孱卒。苏浙贼酋方以此时大举以援金陵,围攻雨花台四十六
昼夜,更番不歇。南岸则宁国旌德同时吃紧;北岸则颍宿蒙
亳,捻匪出巢;正阳寿州,苗逆复叛;发贼又由浦江上窜,滁
和巢含,亦复发岌可危。数年以来,辛苦战争之土地,由尺
寸而扩至数百里者,深恐一旦溃裂,尽弃前功。援渐救苏保
江三者,又须兼顾。时危事亟,军情反覆,异议环生:有谓
金陵进兵太早,必致师老饷竭者;有谓宜撤金陵之围,以退
各路援贼者。
曾国藩于群言淆乱之时,有三军不夺之志,枕戈臣薪,坚
忍卓绝,卒能以寡御众,出死入生。适事机大定之后,语寮
友曰:“昔人有言:‘爱能伤人’吾此数月,心胆俱碎矣!幸
赖国家鸿福,得以不死。”然则今日之一病不起,尽其精力为
已瘁矣。
曾国藩战胜之绩,指不胜屈。惟此数年坎坷艰辛,当成
败绝绩之交,持孤注以争命;当危疑震撼之际,每百折而不
回;盖其所志所学不以死生常变易也。
古之名臣,谋国效忠,惟以人事君为急。曾国藩昔官京
朝,即已留心人物;出事戎轩,尤勤访察。虽一艺一材,罔
不甄录;而又多方造就,以成其材。
其历年通达,与平日忠义相切劘者,如江忠源罗泽南李
续宾刘鸿胜死于战阵,塔齐布李续宾萧捷三江忠义死于勤劳,
皆已载诸史传。
其幕府宾僚,偏裨卒伍,由书生而洊历疆圻,由末职而洊
膺重镇,无愧戡乱之选,亦铮铮在人耳目,无待臣言。
其苦心孤诣,使兵事历久而不败,人材愈用而不穷
者,则
在以湘勇之规矩推行于淮化泗刚劲之风,为国家干城之用。
臣远稽史籍,唐之李郭,亦仅收复两京;宋之韩范,亦
仅经略西夏一隅耳。我朝武功之盛,超轶前代,屡次戡定大
难。然如嘉庆川楚之役,蹂躏不过四省}康熙三藩之役,蹂
躏尚止十二省。今发捻**诸匪,蹂躏竟及十七省,用兵已
满二十年。若专恃湘楚一军,与之角逐,而无淮军继起于其
间,亦岂能南北分兵,次第削平祸乱?是其公忠伟略,推贤
让功,和衷共济,尤足多者。
臣昔在军中,每闻谈及安庆收复之事,辄推功于胡林翼
之筹谋,多隆阿之苦战,其后金陵克复,则又推功诸将,而
无一语及其弟国荃。谈及僧亲王剿捻之时,习劳耐苦,辄自
谓十分不及一二;谈及李鸿章左宗棠一时辈流,非言自问不
及,则日谋略不如,往往形之奏牍见之函札,非臣一人之私
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