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一轮的赢家。
晋王毋庸置疑地遭受到了最大程度的限制,或多或少几位亲王都偷偷摸摸给她使绊子。
汉王苏瑜舟在苦寻无果后,并不认为京城内,她能有入主东宫的机会。
有了经验后,全部都学聪明了,汉王直接申请外放就藩,打算前往自己最熟悉的乐安州,进行管辖和运营,掌握一州之力,亦有自保之能。
汉王和晋王全都想清楚了兵权的重要性,都开始想办法去抓这个点了。
秦王就没那么容易抽身离开京城。
长孙家需要一个扶持正统的名义,正英帝肯定是要有继承人的,他们长孙家心目中最佳的继承人自然是有一半长孙家血脉的秦王。
秦王不成,还有宁王。
两王之中,有一个外放出去就藩,另外一个就必须留在京城。
被强制留在京城的秦王,几乎没有什么机会触碰到兵权,这里的兵权全都被他父皇正英帝紧紧抓着。
她要是有动了天京府兵权的心思,那就跟谋反没有什么区别。
【正英十年十一月,桃花源内。】
【你的弟子宣氏在你授业三年后,你亲授其名为平。】
【宣平,于夜中月下,心有感悟,叹天下时局动荡,决意出师以治天下,在临行前自知有愧于恩师,在天寒地冻的桃花源中凿冰求鲤。】
【离去时,他放下手中之鱼,向你的草庐重重磕了三个响头。】
【你的弟子宣平出世——】
【你在庐中静静看着这一切。】
【出仕后的宣平,常言:‘桃花居士陆成安吾师也’,对你的才华赞不绝口。】
陆成安点了点,他在桃花源内一共是收了三个亲传弟子,其余听他坐而论道讲学的,只能算是记名弟子。
在这个年代,亲传弟子相当于父与子的关系。
一身所学和为人处世的风格都会在这些弟子的身上有所展现,陆成安推断自己之前的特殊机遇,应该就是收下来的这三位亲传弟子。
但是没有任何提示,所以陆成安也不知道自己的推断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只能暂时是这样判断的。
因为陆成安收下的这三位亲传弟子,他们都是暂时蒙尘的金色名臣,之所以说是暂时蒙尘,是因为他们的潜能到了金色名臣的级别,但目前的属性却还没达标。
三位亲传弟子现在都是紫色品质的一府之才。
率先出山的就是这一位宣平,就连名字都是自己取的弟子,他的治国理念,是以民为本,性格刚正不阿,若是在开国初期,肯定是贤臣。
但是倘若到了王朝的中末端,更大的概率是不受重用被流放之类的,而且陆成安也不看好宣平的仕途。
他出门介绍自己,其实说什么都可以,结果出门非要说自己是桃花居士陆成安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