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中文网

81中文网>隋唐演义后续 > 第130章 尉迟兵败(第3页)

第130章 尉迟兵败(第3页)

只听“嗖”的一声,两只雕被贯穿,重重砸在地上。众人还没反应过来,都张大嘴看着长孙晟,别说摄图、处罗侯不知所措,就连宇文庆也没见过长孙晟这一面。

“哎呀,厉害呀,一箭双雕!即便是我草原上的勇士,也没有这样的箭术!我甘拜下风!”摄图这下是真服气了。长孙晟发明“一箭双雕”这个成语后,名声立刻传遍突厥大地,摄图叫来弟弟处罗侯以及儿子们,让他们和长孙晟结交,并学习射箭之术。

处罗侯暗中想着,反正哥哥对自己猜忌,不如暗中结交长孙晟,一来搞好两国关系,二来也可以结交外援以此打压摄图。处罗侯提议:“难道遇见如此英雄,可汗,我们应该好酒好肉款待才是!希望长孙大使可以多留在我们突厥,彼此多切磋切磋技艺。”

“对,叶护所言很对,不知长孙大使意下如何?”摄图称呼处罗侯的官位,而不是“老弟”。

这种细节并不会被长孙晟放过,他猜的没错,突厥内部果然有矛盾,为了消除这个北方的大患,长孙晟顺水推舟答应了,表示要留下来处理一些和亲的善后事宜,帮助千金公主更快适应突厥生活,把两国关系推向深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再说高绍义这边。关于和亲之事,摄图专门下令要对高绍义保密,要是高绍义知道突厥和北周联姻,他一定会阻止的,或者至少有很大情绪的。高绍义还以为这是一次普通的打猎,便爽快答应了。雍虞闾把高绍义带到指定地点后,便消失了,高绍义不知所以,便开始寻找呼喊他。

就在这时,贺若谊伏兵四起,高绍义的手下人很快被斩杀,他本人也被贺若谊活捉。

完成任务后,贺若谊、宇文庆二人押着高绍义开启了南归之路,而长孙晟则继续留在突厥,一边和突厥贵族子弟教授射箭技术,一边暗中结交处罗侯等野心家,了解突厥的山川地貌。

七月初一,高绍义被押送到长安,杨坚下令把他流放到蜀地。杨坚算是又建立了一个大功,因为高绍义的流亡北齐政府也垮台了,相当于北齐再次灭亡了一次,至于营州的高宝宁,只是一个军阀而已,杨坚迟早也要收拾他。

3。实力对比

再来看尉迟迥的救国行动。尉迟迥所统辖的相州、卫州、黎州、赵州、冀州、沧州等地,可以集结差不多十万人军队。尉迟迥是老江湖了,他知道,要干大事,必须有盟友支持,经过一番纵横捭阖下来,支持他的有以下几类人。

一,亲戚。儿子尉迟惇、尉迟佑耆、尉迟谊等,有文韬武略,有一定的作战经验和能力。侄子尉迟勤当年在抓获高纬时,立下了关键的功劳。尉迟勤现任青州总管,所统辖的青州、齐州、胶州、光州等全部都追随他,军队可以集结数万人,地位和实力不在尉迟迥之下。

二,国外势力。营州高宝宁名义上还是流亡北齐政府里的丞相,高绍义被北周抓了,复兴北齐最后的希望就落在的高宝宁手下,一听说尉迟迥领衔反对杨坚,高宝宁立刻联络契丹、靺鞨等游牧民族起兵南下。突厥因为刚和北周联姻,也就拒绝了尉迟迥的联盟。尉迟迥也直接联络了陈顼,答应割让淮南之地为条件,请求南陈出兵,不用说,最希望北周动乱的自然就是陈顼了,答应是毫无悬念的。

重点说萧岿。

看到尉迟迥的联盟信后,西梁朝廷集体陷入了犹豫之中,莫衷一是。很多将领都劝萧岿起兵响应尉迟迥,一来可以为北周皇室尽忠,二来可以席卷汉江、沔水一带拓宽地盘。武将们个个眉飞色舞,似乎要抓住机会好好扬眉吐气一把,但萧岿依然是神色严肃,沉默地看着大家,他似乎在等什么。

“报!中书舍人柳庄觐见!”

