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机枪的弹链有两种,一种是50发,一种是100发。
君士坦丁堡生产的轻机枪,优先供应驻扎在君士坦丁堡本地的符拉迪沃斯托克装甲师。
德米特不太理解,他认为应该优先供应前线部队。
乔治摆事实讲道理,必须把最强大的部队控制在自己手中,乔治才有威慑巴尔干国家的能力。
奥军攻占贝尔格莱德之后,大量塞尔维亚人涌入保加利亚,他们给保加利亚带来了一部分安全上的隐患。
布鲁西诺夫给乔治发电报,希望乔治下令关闭边境。
乔治不同意。
犯错的是塞尔维亚国王,不是塞尔维亚人。
乔治不仅不关闭边境,而且还让波利斯派人妥善安置逃入保加利亚的塞尔维亚人,这年头人口就是实力。
格奥尔基发来电报,奥匈帝国海军蠢蠢欲动,多次袭扰希腊港口,格奥尔基希望地中海舰队出手,将奥匈帝国海军消灭。
奥匈帝国的四艘“联合力量”级战列舰已经陆续服役,是一股不可轻视的海上力量。
地中海舰队两艘无畏舰,一艘超无畏,实力和奥匈帝国舰队差不多。
如果加上英国地中海舰队,奥匈帝国就相形见绌,所以战争爆发后,奥匈帝国的舰队就躲在亚得里亚海的军港内,不敢主动出击。
乔治到不太担心奥匈帝国的舰队,担心的是意大利。
意大利王国在战争爆发后,并没有随德国向法国宣战,而是处于观望状态。
意大利加入同盟国的背景是,和法国关于突尼斯的冲突,为寻求德国和奥匈帝国的支持,意大利才加入同盟国。
1895年,意大利入侵北非阿比西尼亚,德国和奥匈帝国两个盟友,并没有给意大利任何帮助,这让意大利非常失望。
德国和奥匈帝国更失望。
在德国和奥匈帝国看来,装备现代化武器的意大利军队,完全没理由打不过武器装备都还处于原始状态的阿比西尼亚。
所以即便没有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帮助,意大利也应该干净利落的拿下阿比西尼亚。
意大利太不争气,损兵折将不说,还被迫签订城下之盟,承认阿比西尼亚帝国的独立,并且赔偿一笔钱,才换回被俘虏的意大利官兵。
至此,意大利彻底沦为全世界的笑柄,不仅遭到法国人的疯狂嘲笑,而且遭到盟友的鄙视。
法国对阿比西尼亚的支持,是意大利兵败阿比西尼亚的主要原因。
所以不仅英国是欧洲的搅屎棍,在搅屎这件事上,法国人也很擅长。
在阿比西尼亚帝国遭遇失败后,意大利开始调整政策,缓和和法国的关系。
法国从意大利人手中抢到了突尼斯,又在阿比西尼亚搅黄的意大利人的好事,为了不把意大利人得罪死,法国向意大利投资,并且给与意大利王国贷款,这些都有效缓和的法国和意大利的关系。
缓和了和法国的关系后,意大利王国才发现,奥匈帝国还占领着意大利的一部分土地呢。
于是意大利的立场就开始暧昧起来。
法国和意大利的矛盾缓和了,英国和意大利没有根本矛盾,俄罗斯帝国跟意大利更是八竿子打不着。
所以意大利加入同盟国的初衷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