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墨拿起白柿,啃了起来。
这种水果又名香肉果,在纳瓦语中称为“睡桃”,由于外形和颜色与苹果很像,因此又有“墨西哥苹果”的外号。
白柿香甜可口,比起苹果还多出一股奶味,因而穿越过来之后,蒙墨要求谷地城邦日常上贡适量的白柿,以一饱大话事人的口福。
吃完白柿,喝了口辣可可,蒙墨觉得自己果然还是应该对可可饮品也做点改造——比如给可可加上蜂蜜而不是辣椒,这样他便能喝到甜味的可可了。
擦了擦手,蒙墨便拿起笔,将他记忆中的字母逐一写下:
a,e,o,i。
这是纳瓦语使用的四个元音字母。
c,ch,cu,h,hu,l,m,n,p,qu,s,t,tl,ts,x,y。
这是纳瓦语使用的“辅音字母”,一共16组。
实际上蒙墨觉得自己简直作弊——在穿越以前,因为对阿兹特克文明太感兴趣,他是了解过一点阿兹特克人的语言的。
在原来的世界线中,西班牙人征服阿兹特克之后,就有传教士萨阿贡(Sahagun)在充分学习和掌握了纳瓦语后,给纳瓦语设计了一套字母。
由于西班牙语本身有一些发音奇特的字母,因此萨阿贡设计的这套字母及后来固定下来的古典纳瓦语正字法,有好些地方并不与常人的思维一致。
比如说当时的西班牙语的字母s发的是齿音,与真正的齿龈音s音不同,所以纳瓦语正字法中便用字母z来表达s的发音,而塞擦音ts(就像汉语拼音的z“砸”和c“擦”那样)则用tz来表示。
所以如果完全按纳瓦语发音来翻译的话,“阿兹特克”本该是“阿斯特卡”的——当然既然阿兹特克这个名字已被广泛运用,人们便按照“约定俗成”原则继续沿用下去了。
再比如当时西班牙语的字母x发的是龈后擦音,也即是英语的sh(与汉语拼音sh“沙”有点相似但并不相同),所以纳瓦语正字法就用了x而不是sh。
考虑到日后与西班牙人的交流必会越来越频繁,因此蒙墨还是决定大体按照穿越前了解过的纳瓦语正字法。
这样一来,掌握了这套“纳瓦拼音”的阿兹特克人可以轻易学会西班牙人的语言文字,对阿兹特克有善意的西班牙人也可以轻易学会纳瓦语。
双赢!
因此原来的世界线中古典纳瓦语正字法那些奇特的地方,蒙墨都做了保留——
比如字母c有两个发音,一个是k,另一个则是软音s,用于后接字母e、i时,正如英语的c那样。
而要表达ke和ki,西班牙人的做法是用字母组合qu,也即是que和qui,这倒是和英语不同。
至于如何表达kwe和kwi,西班牙人竟然还有办法,那就是使用字母组合cu,也即是cue和cui,除此之外还有个cua。
“西班牙人的脑袋真是不得了。”蒙墨笑道。
接下来,还有值得注意的地方便是西班牙语和纳瓦语的ch表达的是英语ch的发音(与汉语拼音ch“查”或zh“扎”有点相似但不相同)。
字母h并不直接发音,而是表达一种促音,就是使发音戛然而止的感觉,比如ah就是发“啊”的时候突然停顿下来。
故国南方的人民如果母语中有入声的话,大概就能很快理解。
更奇特的字母组合,当属hu,其实它表达的发音不过是普普通通的w,但由于西班牙语里没有使用w这个字母,正好西班牙语的字母h并不发音,因而使用字母组合hu来表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