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人们常用“因势利导”这个成语比喻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
仰人鼻息
这句成语出自《后汉书·袁绍传》。
东汉末年,董卓专权,心怀异志。司隶校尉袁绍从渤海起兵,联合袁术、韩馥(读fù富)、孔伷(读zhòu宙)、王匡等,共讨董卓。众人订立盟约,共同推举袁绍担任盟主。冀州牧韩馥见人心归向袁绍,便暗存戒心,不肯听从袁绍的调动,还常常扣发军粮,因此结冤于袁绍。
公元191年,韩馥的部将麹(读qū驱)义叛韩,袁绍乘机支持麹义,同时联络北方的公孙瓒向韩馥进攻,企图占据冀州。接着,又派高干和荀谌等人劝说韩馥把冀州让给袁绍。韩馥一向生性懦怯,知道自己不是袁绍的对手,便准备听从高干、荀谌的意见。他手下的将士耿武、闵纯、沮授等听到了消息后,连忙前去劝阻,说:“冀州虽然不怎么样,但兵精粮足。而袁绍没有地盘,兵力也很少,凡事要依赖我们,就好象抱在手中的婴儿,只要不给他吃的,马上就会饿死,为什么要把冀州让给他呢?”(原文是:“冀州虽鄙,带甲百万,谷支十年。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奈何欲以州与之?”)最后,韩馥没有听从耿武等人的劝告,终于把冀州的大印让给了袁绍。
后来,人们把“仰我鼻息”改变为“仰人鼻息”,比喻不能自主,必须依赖别人。
羽毛未丰
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秦策一》。
战国时期,苏秦以合纵而出名。但是,最初他却是一个主张连横的人。他到秦国对秦惠王进行游说,希望秦惠王重用他,以便在秦国实行连横的政策。他说:“您的国家地理条件非常好,地形险要,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秦国的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人民富足,军队训练有素,将、兵能征善战。加之秦王您十分贤能,完全可以将其他各诸侯国吞并过来,达到统一天下的目的。”
可是,苏秦来的不是时候。在秦国的内部,当时新旧两派势力的斗争正在急遽变化。自从将实行变法的商鞅车裂以后,对于外来的游说之士,秦惠王是不轻易信任的。同时,他对秦国当时的实力的了解也不象苏秦所说的那么乐观。虽然秦国有不少优越的条件,但是,统一全中国的条件还没有成熟,时机还没有到。因此,秦惠王非常客气地回绝了苏秦。他说:“我听说有这样几句话:羽毛没有丰满的小鸟不能高飞(原文是‘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没有好的法令不能随便处罚人,道德不高的人不能统治百姓,逆人心的人干什么也会十分困难。您不远千里来我这儿给我以指教,我非常感谢。可是,我们的力量目前还不够强大,希望让我们再准备几年,等翅膀长**,再向先生请教。”
虽然苏秦再三说明自己的看法,并且多次给秦惠王写信,但是,秦惠王始终不肯任用他。最后,随身带来的钱用完了,只好离开秦国,垂头丧气地回到家中。结果,又遭到了全家的白眼。苏秦羞恨交加,决心要与秦国作对。于是他发愤读书,使自己大大长进。进而说服其他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一度使秦国十分头疼。
后来,人们把“毛羽不丰满者”简化成“羽毛未丰”,来比喻力量还太小。也有用来比喻年纪尚轻,阅历太少的。
约法三章
“约法三章”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秦朝末年,人民苦于沉重的捐税、繁重的徭役和严酷的刑罚。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秋,人们再也不能忍受。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全国各地纷纷响应。秦王朝的统治,在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中摇摇欲坠。形势发展很快,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带领的一支起义军便攻破了秦朝的都城咸阳。
刘邦攻入咸阳以后,看到秦王朝的残暴所带来的恶果,便召集各县的父老豪杰们说:“老百姓苦于秦朝苛刻的法令已经很久了。根据怀王与诸侯们原来的约定,谁先进关谁称王。我先来了,我应当管理关中。因此,我把你们找来,与你们约定三条法令(原文是‘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的判处死刑,伤人和偷盗的按罪轻重判刑。过去秦朝的一切法令,全部废除。”接着,刘邦又派人到各县各乡,将以上各点通告百姓。百姓得知大喜,纷纷带着牛、羊、酒、食前来犒劳刘邦的军队。
