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中文网

81中文网>菜根谭围炉夜话小窗幽记先看哪个 > 第16章(第1页)

第16章(第1页)

人世沧桑,在人在天

【原文】伍子胥报父兄之仇,而郢都灭,申包胥救君上之难,而楚国存,可知人心足恃也;秦始皇灭东周之岁,而刘季生,梁武帝灭南齐之年,而侯景降,可知天道好还也。

【注释】伍子胥:春秋楚国人,父兄为楚平王所杀,子胥投吴,佐吴王夫差伐楚,五战而破楚都郢,掘平王墓,鞭尸复仇。申包胥:春秋楚大夫,与伍子胥原为好友,伍子胥奔吴,告申包胥:“我必覆楚。”申包胥答之:“我必存之。”及吴师伐楚,包胥入秦乞援,依庭墙哭七日,秦乃出兵援楚,楚乃得以保全。刘季:即汉高祖刘邦,汉的开国之君。侯景:南北朝时人,降梁武帝后又举兵反叛,围梁都建康,陷台城,使粱武帝被逼饿死。

【译义】春秋时的伍子胥,为了报父兄之仇,誓言灭楚,终于破了楚的首都郢,鞭仇人之尸。而当时的申包胥则发誓保全楚国,终于获得秦军救援,使楚国不致灭亡。由此可见,人只要决心去做,一定能办得到。秦始皇灭东周那一年,灭秦立汉的刘邦也出生了;梁武帝灭亡南齐的那一年,归降梁武帝的侯景,后来也反叛粱朝。可见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评析】伍子胥复仇,申包胥救楚,在一般人眼中看来都是极难的事,几乎不可能。他们当初只是一心想去做,后来真的成功了。可见人心的力量非常可观,能使近乎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所以,天下之事在乎人为,就看是否有心,而不在事情的难易。

秦始;皇灭东周时,汉高祖刘邦同时出生;梁武帝灭南齐时,侯景前来归降。这都说明了天下事明来暗往,占人一分,终要还人一分。纵然能一时骄横天下,天道终会教你异日倾败。所以,得饶人处且饶人,今日你不饶人,他日别人也不会饶你啊!

积善祛殃,积财遗祸

【原文】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可知积善以遗子孙,其谋甚远也。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可知积财以遗子孙,其害无穷也。

【注释】余庆:遗及子孙的德泽。余殃:遗及子孙的祸者。益:增加。

【译义】凡是做很多好事的人家,必然遗留给子孙许多的德泽,而多行不善的人家,遗留给子孙的只是祸害。由此可知多做好事,为子孙留些后福,这才是为子孙着想,是最长远的打算。贤能却有许多金钱,这些金钱容易使他不求上进而耽于享乐;愚笨却有许多金钱,这些金钱只有让他增加更多的过失罢了。由此可知将金钱留给子孙,不论子刊、贤或不贤,都是有害而无益的。

【评析】若是不从因果报应来论子孙的祸福,而从社会的立场来看,凡是多做善事的人家,必为许多人所感激,子孙即使遭受困难,人们也会乐意帮助他。反之,多行恶事的人家,怨恨他的人必然很多,子孙将来遭人迫害的可能性甚大,更别谈困难时有人帮助了。其实为福为害,全靠教育方法,积善人家教导子孙以善,子孙必然多正直,发达自可预期。积恶之家教子孙以恶,子孙必多邪曲,其倾败自然也可以预知。

贤能的人而有许多金钱,容易受物质的迷惑,以致耽于逸乐,意气消沉。反之,愚昧的人有了金钱,更容易去从事非法的勾当,甚至危害大众;倒不如钱少一些,才没有“力量”违犯什么大的过失。由此可知,遗留财富给子孙,无论子孙贤与不贤,都是有害而无益,倒不如留“德”给子孙,设想更为周到。

教子严成德,勿认财累己

【原文】每见待子弟严厉者,易至成德;姑息者,多有败行,则父兄之教育所系也。又见有子弟聪颖者,勿入下流;庸愚者,转为上达,则父兄之培植所关也。人品之不高,总为一利字看不破;学业之不进,总为一懒字丢不开。德足以感人,而以有德当大权,其感尤速;财足以累己,而以有财务乱世,其累尤深。

【注释】成德:成为有德业的人。姑息:过于宽容。系:关系。下流:品性低下。上达:成为品性高尚的人。

【译义】常见对待子孙十分严格的,子孙比较容易成为有才德的人;对子孙太过宽容的,子孙的德行大多败坏,这完全是因为父兄教育的关系。又见到有些后辈原为十分聪明,却突然做出品性低下的事;有些原本平庸愚笨,倒成为品德很好的人,这就在于父兄的栽培教养了。一个人品格之所以不清高,总是因为无法将一个“利”字看破;而学问之所以不长进,就是因为偷懒不精勤的缘故。能以道德感化他人的人,若身在高位而有威权,那么,要感化众人趋于正道就很快了。财富多到足以拖累自己的人,若处于不太平的时代,钱财的拖累就更严重了。

【评析】教育是要教导孩子好的行为。在孩童成长的时候,还不能分辨善恶是非,如果太过宽容,会导致他在善恶的分辨上不够清楚。原谅孩子的小过错而不求全责备,那么他会认为无所谓,下次又犯同样的错误,最后将成为败坏德行的主因。反之,若从小严格督导,小过必惩,小善必扬,长大便成为善恶分明、嫉恶扬善的有德之人,这要看父兄的教育态度。聪明者忽入下流,愚钝者转

