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中文网

81中文网>菜根谭 围炉夜话 小窗幽记点评 > 第15章(第1页)

第15章(第1页)

《围炉夜话》序

寒夜围炉,田家妇子之乐也。顾篝灯坐对,或默默然无一言;或嬉嬉然言非所宜言;皆无所谓乐。不将虚此良夜乎?佘识字晨人也,岁晚务闲,家人聚处相与烧猾拙、煨山芋,心有所得,辄述诸口,命儿童缮为存之,题曰“围炉夜话”。但其中皆随得随录语无伦次,且意浅词芜,多非信心之论,特以课家人消永夜耳。不足为外人道也。倘蒙有道君子惠而正之,则幸甚。

咸丰甲寅二月既望王永彬书于桥西馆之一经堂

诗书传家久,孝悌立根基

【原文】士必以诗书为性命,人须从孝弟立根基

【注释】性命:安身立命的根本。弟:同“悌”。

【译义】读书人必须以诗书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为人要从孝悌上立下基础。

【评析】只有知识,虽能有益社会,毕竟缺乏生活情趣;只有情趣而知识不足,则无法服务社会,二者总以并重为佳。《诗经》是生活的记载,《书经》是历史的记录,前者属生活的情趣,后者为知识的累积,所以,古人将《诗》、《书》列于经书之首,视为必读的课业。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人性本善,无邪即是善。安身立命之本在于扬善弃恶,《诗》既无邪,《书》也无邪,故能成为读书人处世的根本。孝是“顺事父母”,悌是“友于兄弟”。能顺事父母则为人必不致违法犯纪,重恩而不背信;能友于兄弟,则为人必善与人处,重义而不忘本。“孝”字推广则为敬事一切可敬者;“悌”字推广则爱护一切可爱者。做人由最基本的孝悌做起,自然能逐渐推广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仁境界。

德泽太薄好事未必是好

天道最公苦心不负苦心【原文】德泽太薄,家有好事,未必是好事,得意者何可自矜;天道最公,人能苦心,断不负苦心,为善者须当自信。

【注释】德泽:自身的品德和对他人的恩泽。自矜:自以为了不起。

【译义】自身品德不高,恩泽不厚,即使家中有好事降临,未必真是幸运,得意的人哪里可以自认为了不起呢?上天是最公平的,人能尽心尽力,一定不会白费其心,做好事的人尤其要有自信。

【评析】好事降临,往往由有德者居之。如果已身之德不及,且于他人无恩,那么有好事降临,未必真是好事,可能在背后隐藏着什么祸苗。因为事起无由,必有不正当的理由在支持,若坦然接受,很可能牵连入祸事中。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在受到突如其来的好运时,往往会自问,到底自己有何德而能居之?如果找不出理由,则不免惶恐,因为是福是祸尚且不明,哪里还敢以此自矜呢?

天道无非一个“理”字。虽说人事无定,是一个变数,然而也正因为它是一个变数,才可以改变和掌握。一件事的开始,往往万事不足,照佛家的讲法是因缘不聚合,然而事在人为,只要能下苦心,尤其是行善积德,因缘自然会凑齐的。为善最怕没有信心,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有其阻碍,没有信心怎么会成功呢?连武训那样的乞丐都能够兴办学校,天下还有什么善事不可为呢?只怕没有这个恒心啊!

澹如秋水贫中味,和若春风静后动

【原文】余最爱《草庐日录》有句云:“澹如秋水贫中味,和若春风静后功。”读之觉矜平躁释,意味深长

【注释】澹:同淡。矜:苦,怜。躁:烦躁。释:解除。

【译义】我最喜爱《草庐日录》中的一句话:“贫穷的滋味就像秋天的流水一般澹泊,静下来的心情如同春风一样平和。”读后觉得心平气和,句中的话真是含意深远而耐人咀嚼。

【评析】秋水淡而远,反觉天地辽阔,贫中的滋味大致如此,因为本无所有,于万物不起执著贪爱,心境自然平坦。不像富贵中人,宛如池塘百花喧闹,反生烦恼。秋天可见万物凋零之态,至此方见富贵如繁花总不长久。能不于春夏起执情,方能见秋水之美。如此才知天地万物全是平等。富贵与贫穷,便如夏塘与秋水,对于天地而言并无偏爱,人心自不平等罢了。

静可以澄涤万虑。烦躁仿如走在荆棘之中,寻不出一条活路。一旦静下心来,才发现荆棘不过全是幻觉,我们原本处在和风吹拂的草原上,只是我们不曾发觉而已。草原在我们的心中,荆棘也在我们的心中,荆棘是心湖被暴风吹起的风浪,而草原则是心清静下来的景象。我们要常静下来徜徉心中的春风草原,而不要淹没在心中的烦躁漩涡里。

