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与国之间积累的矛盾,国内积累的矛盾,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程度。
只有通过战争,重新进行利益分配,才能获得新生。”
太子苏蜀听着父皇的教导,他有了新的感悟。
“父皇通过这个角度,观察藩属国的变化,儿臣也有一些感触。
藩属国所在的地方,都是国君自己的选择。
但有的藩属国资源丰富,例如赵国和楚国,有的藩属国资源贫瘠,例如祁国和越国。
因为资源的不同,各国的发展速度也不一样。
发展快的国家会变得傲慢,发展慢的国家会嫉妒。
这自然造成国与国之间的矛盾。
这个矛盾,还不是这些国家遇到最大的矛盾。
所有表现出来的外因,最终都可以归咎为内因。
这些国家之所以选择战争,那就是国内的发展出了问题。
工业发展需要市场,藩属国的市场没有培养出来,工业发展缓慢。
藩属国是由我们汉人建立。
汉人与当地土着的冲突,也是极其严重的矛盾。
正是因为这两个主要的矛盾,这才导致藩属国必须通过战争来重新洗牌。”
太子苏蜀有这个感触,他主要想到自己的舅舅,郑王王仲策。
王仲策作为帝国的第一任首相,帝国工业发展的奠基人之一。
帝国工业从汉中起始到全国布局,全部经由王仲策之手来完成。
郑国很早就认识到工业发展需要的市场,还有无法汉化土着可能导致的矛盾。
郑国开始对于国内的黑人,采取类似辽国的隔离政策。
政策初始还可以,但很快就出现问题。
王仲策直接选择更为残酷的政策,全面驱逐当地的土着。
大量的土着被卖到各国成为奴隶。
郑国从印度、暹罗、缅甸引入大量当地未完成汉化的土着,在郑国接受汉化,成为国民。
郑国国力增长的很慢,但却很稳。
工业实力的发展,也能匹配国内市场的需求。
皇帝苏河笑着说道:“蜀儿,你已经看到很浅的一面。
但能看到这一点,已经很不错了。
这些藩属国最本质的矛盾,那是他们国内的分配出了问题。
权贵和大商贾占据了太多的利益,小民承受国家发展的代价,却分享不到多少利益。
这个本质的矛盾,藩属国无法化解,只能通过战争转移。
他们想要通过战争掠夺,来满足国内各个阶层的利益。
分配利益,这件最基本的事情做不好,国家早晚会出现问题。”
太子苏蜀听到父皇这样说,他张大嘴巴,久久无法合拢。
“父皇,历朝历代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那就是土地兼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