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面的七宝山山脉,隐约之间、宛若是落在地平线上的一团乌云。夕阳西下,已落到了山影上方。
烟雾沉沉的战场上,一阵阵喧哗从各个方向传来。战斗尚在继续,但已打成了残局!
大战地时间持续并不算长,两军摆开大阵的时候、差不多已到中午,真正战斗的时间也就半天。
此时吴军地战线尚能维持;但秦亮骑马在各处战场上观察,已很明显地发现,吴军地消耗更快,持续退出战斗的人数更多!
各个大将对于战阵形势的见解角度不同,但秦亮便是这么理解的。吴军的战兵人数没有多少优势,但兵力消耗得更快,那么战斗继续下去,敌军就会到达一个灵界点,在纯物理的层面、将无法维持战线!
诸部在作战战术、进退方面,秦亮几乎没有干涉。具体战术在平日训练时,他与中军将领们就曾反复商量、演练过了。而青徐军等外军,编伍与训练都与洛阳中军有了些不同,临阵之时、秦亮更不愿过多干涉。
大多时间里,他都关注着战场形势,只负责全局性的决策。
秦亮发现,战阵上魏军的主要优势,并不是靠火器;甚至是骑兵、因为此地缺乏大范围包抄的空间,作用也被极大地限制了!魏军的优势,大半竟是靠步兵近战获得,魏军步军将士的战力和战斗意志、确实要比吴军强。
而那些火器因为面世时间太短,性能实在不太行。当然也完全没有技术难度。
火药自不必说,只是三种材料混合在一起。若非之前做出来、也是别人所有,秦亮只要找到硫磺、硝石、木炭,一天之内就能搞出来。
他都不需要记住比例,只要进行简单的实验,比照燃烧速度、反应残留物,就能试出、更比一硫二硝三炭完美的混合比例!
并可为了满足发射药、爆诈药的不同性能参数,如燃烧速度,而调配不同比例的火药。(属于非常原始简陋的实验设计。)
至于火器,能铸钟、就能铸铜炮与铜火铳,完全是三国的技术。
秦亮估计,早在商周时期就没有技术障碍了,因为那时候已可以铸造复杂的青铜器。有些东西就是苹果树上、最低矮的那几只苹果,伸手就可以够到,只是没人捅破那层窗户纸罢了。当然也是因为实用性的火药尚未面世,有炮无药、毫无意义。
秦亮当时选择铜,便是因为铜的熔点低,在此时的冶金技术下,可以铸造出结构更均匀的金属件,容易避免砂眼、颗粒物等问题,而且铜的金属延展性更好,基本不会炸膛。
铜火铳的击发装置也很原始,用明火点!在铜管尾部钻个小孔,在拼镶的木杆上挖坑、箍上一个金属凹件放引火药,便是引药锅,拿火一点就燃。凹件上再卡上一块小木片,避免引药在移动时洒落,便是火门盖。
但也正因如此,制造得比较仓促,火器的性能比较差。
那个铜炮、应该叫臼炮,因为炮弹出膛的初速度不够,只能抛射石弹;不然飞不了几步就撞到地面上了,地面的摩擦力远高于空气,射程过近的话,便全无意义。
火铳的性能则完全比不上弩!受铸造本身的工艺方式所限,铜管比较短,爆燃气体产生的加速时间也就短,便有同样的问题、出膛速度不够;相比长度来说、口径又太大,气密性不足,同样会影响出膛速度。
形成的结果便是,射程很近!而且装填明显比弩要慢、繁琐,射速便也很低。所以综合性能,是远不如弩的。
后续要想改良,以秦亮的想法,可能需要设法减少杂质,改用熟铁锻造工艺。
那便比较复杂了,因为秦亮没多少冶金知识,他所用到的、皆止于中学知识而已。当然他中学是个学霸,否则考不上好大学、也没有机会进入大厂做码农。
不过秦亮依旧急匆匆地、将火器应用到了此役!
杀伤力确实不足,甚至比不上冷兵器,但关键是这东西发射时、给人的感官更有冲击力,能影响士气!尤其是对于初次见识的吴军将士。
当初秦亮在金墉城设作坊、瀍水上建城,就是在搞火器,以及训练使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