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中文网

81中文网>春秋鲁国风云不好好过日子 > 第605章 楚狂接舆1(第1页)

第605章 楚狂接舆1(第1页)

第二天,孔子及众弟子一行继续向蔡国进发。

虽说在叶邑未能如愿,但孔子也只有些遗憾而已。孔子是一个并不容易灰心的人,因为他对自己充满着自信。

只是,可能孔子都未曾意识到,他的自信,主要的是源于对儒家学说的坚定,以及追求学问的执着。

如果说要出仕为官,孔子的信心应该是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后,不可能会留下多少。

正如此时,孔子还一直与弟子们讨论着天上太阳到底何时离地面最近的问题。

在天文方面的科学技术相当不发达的春秋时期,这个问题足可以让探究真相的孔子及一众弟子们有得有讨论了。

当然,讨论的结果是没有结果,无非是众弟子如那两个少年一样,自觉不自觉地分成两派,晨晚日距地近派和中午日近地派。

孔子心情愉快,在学问研究和学术研讨中的孔子永远是愉快的。

众弟子也因为讨论得热火朝天而情绪高涨,大家有说有笑,很快就日近正午。

马车转过一个弯,再过几个弯就应该进入蔡国了。

突然,在前面赶车的颜刻“吁”地一声,将马车停下了。

众人止声都往前看去,只见前面路边一石头上,正端坐着一个中年男子。只见此人衣着陈旧粗布长衫,披头散发,遥望着远山,嘴里喃喃自语着,却是一脸庄重的样子。

众人面面相觑,均被这中年男子所吸引了。孔子不由暗暗称奇,因为此人最大的与众不同,是他的头发。

春秋时期,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其中男子年满20岁就得行冠礼,须将头发归拢在一起,于头顶、头侧或脑后盘绕成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这就是男子束发。

这种束发,用现代的发型来讲,叫长发发式,在当时共有簪、冠、冕、弁、帻五种形式。

一般是先将头发梳好,用发圈把发根缠住,这叫束。接下来是结,即结成发髻。然后用簪子将发髻稳住,最后再戴上帽冠或巾帻。

行了冠礼后的男子方可娶妻,即男子年满20岁方可娶妻。

关于发型、帽子、服饰等穿着打扮现在看来完全是公民人身自由的事项,但自商周以来至明清时期,在长达三千多年历史长河中,一直有着严格的礼法规定。因为这是身份的象征。

而女子则是15岁。对女子来讲,年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这就是女子满15岁及笄。

“笄”是古人绾定发髻的长针,后来演化出了簪和钗等。女子及笄之前即少女,其发式一般是将头发集束于头部双侧,分梳成树丫状。

为何人们也习惯将少女称为“丫头”?

源于发型哦。

女子如果15岁时许配的,当年及笄时就应该束发戴上簪子。但如果15岁以后未许配的,那就不能戴上簪子,直到年满20岁。

20岁以后,无论是否许配,都应该束发戴簪。

而眼前这男子,披头散发,显然完全无礼于男子束发的相关礼法规定。

令孔子更诧异的是,一般男子如果把簪子拔下,将发髻打开,那必然是长发及腰的样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