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大师要开个人独奏巡回音乐会的消息不胫而走,甚至何兵在很久之前就再给他预热。
但似乎收效甚微。
同为维也纳金色大厅中举办过个人音乐会的演奏家,李大师似乎从来不用卖不出去门票发愁,因为上次最接地气的报道,很多人几乎是朝圣一般的去听他的演奏会。
虽然这里面很多人其实就是附庸风雅,他们甚至分不清巴赫跟贝多芬,甚至连‘致爱丽丝’都不知道怎么弹的……
但他们还是乐此不疲的去抢已经被抬上天价的李大师的演奏会的门票,哪怕是抢不到票也得在门外合影一张发个朋友圈。
证明这场音乐人的狂潮,他们参与其中。
甚至跟那位邀请过工人朋友免费听音乐会的李大师,近距离接触,进而抬高他们自已离高雅和上流的距离。
世上大多数人都是这样,似乎和伟人的距离就是他们和上流的距离,但却完全没注意到即便是那次媒体的采访……
很多也只是断章取义。
对于那些在镜头前挤出笑容的环卫工,非得让领导按着他们的脑袋,请他们在本该休息的时间去看一场演奏会……
还不如给他们放几个小时的假让他们陪一陪家人。
亦或者多发几瓶水来的有用一些。
听钢琴曲又听不懂,还不能提前离席……
如鲠在喉如芒在背!
甚至他们都是实在人,没法跟那些附庸风雅的人一样,装出来自已陶醉的样子,他们在音乐厅的每一分钟甚至都是在被困在椅子上面的煎熬!
绝世煎熬!
而媒体可太喜欢这种新闻了,用完这些‘工具人’,直接发挥新闻学的特长,将作秀说成是接地气……
将李大师直接捧上神坛。
有人累的在现场打瞌睡,他们说人家是陶醉在音乐的海洋。
有人面无表情,他们说这些人被李大师的精湛技艺震撼。
然后完全一面倒的告诉所有人,看吧,李大师送高雅音乐下乡,李大师与民同乐,李大师才是真正接地气的音乐人。
甚至在这个过程之中,地气本身都没法决断自已到底要不要被人接,而媒体更不会去报道那些不利于新闻学的新闻,毕竟从头到尾谁都没觉得……
牺牲清洁工的时间去让他们欣赏一场高雅音乐,是一件非常离谱的事情。
作为地位最低的工具人,有人想作秀了第一个想到的都会是他们。
给环卫工送免费餐食,拍照完毕就收回去,拿热度去营销自已的饭店。
送环卫工新衣服,然后不着痕迹的将自已店铺的地址给泄露出去……
环卫工就像大水缸,这个群体谁想喝水都能伸手舀上一瓢!
而偏偏很多人就吃这种软营销,毕竟他们也需要一些自我感动的故事去麻痹自已,告诉自已这个世界还是非常关心底层……
然后继续作自已的牛马。
从始至终,没有人在乎一个工具人群体的失声。
所以早就看透了这一切的经纪人何兵,这一次想要给郎大师打造的,就是打破这个规律,真正接地气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