为上达;正如种树,幼株虽美,不细心加以栽培,最后树木也会长得芜杂不堪。反之,幼株虽劣,若能晨昏灌溉,小心扶持,也能长成枝干皆美的良材。因此资质禀赋并非绝对重要,后天的教养对一个人尤其重要。

“人到无求品自高”,心中放不下一个“利”字,等有利可图之时,难保不会受诱惑而失了人品。求学是很辛苦的,若不能勤奋,再聪明的人也难以成功,因为他不肯学。有德者若能居于权威的位置,影响的范围大,可以施行很多措施奖掖后进,自然就很容易感化人了。钱财在平时处理起来就很累人,既想得之,又要保之,若是在乱世,没有法律的保障,恐怕恶人都想谋夺了。不仅累人,还要招祸呢!

明辨是非方能决断,不忘廉耻身自高洁

【原文】心能辨是非,处事方能决断;人不忘廉耻,立身自不卑污。

【注释】决断:决定怎么办。卑污:卑鄙污秽。

【译义】心中能辨别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就能毫不犹豫地决定该怎么办。人能不忘记廉耻心,在社会上为人处世,自然就不会做出任何卑鄙污秽的事。

【评析】什么事是对的?什么事是错的?如何做才正确?何种做法该避免?这些都是我们遇到事情时首先要考虑的,而这些都决定于我们的心。所谓“是非”,并不光是指事情的对错,同时也代表着善恶。有些事对错并非十分明显,这时更要仔细判别,以免做下错事。如果,我们的心对事情的是非判别得很清楚,那么,就不会囚外在环境的影响而改变我们的行为,同时也会毫不犹豫地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廉”是不取不该取之物,“耻”是对不当的行为有惭愧改过的心。能做到正确对待“廉耻”二字,持身自然高洁,人格自然就不卑鄙了。

读书无论资性高低,立身不嫌家世贫贱

【原文】读书无论资性高低,但能勤学好问,凡事思一个所以然,自有义理贯通之日;立身不嫌家世贫贱,但能忠厚老成,所行无一毫苟且处,便为乡党仰望之人。

【注释】资性:资质秉性。苟且;不守礼法、道义之处;随便的行为。乡党:乡里,同乡之人。

【译义】读书不论天赋的资质高或是低,只要能够用功,不断地学习,遇有疑难之处肯向人请教,任何事都把它想透彻,为什么会如此,终有一天能够通晓书中的道理,无所滞碍。在社会上立身处世,不怕自己出身贫穷低微的家庭,只要为人忠实敦厚,做事稳重踏实,所行所为没有一丝随便或违背道义之处,便足以为乡上的父老所看重,而成为众人的榜样。

【评析】不论天赋的资质如何,若依照学习的理论来说,人的脑筋要不断加以刺激运用,便会逐渐变得聪明起来。不断学习便是一种不断的刺激。此外,“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遇到疑难处,更要不耻下问,否则,将成为全盘了解问题的障碍。同时,也要多多思考,试着自己解决问题。长此以往,自然有一天能把所读过的书融会贯通而运用自如了。所谓“英雄不怕出身低”,在社会上做人,最重要的是信实稳重,不做不该做的事。正直做人,乐心公益,自然为邻里所器重,哪怕出身低呢?

乡愿尽盗德,鄙夫不知德

【原文】孔子何以恶乡愿?只为他似忠似廉,无非假面孔;孔子何以弃鄙夫?只因他患得患失,尽是俗心肠。

【注释】乡愿:在一乡里,故意做出忠厚老实的样子,以讨人喜欢的人。鄙夫:人格卑陋的人。

【译义】孔夫子为什么厌恶“乡愿”呢?因为他只是表面上看来忠厚廉洁,其实内心里并不如此,可见得这种人虚伪矫饰,以假面孔示人。孔夫子为什么厌弃“鄙夫”呢?因为他凡事不知从大体着想,只知为自己个人的利益斤斤计较,得失心太重,是个不知人生精神内涵的俗物。

【评析】孔子在《论语·阳货》篇说了一句“乡愿,德之贼也。”什么原因呢?因为,“乡愿”就是我们今日说的“伪君子”。“乡愿”之可厌,一在其虚伪不实,二在其可能带给无知的年轻人错误的学习方向,使年轻人失了正道,所以说他是“德之贼”。这种人欺世盗名;岂不可恨?所谓“鄙夫”,乃是指不明礼义,不知生命精神价值重于个人利益的人;因此在任何场合,只顾自己的利益,甚至破坏了社会上对礼义的尊崇,使众人也和他一般只求个人的得失。使大众重利轻义的,便是这些鄙夫啊!岂不可厌?“乡愿”与“鄙夫”一为盗德之名,一为不知德之义,都为孔子所摒弃。

明辨愚和假,识破奸恶人

【原文】忠有愚忠,孝有愚孝,可知忠孝二字,不是伶俐人做得来;仁有假仁,义有假义,可知仁义两途,不无奸恶人藏其内。

【注释】愚忠:忠心到旁人看来是傻子的地步。愚孝:旁人看来十分愚昧的孝行。伶俐:灵活、聪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