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中文网

81中文网>华夏纪实 > 第二十集 玄武之变(第2页)

第二十集 玄武之变(第2页)

宫卫答说:在宫内海池船中。

李世民不敢入见,命尉迟恭以保卫天子为名,带兵入宫。尉迟恭披甲持矛,径入宫中,直至高祖所在座船。

高祖大惊问道:作乱者谁?爱卿因何到此?

尉迟恭答道:太子与齐王作乱,秦王起兵诛之。因恐惊动陛下,故派臣入内警卫。

高祖闻言流泪,对裴寂等近臣说道:不料今竟出现此事!卿等以为如何?

裴寂未答,萧瑀及陈叔达奏道:建成与元吉本未参与举兵反隋大谋,又无甚战功,却嫉秦王功高,共同策划奸谋。今秦王讨诛,天下归心。陛下不如便立秦王为太子,并将国事委之,则天下太平。

高祖叹道:卿言甚善,此固我素来心愿。

于是便书敕令,交付尉迟敬德,命各军皆受秦王处置。天策府司马宇文士及自尉迟恭手中接过天子敕令,自东面登阁门以出,向玄武门众军宣布敕令,由是宫内安定。

高祖又遣黄门侍郎裴寂前往东宫,劝谕原李建成麾下将士,众军亦都弃职而散。

于是高祖命召秦王以入,抚慰道:朕近日昏愦,几生曾母投杼之惑,我儿休怪。

李世民跪倒在地,伏在高祖胸前,号啕大哭良久,不能止息。

画外音:玄武门之变中,东宫太子及齐王诸子大损。太子李建成诸子安陆王李承道、河东王李承德、武安王李承训、汝南王李承明、钜鹿王李承义;齐王李元吉诸子梁郡王李承业、渔阳王李承鸾、普安王李承奖、江夏王李承裕、义阳王李承度等,都被残忍杀害,并在宗室名册上除名。传说自此之后,李世民恐惧兄弟及其诸子鬼魂前来索命,即派尉迟恭与秦叔宝担任门前守卫。其后更命绘制两人画像挂在门口,成为后世门神由来。

当天下午申时,高祖颁下诏书,宣布大赦天下,叛逆罪名只加给李建成与李元吉二人,对其余部党羽,一概不加追究。朝中各项事务,任凭秦王处置。

次日,冯立与谢叔方自动入宫,叩阙负罪。薛万彻躲藏起来,李世民命其兄薛万钧寻而招之,薛万彻终出,自来投首。

李世民叹道:诸公都能忠于所奉之主,乃义士也。皆都赦免,官复原职。

唐高祖乃立秦王李世民为皇太子,并颁诏书:即日起,军国各项事务无论大小,全部委托太子处理决定,然后报朕可也。任命宇文士及为太子詹事,长孙无忌与杜如晦为左庶子,高士廉与房玄龄为右庶子,尉迟恭为左卫率,程知节为右卫率,秦叔宝为左武卫大将军,虞世南为中舍人,褚亮为舍人,姚思廉为太子洗马。

镜头转换,按下京城,复说北边。

玄武门兵变之前,高祖李渊诏命胞弟庐江王李瑗担任幽州都督,接替罗艺职务,以右领军将军王君廓为副佐之,拥重兵十万于北边,以拒突厥。

太子李建成图谋铲除秦王,曾暗中与叔父李瑗交结,书信来往密切。建成死后,唐高祖颁诏派遣通事舍人崔敦礼为使,前往幽州,征召李瑗入京。

李瑗闻讯心中恐慌,担心事有不测,便与王君廓商议。

王君廓佯作全为庐江王着想,因劝李瑗:京师事变未知结果,大王乃是国家宗亲,受命守边,拥兵十万,怎能接受使者单身传召?况赵郡王李孝恭前已交付狱吏,今太子与齐王皆遭祸难,大王自忖能自我保全乎?

李瑗闻言愈慌,流涕道:我将性命交托将军,起事可也。

于是当即劫持囚禁崔敦礼,调集兵力,传召燕州刺史王诜赶赴蓟州,计议起事。

兵曹参军王利涉闻而大惊,入见李瑗谏道:大王今无诏而擅自发兵,是造反也!若诸州刺史召之不来,大王将如何自求保全?

李瑗问道:那该如何是好?

王利涉答:山东豪杰曾受窦建德所用,如今沦为编户平民,惟恐天下不乱,如大旱之盼时雨。大王如能复其旧职,随其所在招募兵马,则河北之地可唾手而得。后遣王诜联络突厥,经太原南下蒲、绛,大王整顿车驾西入关中,不出旬月,天下可定。

李瑗采纳其议,将兵马全都交付王君廓指挥。

王利涉劝道:王君廓盗贼出身,为人反复无常,大王绝不可将兵权付之。若依臣愚见,且应及早除之,命王诜代其将兵,方保无患。

李瑗闻言,迟疑不决。

王君廓得知庐江王欲调王诜前来,大觉不妙,遂亲引部兵前往燕州,来见王诜,声称有要事商议。王诜当时正在洗头,闻说王君廓来至,遂手握湿发,出府迎接。

刚至门首,未及寒暄,王君廓早拔出肋下宝剑,只一剑便将王铣斩杀,就而割下首级,急驰出城。在半路之上,因问部下:李瑗与王诜共同谋反,囚禁天使,擅自调兵。今王诜已经伏诛,李瑗一人已是无能为力。公等愿从李瑗举族受戮耶?或欲从我获取富贵耶?

众人皆道:愿随将军讨贼。

王君廓便率部众驰越西门,进入城内,先将崔敦礼放出,然后来攻庐江王府。

李瑗闻说王君廓生变,忙率数百亲信披甲而出。王君廓使崔敦礼以唐高祖名义,对李瑗部下说道:庐江王李瑗叛逆朝廷,你等皆是大唐将士,何必随其赴汤蹈火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