根据这个故事,后人便用“约法三章”来比喻以语言或文字订立互相遵守的条约。在运用这个成语时,有的也根据条约的条款数灵活运用为“约法×章”,如条约的条款是七条,便称“约法七章”。
运筹帷幄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帷幄”是古代作战时供军队住的帐幕。“运筹
帷幄”是指在军帐内筹谋战略、拟订方案、发号施令,进行全面的策划、指挥。
秦朝时,在韩地有一个名叫张良的人。他的祖父、父亲曾先后在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釐王、悼惠王手下当相国。秦灭韩后,张良决心报仇。结交了一个大力士去刺杀秦始皇,没有成功。
后来张良隐姓埋名,勤奋学习,很有长进。陈胜、吴广起义后,他也起兵响应,后来一直跟随刘邦。在起义军向秦军进攻的过程中,特別是后来的楚汉相争时,张良作为刘邦的主要谋士,多次为刘邦出谋划策,使刘邦化险为夷,最后击败了楚霸王项羽,进而统一了中国。
刘邦夺取了天下以后,把张良、萧何、韩信三个人的贡献说成是他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在谈到张良时,刘邦说:“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
言不由衷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隐公三年》。
春秋初期,郑国的郑武公、郑庄公先后担任周朝的卿士。当时周朝已经十分衰败,郑武公和郑庄公凭借自己的实力和他们在周朝的地位,掌握着朝廷的大权,根本不把周王放在眼里。
周平王是一个软弱无能的人,他不得不依靠郑庄公来处理朝政,但同时又对虢(读ɡuó国)公忌父十分相信。从而引起了郑庄公的不满,公开表示对周平王的怨恨。周平王知道后,赶紧向郑庄公解释说:“我并没有让他取代你的意思。如果你信不过我,就让我们交换人质吧!”结果,周太子——狐就到郑国去作人质,郑公子——忽就到周来做人质。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死了,由他的孙子周桓王即位。他对郑庄公执掌大权很不放心,又准备让虢公代替郑庄公做卿士。郑庄公知道以后十分生气。四月,郑国的大夫祭(读zhài寨)足根据郑庄公的命令,带领兵马将周朝温邑的麦子全部收割运到郑国。秋天,祭足又带领兵马将周朝成周的谷子全部割掉运到郑国。从此,周朝和郑之间的关系更加恶化了。
当时的史官在评论这件事的时候说:“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信任如果不是出自内心,交换人质也是没有用处的(原文是‘信不由中,质无益也’)。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相互谅解而后行事,并用礼仪加以约束,又有谁能离间他们?真正的君子之间哪里用得着人质呢?”
后来,人们把“信不由中”引申为“言不由衷”,原意指说的不是真心话,说话不是出自内心。形容心口不一、虚伪敷衍。
言归于好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九年》。
春秋初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政治,发展生产,使齐国很快强盛起来,成为春秋五霸中的第一个霸主。
那时候,周朝已经衰败,周王实际只是一个偶像,对诸侯没有号召力和约束力。因此,各诸侯国之间,为了发展自已的势力,不断发动战争,你争我夺,互相攻打,以强凌弱,以大吃小。齐桓公凭着自己的实力,更是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地盘。
公元前651年秋天,齐国一方面向北攻打山戎,一方面又派兵进攻楚国。为了不四面树敌,他还采取了柔的一套手法拉拢诸侯们与自己站在一起。他把周公、鲁僖公、宋子、卫侯、郑伯、许男、曹伯约请到葵丘,共同签订盟约。大家一起发誓说:“我们要团结在一起,凡是参加我们这个同盟的诸侯,不论过去有什么矛盾和隔阂,订立盟约之后,彼此之间要互相尊重,重新和好。”(原文是:“凡我同盟之人,即盟之后,言归于好。”)
后来,人们引用“言归于好”来表示发生矛盾、争端的双方或几方彼此重新和好。
应对如流
这个成语见于《晋书·张华传》。
晋朝时,有个叫张华的人,从小聪明过人,加之学习勤奋,博览群书,因此他的知识非常丰富,看问题深远透彻,而且善于辞令,当时人们很难知道他的学问有多高深。同时,张华从小见义勇为,乐意为乡亲们解决疑难,得到人们的好评。
在张华还没有在全国出名时,有一次,他写了《鹪鹩(读jiāoliáo焦辽)赋》以自寄,当时很有名气的“竹林七贤”之首阮籍看后,十分欣赏,称赞张华有“王佐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