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贼军犯我郡县,杀我臣民,不可饶恕。
幸有主公英明神武,挥军征伐,所向披靡,战功赫赫。
又立英烈祠告慰英灵,筑京观震慑宵小。
天下无不为之镇服。
然臣心中实有隐忧,不得不逆耳进言。
主公明鉴,贼众之中,多有被时势所迫之人,非尽皆恶贯满盈。若持续捕杀,必将使矛盾愈深,仇恨愈烈,于军于民皆为不利。如今贼势破败,若能施以仁德,恩威并施,或可使其分化,归心者亦会众多。以武力强压,终非长治久安之策。
且战争日久,生灵离位,田地荒芜,郡县亦将受损。吾等当以苍生为重,寻求更妥善之解决途径。宜广开恩宥之门,赦其可赦,编入奴籍,许以改过自新之机,给其生存之希望,引其向善,如此则祸乱可平,而百姓亦可得安宁。
主公向来以英武爱民闻世,当能权衡利弊,明察此中意。望主公斟酌,止杀伐之举,另谋良策,以安天下。”
王匡将手中书信拍到案上,冷哼一声。
甚为不满。
陈宫写信来劝他不要再造杀业,给那些躲藏起来的黑山贼一个机会。
若是一年前,王匡大概会三思之后,听从了这逆耳忠言。
王匡自入主河内以来,一直施行仁政,宽以待民,宽以待商,聚筑民心,河内一片生机。
可是河内能够成就乱世之中一片净土的原因,就是因为战火没有烧到这里。
如今黑山军打破了这个局面。
十万军杀戮入境。
屠城。
这是那董卓还有他那些麾下都没有做的事情。
这种境况,再施仁义……已经疲软无力!
唯有亮剑,杀出一条血路,杀得敌人胆寒,杀得天下人色变,才能让那些自视甚高的家伙小声说话,审慎考虑,不敢轻易向河内动武!
再者,王匡话已经放出去了。
“杀我百姓,不共戴天。”
君……无戏言。
单凭这一点,王匡就不能变。
念头至此,王匡针对陈宫的这篇“肺腑之言”,书信一封回应。
主要有三点:
一是共县三万冤魂要有个交待。
二是河内需要一次重典,杀出个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