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维瞥了一眼师父,心中第一个反应就是天师度,就是不知道,天师度算是法身,还是报身。
对于这方面,他没有多想,毕竟他对佛的三身也所知不多。
他想的是,如果释迦摩尼的主观,变成了与客观……也就是与世界平等的佛国。
那祖天师这边对等的便是法脉了。
法脉在神话中有很多称呼,但归根结底是和佛国一样的东西。
接着,他又想到了师父最初用天师府来举例。
天师府是客观存在的东西。
天师府也很大,但和整个世界相比,天师府很小。
用它来比作客观,无疑是不合适的。
但如果法脉是祖天师的打磨到极致后的主观留下的产物……
那对他们这些授箓皈依的道士而言,这个主观产物其实就是客观的世界。
所以,师父最初的举例,其实是没错的,只是有些东西,他无法明说。
旋即,他又想起了当初法职考核时,神游雷部,所见的那些威风凛凛的三十六雷将,以及传了自己一手奇技的真武大帝。
当时,他问过师父此事。
师父没明说,却给他讲了一堆张三丰的往事,以及张三丰和真武大帝的渊源。
虽没有明说,但话里话外都把真武大帝往张三丰身上指引。
现在一想,真武大帝莫不就是张三丰留下的那打磨过的主观
这个猜想,他没去问师父,当初师父不明说,自然有不明确的道理,现在问了多半也白问。
他心里感叹,越是接近某物,越有一种雾里看花的不真实感。
他知道为何会这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身在天师府,去看天师府,难免有些偏颇。
师父说的底层规则都一样,或许可以用其他流派去映照天师府的一切,那样,或许能得到答案……张之维心里暗道。
他首先想到的是全真教一脉,虽同为道家,都需要皈依三宝,但正一和全真,总归是有些不同的。
正一入教要授箓。
全真入教要受戒。
其实,相对于正一,全真更多的是一种在道家基础上,融合三教教义所诞生出来的产物。
它很复杂,或许不是一个很好的映照对象。
紧接着,张之维想到了火德宗。
虽然这是一个玩火的门派,门里的人大多都是脾气火爆的莽夫,半点不像三一门那般仙气飘飘,但他们是正统的玄门,这是毋庸置疑的事。
他们供奉有一团圣火,皈命圣火之后,就会拥有火遁的能力。
“皈命”二字张之维并不陌生,天师府早晚课上,每个宝诰前面都有一句“志心皈命礼”,是“尽此身命皈依”的意思。
对比道教的授箓和受戒,火德宗确实简单直接,难道他们那通天的祖师爷,那被打磨的与客观世界地位相同的主观,是一团火焰
“这么说来,最终的结果,不一定是人,也可以是物。”
是物,张之维就想起了纳森神树。
他一直觉得这棵树是邪恶的,准确来说,是让他不喜的,但不能否认,这棵树,可以通天。
或者说,这颗树是一个通天的产物。
剧情里,纳森神树的力量并没有直观的展示过。
只展示了纳森王和纳森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