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却并不宁静。
因为始皇帝已经通知过三公九卿封王之事,故而这种消息很快就在朝堂上下流传开来。
因此,这几日关于扶苏立储的奏折近乎消失不见,几乎近是对赵泗封王的议论。
奏折内容大概可以归类为两种。
一种是坚决反对国中之国,坚决反对分封之事。
第二种则是单纯反对赵泗封王,而并不反对分封。
周天子分封之时,大概定下了成规。
即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的社会等级体系。
分封诸侯的时候,周天子可没封王。
诸侯分为公侯伯子男,概以爵论。
诸侯最多只可称公,而不可称王,是什么爵位就是什么爵位。
后来历经近千年,中间经历了多次变动,周王室大权旁落,于是诸侯纷纷自称公也,什么伯爵子爵都可以称公了。
大家都称公以后,以前的公侯伯子男不足以再区分高下,因此楚怀王开启称王先河,以彰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尔后各国君主纷纷效仿……
嗯,值得一提的是,秦国第一个称王的君主是嬴驷,和赵泗同名。
所以,称王本就是一种儹越,周天子定分封的时候可不认这玩意。
另外还有一部分奏折则是在询问始皇帝的态度,既然始皇帝效仿分封之制,那被分封的赵国是不是也应该履行诸侯国对宗主国的义务?
如此种种不应凡举……
很显然,通知三公九卿只是个开始。
三公九卿位高权重,因为种种原因并未反对始皇帝,但不代表满朝文武就没人反对。
天下最不缺少的就是位卑言轻但是却敢于仗义执言之人。
这种事情哪怕是三公九卿都不能约束。
而且,三公九卿不反对赵泗封王,也不代表他们就得费心费力推动赵泗封王。
譬如冯去疾李斯乃至于王翦等人,其实也只是作壁上观,并未为赵泗封王摇旗呐喊。
这种大事,需要的是君王摆明态度。
对赵泗封王这件事,议论颇多,赞成者自然也有,反对者也不少,折中者也不在少数。
始皇帝签发诏书以后,决议于三日之后召开朝会,通知百官议事,给朝堂一个交代,将此事形成定论,以免再有反复和模糊之处。
波折肯定没有……
还是那句话,始皇帝一心一意想干的事情没人拦得住。
大秦是以法家为根基,而法家,本就为君主一人服务,更不用说始皇帝也算半个开国君主了……
赵泗的心思并不在此,封王之事从始皇帝说出口就没有折中的余地,他心里想的是家里的事情。
“何故失神?”始皇帝看着不断摩挲手掌的赵泗开口问道。
“家中姬妾近段日子越发嗜睡,时感困倦,常常忧伤哭泣……孩儿想着,请夏医师回家诊断一二。”赵泗挠了挠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