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中文网

81中文网>上班族怎么减肥最有效 > 第八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3页)

第八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3页)

二十分钟过后,林总编就下来了,旁边一左一右,陪同的是秦副总编和办公室许主任。各个科室的科长或者主任,都满面笑容地站在走廊里,背后是自己一个办公室里的部下。

大家见了林总编,一律是弯下腰,和领导亲热的握手,嘴里说着:“你好,你好!”简单的晃一下,然后立即松开,让领导握下一个。

握着手,各个科室的领导挨个向林总编介绍己科室人员的名字,介绍一个,林总编用眼睛注视一下。等自己部门的主任介绍到王志远时,王志远如法炮制,握过手后,就陪着笑脸,退在了一边。

整个走廊上都是欢声笑语,领导一个一个的挨个检阅下去,算是把各个科室转了一圈,这是约定俗成的规矩了。

送走了领导,坐在办公室里,随便拿出一本书翻看,王志远想,林总编这一天见了那么多人,脑子就是再好使,也记不住多少人的。自己和他非亲非故,没有任何渊源,在他的脑子里,自然也不会有任何深刻的印象。管他呢,反正自己目前还只是个小编辑,工资是公家发的,不是他哪一个总编发的,我又不求谁,一切随他去吧!

而同一个办公室里的钟哥,却有点兴高采烈,脸上是按捺不住的兴奋。王志远一想就明白了,钟哥和林总编是一个县的,第一学历又都是地区师专,莫非他们原来就认识,这可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王志远觉得好奇,没人的时候,就问道:“钟哥,你和林总编认识吧!你们是老乡,又是一个学校毕业的。”

钟哥满面笑容地看了王志远一眼,说:“我们俩岂止是认识,我在他当过乡党委书记的那个乡,当过六年英语教师,后来才考上硕士,当然,我是一个小教师,他是一乡的最高领导,我认识他,双方当时也见过面,但谈不上熟悉,他对我有没有印象,就不清楚了。”

王志远说:“那你就毛遂自荐,赶快到他办公室里汇报汇报,你没看,你那些西城县的老乡,都蠢蠢欲动了,你不赶快,就落伍了。有这么好的机会不用,太可惜了。我要是有你这样的关系,早就去了。”说完王志远就乐呵呵的笑了,眼睛里说不出是讽刺还是艳羡的意思。

钟哥冲他瞥了一眼,说:“老弟你看不起我吧,我这个人,就是个穷知识分子,虽然也想和领导接近,但必要的脸面还是要的吧,我现在就开始巴结他,那不是太下作了吗!我不干,主动接近权贵,没什么意思,咱知识分子,也讲究个面子不是!”

王志远一听他讲出来这话,心里顿时升起一股佩服之情,是啊,他说的是,知识分子就要有知识分子的样子,就是想接近领导,也不能恬着脸皮,做出过分的事情。你看人家古代的诸葛亮,自己就是个种地的农民,尚且故意让刘备跑了几趟,所谓的三顾茅庐,就是要摆一摆谱,拿出知识分子的臭架子,打击打击这些当官的嚣张气焰。不要以为你有一点权力,就可以颐指气使,支配所有的人。我不稀罕,不伺候,我就是愿意消遥自在,做个闲散的人,你怎么着吧!

这样在那些没有骨气的人看来,也许有点傻,有点迂,不适合当今社会,但这样的人,其实才是这个社会的脊梁,他们有古人之风,有铮铮铁骨,这样的男人,才像个男人。这样的人,你才可以和他做朋友,因为他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自己的人格尊严,能够碰到这样的人,和他处在一个办公室里,交流思想,交流学问,真是人世间最大的幸运。

王志远现在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有钟哥这样的朋友、兄长可以交流,随时请教。这老钟你别看其貌不扬,但学问却非常了得,尤其是对古诗词,典章考据,他是下过一番真功夫的,在这个方面,绝对是一等的专家。王志远觉得,他呆在报社,只做一个小小的编辑,实在是太委屈他的才能了。他这一身的学问,要是到了哪个著名高校,就凭这学养造诣,当上名教授,那是早晚的事情。可惜了,可惜了,造化弄人,他现在为了生存,不得不屈居一个小报编辑的位子,实在是可叹啊!

但转念一想,正是因为这样的机会,自己才可能结识这样的人,并且可以和他成为朋友,这也是自己的造化啊!

新总编上任没几天,三把火还不知道在哪个地方烧起,王志远就发现,报社又进了许多新面孔。

办公室,打字室,各个编辑部,王志远粗略统计了一下,足足进了八个人。一次进八个新人,在这个只有区区四十多个人的单位,那是大的不得了的事情了。王志远想起前任的梁总编,在全体员工大会上说过的话,要严格控制编制,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绝不能随便开进人的口子,人少而精干,才能吃好饭,大家才能都过上好日子。进人的口子一开,大批的人员涌进来,很快就会人满为患,报社的收入如果跟不上来,那就有过不下去的一天,说不定哪一天,僧多粥少,就会连工资都发不下来。

是啊,这是再明白不过的道理。《三川日报》是一家小报,刚刚起步没几年,又处于全国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区,广告收入有限,报纸发行量更有限,如果不是每年征订的时候,地委、行署联合发布文件,要求所属的各级党政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在订阅报刊的时候,要确保党报党刊的发行工作,不得挪用经费,《三川日报》作为地委、行署的机关报,也搭了便车,享受到了《人民日报》和省委机关报一样的待遇,直接上了红头文件,作为政治任务,强行摊牌给了各个机关、单位,那日子就更不好过。

