行事。”
杨明脸上不动声色,心里却翻江倒海。
柳长风曾经跟他说过,杨重的武功不在他之下。
没想到连传音入密都会。
而且还知道找机会看余世昌的腰牌,能辨别出他的身份。
杨明再次意识到,他这个便宜爷爷身份不简单呐。
至少,不会是个马夫。
不过自从杨重知道他爹是龙城杨家的远亲之后,对他表现出的善意,却做不得假。
管他是什么身份,只要是自己人就行。
杨明似乎明白余世昌的来意了。
果然,余世昌很快进入了正题。
“听闻这杜康酒不仅用的是最好的粮食,而且耗粮甚大,五斤粮才能出一斤酒,我朝粮产不丰,人都不够吃,这酒是否有些劳民伤财?”
这余世昌果然是皇帝派来试探他的。
杨明心里一喜。
这至少说明,皇帝对这笔一年几十万两的酒税挺感兴趣的。
只不过是忌惮杜康酒耗粮太大,怕这许可证一发,杜康酒生意做大了,影响粮价,乃至动摇民本。
然而这件事,杨明也早就考虑好了说辞。
他问道:“余公今日也喝了不少杜康酒,感觉如何?”
“春浓酒酽,回味绵长,妙哉。”
余世昌摸着山羊胡,满脸酡红地夸奖道。
杨明恭维了他一句:“余公海量,前后喝了一斤杜康,还能面不改色。想来蓬莱春,余公能喝好几坛子吧?”
“余素来善饮,蓬莱春能饮四角而不醉。”
余世昌面有得色,他的酒量在同僚当中,可是相当出名的。
为了方便统计和防伪,杜康酒一直是用瓷瓶和酒坛子分装好售卖的。
但市面上其他酒多半是装在酒缸里,用一种形似漏斗的酒提子打出来卖的。
一角酒差不多就是一斤。
可米酒度数至多不过十五度。
四斤米酒的酒精含量,算起来也就跟一斤白酒差不多。
杨明仔细解释道:“虽说杜康五斤粮才能出一斤酒,比市面上的米酒耗粮要多出四成,但杜康酒酒劲大,一斤就能抵得上四斤蓬莱春。”
余世昌也已经明白过来了。
“这是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