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中文网

81中文网>古代历史著名人物故事 > 第244章 刘宗敏 明末悍将从锻工到农民起义军领袖(第1页)

第244章 刘宗敏 明末悍将从锻工到农民起义军领袖(第1页)

一、早年经历

刘宗敏出身于陕西蓝田的一个贫苦农家,早年的生活充满了苦难。他的父亲因官府逼迫缴纳租税而自缢,母亲带着刘宗敏四处乞讨,不久后也因冻饿而去世。刘宗敏由其舅父韩清收养,这段不幸的经历让他从小就对官府和豪强充满了仇恨。

十二三岁时,刘宗敏拜河南陕州的一位铁匠为师,学习锻铁手艺。他勤奋努力,很快就成为了一名技艺高超的铁匠,名闻遐迩。

崇祯七年(163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到达陕西蓝田,一路上杀官济贫。刘宗敏目睹了起义军的行为,深受感动,决定加入李自成的部队。在起义军中,刘宗敏凭借其英勇善战,很快便成为李自成的得力助手。崇祯九年(1636年),在高迎祥去世后,李自成继任闯王,刘宗敏已经是李自成的重要将领之一。

崇祯十一年(1638年),明朝廷派遣洪承畴、孙传庭等将领镇压农民军。同年十月,曹变蛟在潼关大败李自成,李自成仅率刘宗敏等十八骑突围,隐伏在商洛山中。刘宗敏帮助李自成整顿残部,锻造兵器,为东山再起立下了汗马功劳。

崇祯十三年(1640年),明军四路围攻商洛,李自成、刘宗敏等突围至郧西。同年八月,杨嗣昌督师夷陵,将李自成军围困于巴西、鱼腹诸山中。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刘宗敏杀死了两个妻子,誓言与李自成共存亡。他们焚烧辎重,轻装突围,经由郧阳、均州直奔河南。当时河南遭受大旱,许多饥民加入了农民军,人数迅速增加至数万人。刘宗敏在战斗中身先士卒,屡建奇功,极大地削弱了明王朝的主力。

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刘宗敏协助李自成攻克洛阳,杀死了福王朱常洵。农民军以其血与鹿肉同食,名为“福禄宴”,并将王府内的金银财物分发给灾民。

崇祯十六年(1643年)春,李自成在襄阳建立了农民革命政权,自称“奉天倡义大元帅”,改称“新顺王”,并将“襄阳”改为“襄京”。他设官定爵,封刘宗敏为“权将军”。

同年十月,农民军攻破潼关,明军大败,明将孙传庭战死。随后,农民军顺利地攻占了西安。这一系列胜利为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奠定了基础,而刘宗敏在这期间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追赃索饷

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立了大顺政权,并将西安改名为“长安”,又称“西京”。刘宗敏在这一体系中被封为“汝侯”,并担任重要职务。同年二月,刘宗敏与刘芳亮率领农民军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出固关,从南面向北京推进,与李自成的主力会师。农民军以雷霆之势于三月十八日攻克北京,结束了明王朝长达二百七十六年的统治。

推翻明王朝后,李自成在北京登基称帝,建立了大顺政权。在这个新政权中,刘宗敏被封为“汝侯”,负责监管文官,并主持对明朝官员的拷打以索取钱财。为了达到目的,刘宗敏命人特别赶制了五千副夹棍,用来逼迫明朝官员交出财富。这些夹棍上有棱,有铁钉相连,对于不服从的人,必将夹碎他们的手脚。此外,他还设置了凌迟刑具,以进一步施加压力。

刘宗敏在追赃索饷的过程中手段严厉,造成了一些官员死亡。据记载,这一过程中共获得了七千万两白银,这些白银被铸成银饼,总计约数万块,后来用骡车运回西安。

然而,大顺军在处理明朝山海关守将吴三桂的问题上出现了严重误判。刘宗敏到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府中,将吴三桂的宠妾陈圆圆掠走并强行占有,这一举动激怒了吴三桂,导致他原本投降后又叛变。吴三桂转而勾结清军,引清军入关,与大顺军在山海关附近爆发了激烈的战斗,史称“山海关之战”。