报社的发行部,这些年也摸索了一套办法,就是和各县区的宣传部搞发行利润分成,摊派由各县宣传部自己想办法,反正你订阅了一份报纸,我就给你提成多少钱。订阅一份全年的《三川日报》,总发行价是一百二十元,就算是提成10%,一份报纸宣传部提成12元,发行五千份,宣传部一年就提成了6万元。

这些钱在县委宣传部,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了,一般的县委宣传部,也就是十几个人,这些钱作为小金库,用来给大家搞福利,或者领导们吃喝招待,给员工发奖金,这是一笔很不错的预算外收入了。这样各个县区的宣传部,都很有积极性,为了提高报纸的订数,那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创造了好多办法,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听说有的学校,校长为了完成教育局强行制定的摊牌任务,没有办法,只好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订阅一份《三川日报》。老师们本来的收入就不高,现在物价上涨,日子过得更加紧巴巴的,就不愿意。校长没办法,只好强行命令,从每个教师工资里直接就扣除了订报的费用。老师们也无奈,虽然万般的不情愿,但没有办法。

各乡政府的工作人员,更是每人一份,发行车送到了,一捆一捆的报纸,就堆在了传达室里,谁想看了,就拿一份。没有人有那个时间和精力,一份一份,都发到个人手里。经常是半个月过去了,新闻都成了旧闻了,大家才想起来,去领自己的报纸,所以一领都是一大摞,也没人有时间仔细看。有的干脆拿回家,看也不看,直接就卖了废纸。

这些小道消息断断续续地传到了王志远耳朵里,让他好长一段时间,都感到心里难受。让他开始思考自己的工作,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人生价值。

他觉得,在这样档次的一家报纸,你就是付出的再多,做的也大都是无用功,除了按部就班的过日子,领一份工资外,从根本上说,意义不大。说的轻点,那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日子,为了那份死工资活着,为了生存;说的严重点,如果一生都这样浑浑噩噩地度过,那简直是浪费生命了。这样过一辈子,实在是太没意思了。

但现在,自己还没有办法改变这样的命运。自己一不具有超长的能力,二没有可以利用的关系网,还在一个能量的积累时间,这个时候,能够做的,只能是继续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发现自己的特长,培养出超越常人的能力,等能量达到一个相当的程度时,再决定下一步到底怎么走吧。

报社一下子就进了那么多人,超乎所有人的预料,也违背了当初梁总编制定的战略方针。王志远想,这些人到底是谁让进来的呢?是新任的林总编吗?不可能,他刚来,绝对不应该这样。那是谁呢?只能是梁总编他自己。

小道消息也再次证实了王志远的判断,确实是梁总编安排的,他在接到自己就要调走的确切消息后,连夜召开了会议,研究报社的进人问题。就在那个晚上,他把几年来自己苦苦顶着的,一些关系非常硬,要求调进报社上班的人员,通通开了绿灯,同意他们立即上班。反正他也想了,今后这个报社,就不属于他管了,也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了,报社的明天是好是坏,自有后来人。所以把该办的事情办办,该进的人进完,也算做个了结。

王志远想想,他做的对。换了自己当领导,也只能这样做。单位是公家的,他只是在一个特定的时候,属于你管理,你只是托管人,一旦你调走了,双方就不再有任何利益关系了。只要有编制,有进人的空间,你不安排,就是为后任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空间,让人家把果子摘了,你就是个为别人做嫁衣的大傻瓜。这样的事情,谁都不会干。

所以在中国的单位,不管有多么宏大的计划、严格的规章制度,但一旦一把手换了,就可能立即人亡政息。

因为谁都知道这样的游戏规则,不管你曾经多么的用心,一旦你离开后,这个单位的命运就都是不确定的了,那我何苦不把自己该办的事情办办呢!我又为别人谋取了利益,谁得到了我的好处,谁会欠我一个人情,一辈子记得我的好处。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道理,梁总编才在他即将离开的时候,突击进人,因为他知道,这是他最后的机会了。

放眼到社会上,哪个吃财政饭的单位不是这样呢?!谁当领导不是这样做的呢!单位是公家的,领导是有任期的,领导有安排人的权力,换一任领导,他就千方百计,把可以利用的资源,在自己的任期内,尽快耗光,不给继任者留下任何可以利用的空间。

还有更过分的,看看那些新闻报道曝光的,有的当官的为了自己能尽快出政绩,甚至不惜透支一个单位,一个地区几年、十几年的财力,把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留给了后任。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这个社会,屡见不鲜,司空见惯,大家已经见怪不怪了。

因为当官的都知道,只要自己能够高升了,目的就达到了,至于后任怎么办,那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因为前后任没有任何关系,都是组织部门按照主要领导的意图,点的鸳鸯谱,你就是给他留的再多,他也不会说你一个好,甚至认为你可能是脑子错乱了。所以哪家单位一把手换得越勤,哪家单位越人满为患,直到发不下来工资为止。

王志远想,这也是中国单位的特色之一吧!也是中国社会的整体特色之一吧。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他不属于任何一个人,主政的也只是短期托管人,没有任何一个人,需要为这个单位、这个地区的长远利益负责,大家只是把它当作自己人生的一个驿站,一个可以短期攫取利益的地方,所以到处盛行的是搞短期行为,面子工程。踏踏实实、稳扎稳打,为子孙后代、千秋大业负责的人,成了傻子、笨蛋甚至是稀有动物,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成了社会的常态,这也当今社会一切悲剧的根源之一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