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殿阁大学士
起源
明初,明太祖大兴冤狱,诛杀功臣,洪武十三年(1380年),杀胡惟庸,罢中书省,废除1600余年来的丞相制度,直接由皇帝亲统六部。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六月,太祖御奉天殿,敕谕文武群臣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事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但由于工作份量实在过于庞大,洪武十五年(1382年)不得不设殿阁大学士,为皇帝顾问,一开始大学士并无实权,类似今日的秘书职。明中叶后逐渐参与机要,实为内阁长官。起草诏令,代皇帝批答奏章,实际掌握宰相之权。
丞相被废除以后,全国的重大政务都由皇帝亲自处理,明太祖平均每天要批阅奏章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忙得不可开交,于是他另设殿阁大学士,侍从左右,以备顾问,后来,殿阁大学士参与决策,逐渐形成内阁制度。
延续
明成祖(1360年—1424年)始开内阁于文渊阁,延揽大学士入内阁,正式有“内阁”之名,仁宗、宣宗、英宗时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入阁,多所扶正,海内清平。
大学士中居首者,号称首辅,其权最大,有票拟之权。明世宗嘉靖以后,内阁权力急速发展,首辅大学士的职权如同以往的丞相,但必须与宦官合作,才能执掌大政,如张居正结合冯保。
发展
清朝初期沿袭明制,设四殿二阁,即保和殿、中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和东阁。但内阁受制于议政王大臣会议,只是转达表章的机构,大学士并不入阁办事。
康熙时,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被大部剥夺,决策多由南书房作出。康熙于大臣中简任若干入值南书房,参与机务。但南书房不是正式机构,也不能行文或指挥其他衙门。
雍正时设“军机处”,有军机大臣三人至六人、军机章京若干人,成为权力中枢,皇帝的诏令多由军机处发出。但有清一代,正式诏书等均以内阁名义拟出,臣下正式奏章也递交内阁。
大学士的名称前要改加殿、阁衔,数目为六人。最初明朝大学士共“四殿”“两阁”。四殿者,中极殿大学士(原为华盖殿)、建极殿大学士(原为谨身殿)、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也。两阁者,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也。清朝则称“中和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
乾隆年间改“中和殿大学士”为“体仁阁大学士”,成为“三殿三阁”,设满汉大学士各二人,又有协办大学士满汉各一人作为替补。因前有议政王大臣会议制约,清内阁实际权力受到限制,后有军机处,成为了当时名义上的百僚之长。
代表人物
保和殿大学士:索额图、张廷玉、傅恒等人
文华殿大学士:张英、尹继善、和珅等人
武英殿大学士:阿桂、福康安等人
主要区别
从高到低:中极殿大学士、建极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
一般官员都是一级一级地升。
这些学士之间权利并没有区别,有所区别的是资历、荣誉。
殿阁大学士,是指朱元璋废除丞相后设置的辅政官员。又称内阁大学士(明清时期)、殿阁大学士等。内阁大学士是皇帝的参政顾问和最高幕僚,负责起草诏令及审议奏章,大学士别称甚多,如相国、宰相、相公、阁老、宰辅、总揆等。
清朝立国初期的大学士分为三院,分别是弘文院大学士、秘书院大学士、国史院大学士。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改三院大学士为四殿二阁大学士,四殿分别是中和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二阁分别是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
二、明朝内阁制度
历史沿革
雏形
明朝最初沿袭元朝制度,设立中书省,置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之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中书省和宰相,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原中书省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同年九月,朱元璋设置四辅官,以儒士王本等为之。从明代起,由皇帝直接掌管六部百司的政务,实际上等于兼任宰相。洪武十五年(1382年),再次撤销,而仿照宋朝制度,设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其中礼部尚书邵质、检讨吴伯宗、翰林学士宋讷、典籍吴沉分别为四处大学士。
之后,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征耆儒鲍恂、余诠、张长年等人担任,以辅导太子,品秩为正五品,其主要权力只是顾问。这就是内阁的雏形。
成立
建文年间,改大学士为学士,悉数罢免大学士,各设学士一人。此后改谨身殿为正心殿,设正心殿学士。明成祖朱棣虽有朱元璋一样独揽大权的雄才伟略,但一次又一次的御驾亲征让他不能真正意义上地总揽政事,于是一个帮助皇帝的“助手”机构——内阁应运而生。明成祖即位后,特派解缙、胡广、杨荣等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称为内阁。内阁制度至此建立。
过去,宰相拥有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明成祖成立内阁以后,把原来宰相拥有的决策权牢牢把持在自己手中,议政权分给内阁,行政权分给六部。地方上分三司,分管司法、军事、行政,直接对六部负责。
在明成祖掌控之下,内阁与六部各司其职,国家最高行政命令从紫禁城发出,通过全国1936处驿站,全长143700公里的驿道,层层下发到国家每一个角落。
然而,“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也就是说内阁此时仍然只是皇帝的私人秘书,不是权力机构。
发展
永乐中期以后,内阁职权渐重,兼管六部尚书,成为皇帝的最高幕僚和决策机构。后明宣宗朱瞻基时期,权力开始上升(三杨辅政),形成了更为完善的政务流程:全国大大小小的奏章,甚至老百姓给皇帝提出的建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司礼监呈报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再由司礼监把意见呈报皇上批准,最后由六科校对下发。1425仁宗朱高炽时,明仁宗因杨士奇、杨荣等为东宫旧臣,升杨士奇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杨荣为太常卿兼谨身殿大学士,之后杨士奇、杨荣等人均兼有尚书职位,虽然身居内阁,其头衔均以尚书为尊。自此,内阁权力加重,逐渐受到重视。[5]明代宗朱祁钰的景泰年间,王文以左都御史进吏部尚书后进入内阁,自此之后,诰敕房、制敕房俱设中书舍人,六部承奉意旨,内阁权力更大。虽有明英宗朱祁镇的正统末年的反复,可到成化年、弘治之际,内阁在已经成为足以对抗皇权的文官政府代表。
正德年间,明武宗朱厚照所行之事被认为多荒谬不经。可也有有杨廷和等阁老撑着,未成大乱。明世宗朱厚璁的嘉靖时,改华盖殿为中极殿,谨身殿为建极殿,将大学士的朝位班次,列在六部尚书之前,地位大大提高。明代之内阁大学士虽无宰相之名,实有宰相之权。到嘉靖二十一年,权臣严嵩任武英殿大学士后,专擅朝政二十余年,内阁的权力已经完全与从前的宰相一样了。
顶峰
经过嘉靖、隆庆的发展,万历早期应该是内阁权力极盛的时期,张居正改革让内阁成为政府运转的中枢,张居正实际上已经接近于现代首相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