吴三桂的背叛对大顺军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农民军在与清军的对抗中节节败退,最终被迫撤离北京。刘宗敏在撤退过程中也面临了巨大的困境,最终在通县九宫山附近的战斗中被俘并遭杀害,享年38岁。

三、山海关大战

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五日,李自成在北京的武英殿召开军事会议,计划派遣大将刘宗敏前往山海关。然而,刘宗敏在会议上顶撞李自成,不愿前往前线,这使得李自成不得不亲自率领大军出征。刘宗敏随后跟随李自成一同前往山海关。

四月二十二日,大顺军对山海关发动了猛烈的攻击。吴三桂的部队在山海关坚守,但在大顺军的攻势下渐渐难以支撑。当天,据守北翼城的一支吴三桂军向大顺军投降,形势变得更加紧张。多尔衮在欢喜岭的威远台上观战,并命令清军从南水门、北水门、关中门三个方向进入山海关。大顺军经过一夜的进攻未能夺取山海关,于是改为在野外与吴三桂军展开决战。

大顺军从角山至渤海布下了一字长蛇阵,准备与吴三桂军决战。多尔衮则命令吴三桂部作为右翼迎战,而清军主力则在大顺军阵尾较弱的地方列阵,等待时机出击,并告诫各部不要急于进攻。大顺军对清军的战略意图不明,仍然按照原计划紧逼吴三桂军,双方展开激烈的交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突然之间,一场大风刮起,尘土飞扬,视线受到严重影响,这对不熟悉山海关地形的大顺军极为不利。双方展开肉搏战,大顺军不顾伤亡,将吴三桂部团团围住。战斗持续到中午,双方都已经疲惫不堪,伤亡惨重。这时,多尔衮看到时机成熟,立即命令阿济格、多铎各率领两万精锐骑兵,趁着风势挥舞白旗,直接冲向大顺军。清军骑兵万马奔腾,箭矢如雨,大顺军在猝不及防之下,阵脚大乱,伤亡惨重。

最终,在未尾申时初(大约下午三点之后),大顺军全线溃败。刘宗敏在战斗中受伤,大顺军死伤数万。这场战斗对大顺军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标志着他们在北京的统治开始走向衰落。

四、战败身死

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三十日,大顺军在山海关大战中失利后被迫撤离北京。在撤退过程中,大顺军面临着重重困难。当他们经过河南时,李自成听信了牛金星的谗言,错误地杀害了李岩这位重要将领。这一事件加剧了大顺军内部的分裂和混乱。刘宗敏对牛金星的阴险狠毒感到极度愤怒,他大声斥责牛金星:“你这厮没有一箭的功劳,居然敢擅自杀害两名大将,我一定要诛杀你。”

由于大顺军内部的离心离德,加上在山海关大战中的惨败,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大幅下降,节节败退。顺治二年(1645年),在大顺军的撤退过程中,刘宗敏遭遇了更加严峻的挑战。九月,当大顺军途经通山县九宫山时,刘宗敏在一次战斗中被俘虏。

刘宗敏被捕后,面临着极端危险的处境。在那个时代,被俘的将领往往面临着残酷的命运。刘宗敏最终在九宫山被杀害,时年仅38岁。他的死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大顺军命运的一个转折点,标志着大顺军的衰落和最终的失败。

刘宗敏的牺牲,反映了明末农民起义军面临的艰难局面。从最初的胜利到后来的败北,刘宗敏的一生见证了中国历史上一段动荡不安的时期。他的死也象征着那个时代无数普通人的苦难和牺牲。尽管大顺政权最终未能持久,但刘宗敏及其战友们的斗争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五、结语

刘宗敏的一生是明末社会动荡的缩影。从一个贫穷的锻工成长为一名杰出的将领,他的故事充满了悲剧与荣耀。虽然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但刘宗敏的名字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忠诚、勇敢和牺牲精神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一个象征。

喜欢古代历史着名人物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