“快快让他进来!”萧岿突然活了过来一样,从龙椅上蹦了起来,径直向前走去。老一辈的元勋蔡大宝、王操等人离世后,萧岿行事更加谨慎,处处看北周高层的脸色。萧岿一直在等柳庄的出使结果,他想知道杨坚是什么样的人,以便采取下一步行动。

“柳爱卿,你可算回来了,快,快给朕说说这个杨坚。”萧岿拉着柳庄的手,往大殿里走。

柳庄将杨坚的善意娓娓道来,并把他在长安的见闻告诉萧岿,劝谏道:“以前袁绍、刘表、王凌、诸葛诞等人都是汉、魏时期有雄才大略的人,他们占据着战略要地,拥有强大的军队,但是都没有能够建立功业,祸难反而紧随而至。其根本原因就是由于魏、晋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着京师,倚仗名正言顺以讨叛逆,师出有名。方今尉迟迥虽然是一员老将,但是他年老昏庸,而司马消难、王谦又是极普通的人,都没有匡时济世的才干,周朝的将帅大臣,大多数只为自己打算,竞相效忠于杨坚。以我看来尉迟迥等人终当被消灭,随公杨坚必定会夺取周政权。我们不如保境安民,静观事态的发展变化。”

“嗯嗯。”萧岿仔细听着,很快就权衡了利弊,便向众人宣布决定:西梁选择站队杨坚。至此,众人不再争论。

三,对杨坚不满的封疆大吏:王谦、司马消难等。

益州总管王谦,来自太原王氏,他是西魏、北周开国将领王雄之子,官二代,几乎没有什么优秀个人能力,因为王雄斛律光射死,宇文邕父子同情他,才让他出镇一方。

杨坚上台后,王谦觉得自己跟杨坚没什么交情,便派司录贺若昂到长安打探虚实。贺若昂回来后,详细陈述京城中的情况。王谦因父子同受北周的恩惠,不满意杨氏专政,图谋匡扶社稷,便兴兵起事,自己设置官署,总管长史乙弗虔、益州刺史达奚惎其心劝他凭借蜀地的险要,坚守以观时变。达奚惎是达奚震的弟弟,都是达奚武的儿子,而达奚武和杨忠当年都是北周的缔造者,达奚震看着杨坚窃取北周,心有不甘,前不久郁闷而死,死前写信告诉弟弟要随时为挽救北周而牺牲,便劝王谦举兵。

王谦手下还有一个特别的人物:高阿那肱。对,就是祸害北齐的那个家伙。隆州刺史高阿那肱知道,现在虽然复兴齐国已经没指望,但只要能搅乱北周的政局,他也是乐见其成的,便为王谦筹划三策:“你亲自率领精锐部队,直捣散关,蜀人知道你有勤王的义举,一定争相效命,这是上策;出兵进向梁、汉,以观望天下,这是中策;坐守剑南,拥兵自卫,这是下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中下三策并无优劣,只是激进与否的差别。主动攻击不一定高明,有可能主动送死;被动防守也不一定愚蠢,有可能坚壁清野拖死敌人。不过,主动是风险与收益并存;被动,虽然收益不大,也没有太大风险。王谦没有过实战经验,他认为自己主要是为了配合尉迟迥,没必要冒进,便采取了中下策。

对此,北周方面带兵反击的是梁睿。梁睿是开国将领梁御之子,被杨坚任命为信任益州总管,只要打下王谦,蜀地就归梁睿管辖了。

勋州(湖北安陆市)总管司马消难,他是司马子如之子,是宇文阐的皇后司马令姬之父,是宇文赟生前用以制衡杨坚的重要筹码。自己是当今皇帝的岳父,却没有在辅政之位上分配到任何好处,司马消难自然是不满。

“干脆反了吧,这事儿咱又不没干过!”老下属裴藻一脸激动。

“好,老裴,我等的就是你这句话,二十二年弹指一挥间,如今又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反了!”司马消难也是热血上涌。

当年正是参军裴藻的建议,司马消难才反了高洋投降长安。二十几年过去了,两个老搭档壮心不已,本着“谁让我不爽,我就让谁不爽”的原则,果断反击,站在了尉迟迥一边。

北周方面,对付司马消难的是王谊、崔彦穆。崔彦穆来自清河崔氏,不仅擅长清谈,而且有战功,是韦孝宽的同学,在东西魏的战争中主动投靠了宇文泰,跟随于谨讨伐江陵,得到宇文泰、宇文毓、宇文邕几人的重用。

四,地方实力派。荥州刺史邵公宇文胄、东楚州刺史费也利进、潼州刺史曹孝远等都各据本州,徐州总管司录席毗罗占据兖州,前东平郡守毕义绪占据兰陵,都起兵响应尉迟迥。席毗罗的军队有八万之众,驻兵蕃城,攻克了昌虑、下邑两县城。对此,杨素奉命出征宇文胄等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