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绥和夏言两个人把画舫里备好的碗筷都摆好,锅里还焖着桂花糖芋艿,香气从缝隙里透出来一缕,似雾一般钻到人心里。
顾绥随手从墙上拿下来一柄琵琶,伸手一拨,细白的指尖下流淌出叮咚乐声。
“小夏,会唱江南小调吗?”顾绥抬头,问他。
夏言摇摇头,“没有接触过,不过……我可以试试。”
“好。”顾绥把琵琶抱在怀里,站起身往船头走,“来,我教你。”
“啊?”夏言一怔,想起顾绥不是演员么,难道也会唱歌么。这组里面季满川和他都是主职歌手,只有顾绥一个演员。
船头有一列椅子,椅子周围还有木桌,木桌上摆着新鲜的还带着露水的花枝,鲜艳夺目。顾绥看着船下碧阴阴的河水,举目是垂柳依依,万里无云,早秋的凉气像是从水面上升腾而起,让人从骨子里感到愉悦和爽快。
顾绥余光瞥到夏言的身影,低头,怀抱琵琶,信手而弹。
青年的声音柔和舒缓,如山间泉水,让人听起来便觉心神宁静。
夏言惊诧地听着青年口中轻声唱起的小调,慢慢地发现他好像不是用普通话唱的,而是某种吴侬软语。那种语调带着江南水乡独有的柔情,像是街头巷尾卖的糍粑,甜而不腻,只是听那调子心就先软了半边——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以往的是诗词都是唱出来的,这首南朝时的《西洲曲》也不例外。
顾绥以前在江南的时候,常常见那些在船头摘莲子去卖的姑娘们唱着这首词,年轻的面庞如带露的荷花,口中的调子千回百转,情愫炽热却隐秘。
顾绥觉得像这样的调子,还是用吴侬软语唱出来最好,普通话则少了一种韵味。
不同于上次十面埋伏的杀气四伏,这次的琵琶声柔婉清丽,如弱质女子穿着锦绣长衣款款行来,步过长长的青石板,撑起一把竹骨伞,抬眼幽幽地望来,目光温柔而深情。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