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处理脚盆鸡遗留问题基本结束的时候,迅速进兵吐蕃,事实上完成神龙国最终的统一,也就差最后一步了。
当时吐蕃当地统治者,大部分知道大势已去,只能接受这个结果;但是也有少部分冥顽不化的家伙,在国外势力的煽动下,试图抵抗甚至独立。
单从力量对比来看,这种抵抗确实是有螳臂当车之嫌。
但他们也是有所倚靠的,那就是地理优势。
由于是高原,缺氧严重,正常人到那里是很难生存的。
而历朝历代,正是凭借这个优势,中原王朝始终拿吐蕃没有办法。
即使强如大唐,也只能选择和屈辱的和亲手段,换取和平。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清代,历经康熙、雍正两朝,才真正以驻军的形式,完成了对其的实际控制,将这片土地事实上纳入了神州的版图。
而到了国府控制时期,这种情况又发生了倒退:国府始终未能在吐蕃形成正式驻军。
刘子龙坚决表示:必须在吐蕃实现驻军,必须确保吐蕃在我们的手里。
为了支援部队进入吐蕃,南北方和解后,立刻着手进行准备。
而最终进军任务,交给了整编过的第十八军。
第十八军是一支南北双方融合而成的部队,其中既有长期跟随刘子龙作战的部队,也有原国府军的王牌部队组成,都是在抗战战场上赫赫有名的部队。
驻军的第一步,就是从着名的康巴战役开始,从而打开了进军雪域的大门。
而这一仗,也成为了神龙国大地上的最后一战。
康巴,位于三江流域中上游,高山连绵,河流纵横,易守难攻。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成为吐蕃门户,自古便是藏东重镇,有雪域之门的美誉。
但凡雄踞吐蕃的势力,都牢牢握住康巴这个咽喉之地。
自从刘子龙提出进军吐蕃的号召,从此展开了一系列进军活动,而康巴,便是我们部署的第一步。
而世界上有很多暗中支持吐蕃势力的国家。
比如隔壁村的白象。
南北一统后,他们知道刘子龙肯定会进军吐蕃。
从自身利益考虑,于是他们决定向吐蕃当局提供军事支持。
仅仅是第一批武器,就数量众多。包括布伦式轻机枪144挺,斯坦机枪168挺和1260支步枪和大量子弹。
吐蕃军随即开始招募新的部队,扩充军力,从14个代本(相当于团)扩充到17个代本,希望以此阻止我军的前进步伐。
他们居然妄想凭借这些武器抵挡大军的进攻,只能说是井底之蛙,夜郎自大。
除了暗中准备战争外,也公然进行各种割裂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