知万物有道,悟求己之理

【原文】人之生也直,人苟欲生,必全其直;贫者士之常,士不安贫,乃反其常。进食需箸,而箸亦只悉随其操纵所使,于此可悟用人之方;作书需笔,而笔不能必其字画之工,于此可悟求己之理。

【注释】箸:竹筷子。

【译义】人生来身体便是直的,由此可见,如果人要活得好,一定要向直道而行。贫穷本是读书人该有的现象,读书人不安于贫,便是违背了常理。吃饭需用筷子,筷子完全随人的

操纵来选择食物,由此可以了解用人的方法。写字需用毛笔,但是毛笔并不能使字好看,于此也可以明白凡事必须反求诸己的道理。

【评析】人生来身体便是要往直的方向发展。如果坐得不直,佝偻驼背,不仅不方便也是生理上的病态,会使生命的机能受到影响。人的心也是如此,若是心术不正,也会使生命变得“驼背”或是残废,甚至造成心灵的死亡。读书人不贪财,也不妄求非分,所以贫者居多。既慕圣贤之道,就要能安贫,若是不安贫,去求非分之财,甚而见利忘义,那就不是读书人了。读书人不安贫,述不如生意人本分做买卖,至少不会做出违背自己良心的事。

进食用筷,要吃什么,全凭自己的心意加以选择,用人之方还在良心如何操纵。若是常用筷处却用匙,欲食肉时却向菜,便是自心不明,非匙筷之过。书法欲求好,并非笔的好坏所能左右,同样的工具在不同人的手中,可以产生极不相同的结果。若不反求于自己,再好的助手与环境,亦不能帮助自己创造出成功的果实。

守身必谨严,养心顺淡泊

【原文】守身必谨严,凡足以戕吾身者戒之;养心须淡泊,凡足以累吾必者勿为也。

【注释】守身:持守自身的行为、节操。

【译义】持守节操必须十分谨慎严格,凡是足以损害自己操守的行为,都应该要戒除。要以清静寡欲涵养自己的心胸,凡是会使我们心灵疲累不堪的事,都不要去做。

【评析】一个人的生命有限,倘若没有什么抱负,只要庸庸碌碌地过一生也就罢了。如果对人生中还有一点牵挂,一点理想,那么,持身严谨就很重要。怎么说呢?正因我们爱人生,所以爱自己,“守身”正是爱自己的表现。我们珍惜自己的一言一行,恐怕有所缺失。古人的“守身如玉”,无疑是对生养自己的父母与孕育自己的天地,一种最诚心的回报。因此,凡是可能损害自己言行的邪术行为,一概不为,他们的操守永远光明坦荡,就以现代的眼光来看,依然温良可亲,学习他们并不代表食古不化。想一想现代人,持身严谨的有多少?别说那些作奸犯科之辈,我们有时不也会为不该得到的利益而动心吗?“严谨”二字,可是不容易做到的,不过,也更见古人守身的“专心一志”了。

人的渴望是无穷无尽的,许多事情想也没用,徒增烦恼。禅宗有句偈语是这样的:“左一布袋,右一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许多事情对于我们而言,也就像布袋一般,只是负担。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扛着七情六欲、儿女情长的“布袋”,永远也放不下,这样非把自己累死不可。结果,这一辈子,双手都用来扛布袋,而不能空出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心灵也永远静不下来,想一些真正属于自己生命深刻的问题。

处世认忠厚,传家得勤俭

【原文】处世以忠厚人为法,传家得勤俭意便佳。

【注释】处世:为人处世。

【译义】在社会上为人处世,应当以忠实敦厚的人为效法对象,传与后代的只要能得到勤劳和俭朴之意便是最好的了。

【评析】忠厚二字可以分开来说,在社会上做事最重要的便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也就是尽己之心于工作,这是就“忠”而言。而“厚”是待人宽厚。既不欺人,又能宽待他人,这是在人际上所能达到的最完善地步。“忠”可以于人于事不失,“厚”可以于人于事有利,因此处世只要以忠厚作为标准即可。

至于要家道历久不衰,既不在留多少财产,也不在留传**物。真正的传家之宝,惟有“勤俭”二字。留任何东西给子孙都可能花费殆尽,只有学得勤俭的美德,子孙才可永世不致困窘。勤能生俭,俭不浪费。凭此二字,即使白手都可起家,用以传家,足使子孙生生世世吃穿不尽,较之万贯家财,实在更为可靠而有效。

安分守成,不入下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