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房分地之后,新知府又出台了细化政策,凡是招乌拉尔人去做工的,可得到一定的税银补贴。
在一些官营的店铺和产业上,也出现了许多优先招收乌拉尔人的岗位。
力求帮他们融入本地百姓的生活,从而带动他们的收入。
还将他们的收入水平与地方里正的年终考核相挂钩,以促进当地里正的帮扶积极性。
基本形成了官府带动、社会参与的帮扶格局。
然而本地居民和乌拉尔人之间的矛盾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尽管可以在一些硬性条件上给予乌拉尔人一定帮扶,但由本地居民排外而导致的不良事件还是时有发生。
且新知府上任后,发现营州的教育非常落后,和江南一些文豪辈出的地方相比,简直没眼看。
一方面是因为营州条件过于艰苦,没有办学的财政基础。
另一方面,整个营州就找不出几个愿意去乡下教书的夫子出来。
在帮扶政策出台之初,新知府就详细考虑过乌拉尔人的住房、教育、就医等问题。
新政刚出台时,说的是会盖专门的学堂,并只招收乌拉尔籍的学生。
不过针对目前乌拉尔人难以融入本地和营州办学条件差的现状,他又改变了想法。
直接以地域为单位,每个片区新建一所学堂,周围村落中,只要有适龄的儿童,都可以送去学堂读书。
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乌拉尔人和本地居民的上学问题,还能培养一下下一辈之间的同窗之情。
既然这一辈的隔阂短时间内难以消除,那么就从长远打算,从下一辈开始互相融入。
不得不说,这个知府真是个目光长远之人。
不过新建学堂和请先生的钱,完全由官府来出也不现实,营州素来贫苦,银库里面并无多少余钱。
新知府趁着乌拉尔人落籍的契机,向朝廷申请了一笔办学经费,又号召辖区内的富户乡绅积极捐款,用来新建学堂。
各村的里正也被下达了任务。
要求各村的里正和村长挨家挨户上门劝说,村民能出钱的出钱,能出力的出力,尽量在村内解决一部分花销。
不想花太多钱的,用村里的老旧房子改造学堂也行,但安全条件必须达到官府的验收标准。
总之,资金方面,就是官府补贴一部分,各村自筹一部分。
可以说是将资源利用到了极致。
梁崇发现这位知府还蛮有意思的,他的很多做法,都非常具有现代政府管理思维,在这个时代并不多见。
不禁怀疑起,难道这个知府和她一样,也是个穿越人士。
吴正贤倾向于新建学堂,毕竟事关下一辈的读书问题,村里现有的空房子都比较老旧,还不如趁此机会新盖一间。
得知里正的来意,梁崇万分支持。
不过她还是问了一下村里几户人家的捐款金额,参照着平均值,捐了一百文出去。
尽管她很想鼓励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财不外露,单门独户一个人生活,还是不要太出风头的好。
至于那些实在拿不出钱的人家,新建学堂时,就要去帮忙建房、伐木、堆砖、砌墙,总之就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不过大家都很乐意。
良禾村离营州城较远,没有学堂,孩子读书都要送到很远的村落或者城里去读。
大大的增加了读书的时间和成本。
农家本就贫苦,没有多余的钱财进行这方面的投入,因为成本过大,整个良禾村很少有人家把小孩送去读书。
营州官府经过充分调研,认为良禾村虽然偏远,但却处在附近八个村落的中心位置,到每个村落也就半个时辰至一个时辰的路程,将学堂建在这里最为合适。
建好后,包括大河村在内的几个村的人都会来这里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