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中文网

81中文网>中国历史古代史 > 武周 下(第1页)

武周 下(第1页)

紫微城正门为应天门,原名则天门,神龙元年(705年)避武则天讳改称应天门,又称五凤楼,是朝廷举行登基、改元、大赦、宴会及接见万国来使等外朝大典的重要场所。武则天称帝在应天门城楼上举行,功能类似北京午门。应天门前有双向三出阙,东西两边共计十二阙,是古代城门建制最高等级。“两重观”、“天子三出阙”是古代天子享用的最高礼制。

紫微城正殿为明堂,于垂拱四年(688年)在乾元殿的基础上建成,高88米,号称“万象神宫”。武则天时期,曾在此宴飨群臣,发布政令,接受万国朝贺。《唐明堂乐章》记载:“千官肃事,万国朝宗。”

武则天又于明堂北造大佛像,鼻如上千艘船,其小指犹容数十人,史料记载其高达惊人的264米。为了贮存这座巨大佛像,武则天又在它的外面建造天堂,分五层,至三层则俯视明堂,寓意“至高无上之堂”,成为世界奇观。现存的木结构最高的只有60多米,天堂150米从技术上来说,这个记载是不确切的。

上阳宫位于神都洛阳西北隅的洛水高岸,始建于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南临洛水,北连禁苑,制度壮丽。地处宫城之西,故亦称“西宫”。武则天常在上阳宫设朝听政、宴飨群臣,《全唐文》即隶录宋之问《早秋上阳宫侍宴序》。相传武后游上阳宫,隔河遥见积善坊中其母荣国夫人宅及太原寺,心常凄感,后下令移寺于城东积德坊。

上阳宫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群臣进言:“有凤凰从明堂飞入上阳宫,落在左台梧桐树上。”武则天急忙率众观看,凤凰看到武则天后便向东南飞去,身后的朱雀云集朝堂,翩然起舞久久不肯离去。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神龙政变后,武则天移居上阳宫,二月,唐中宗率领百官到上阳宫问武则天起居,从此每十日一去上阳宫。神龙元年十一月,武则天在上阳宫仙居殿病逝,享年八十二岁。

神都洛阳城

定都准备

武则天在称帝建立武周前,在考虑定都城何处,因为这对即将建立的政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她为定都洛阳做了一系列精心准备。

唐睿宗光宅元年(684年)九月,临朝称制的武则天为了提高洛阳的地位,改东都为神都。批准武承嗣的请求,追封武氏祖先为王。[12]

垂拱四年(688年)二月,又以薛怀义为使,毁乾元殿作明堂。明堂相传为周公所创,系帝王布政、祭祀、大享、朝会之室,但明堂没有具体的标准,历代帝王、学者对明堂都莫衷一是。高宗时期,虽两次发动“群儒”议明堂制度,但“终高宗之世,未能创立”,武则天则继承高宗遗志,毁乾元殿以造明堂,表示她将在这里祭祀天地、供奉祖先、发号施令、长期执政。[8]

武则天还为定都洛阳大造舆论。垂拱四年(688年)四月,武承嗣命令同泰将伪造的刻有“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字样的白石进献武则天。五月,武氏受“宝图”,事南郊,告谢昊天,御明堂,命诸州都督、刺史及宗室、外戚于拜洛前十日云集神都。七月,更命“宝图”为“大授神图”,封洛水为显圣,加特进,并立庙。永昌元年(689年)正月,武则天亲享明堂,大赦天下。次年正月,又享明堂,并依周制建子月为正月,以“曌”字为名。七月,颁《大云经》于天下。九月,登基称帝,在洛阳立武氏七庙。天授二年(691年)七月,“徙关内雍、同等九州户数十万以实洛阳”。[8][9]

众所周知,建立七庙是古代天子的特权;明堂是古代帝王举行祭祀、朝会、庆典、赏赐等各种大型活动的场所;徙民实都也是古代帝王的一贯做法。这一切都表明武则天定都洛阳是早有准备的。

定都原因

根据林语堂武则天传,(资治通鉴)王皇后和萧淑妃被谋害后,阴魂始终不散,在皇宫里徘徊不去,武后一个人的时候,常常看见鬼魂出现,脸上鲜血滴落,头发披散着,向着武后走来,然后又无踪无影。这种情形竟在政治上发生了不小的影响。那两个女鬼,也许是武后心里看见的那两个女鬼,竟耗费了黎民百姓千百万的金钱,因为武后最后决定再建一座新皇宫,将国都自长安东迁洛阳。宫中阴魂出现,武后非常不安。她生了第三个儿子泽王上金两个月以后,刚能乘辇出行,就离开长安,迁往东都洛阳,那正是高宗显庆二年正月。

至于以洛阳为都,并不是像封建史学家所说的那样怕王皇后、萧淑妃披发沥血的灵魂,不敢回长安;事实上,武则天于长安元年(701年)曾返长安,且住了两年,故仅以王、萧二人之死来解释武则天定都洛阳,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也不是像今人岑仲勉先生所说的那样“无非为其曾在长安出家,避洛以纵情荒淫起见”。

陈寅恪先生则认为:“夫帝王之由长安迁居洛阳,除别有政治及娱乐等原因,如隋炀帝、武则天等兹不论外,其中尚有一主因……即经济供给之原因是也。”武则天之定都洛阳不单是王、萧二人之死或避洛的纵情荒淫之因,是由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洛阳有利的区位优势所决定。

武则天之所以以洛阳为首都,主要是由于洛**有作为都城的条件,而且已被经营为有利于武周统治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首先,从政治上来说,武则天要改唐为“周”,建立新王朝,需要有一个首都作为根据地,作为她的后盾,无疑,洛阳是最令她满意的地方。再之,自唐高宗始二人驻跸洛阳的时间,累计达十余年,而武则天住洛阳的时间则更长,达三、四十年在此期间,武则天一直参与朝政,已经培养了相当的势力。高宗死后,武则天临朝称制,大权独揽,对洛阳更加苦心经营。到易唐为周前夕,洛阳已成为号令所出的政治中心,租赋所集的经济中心,精兵拱卫的军事中心和文人所趋、符瑞所出的文化思想中心,是她的政治大本营。因此,她不能舍洛阳而趋长安。对她而言,以洛阳为都城是最恰当的。[8]

其次,就经济因素而言,洛阳所在的豫西地区的经济条件要优于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秦汉以来,由于战乱等因素,中国的经济重心总体上呈现出向东、向南发展的趋势,这样偏西一隅的长安的经济优势逐渐被洛阳所取代。况且洛阳所处的关东地区的主体部分是黄河下游的华北平原,为伊、洛、河、济交汇处,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自古以来农业就很发达。安史之乱以前,这里已成为全国最发达的农业地区。

关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间接加强了洛阳地位的重要性。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隋炀帝迁都洛阳都体现了洛阳地位的重要。反之,关中地区的优势与重要性逐渐下降。一是唐朝时期关中的自然条件大不如以前。关中在遭受了几次战乱的破坏,特别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和隋末战乱的破坏之后,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严重,泾、渭、北洛等河含沙量大大增加,河水灌溉能力减弱,同时对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却增加了。如唐前期郑国渠的灌溉量尚不及秦汉时代的14。

由于人口不断加剧,使土地失去了可负荷能力,导致地狭人稠、人均可耕地面积减少。虽然当时关中地区号称沃野,“所出不足以给京师”。如唐高宗永徽六年(655年),因富商大贾竞造碾硙,郑白渠的灌溉面积已经从四万余顷下降到一万余顷。隋文帝常带领百官趋食洛阳,隋炀帝为此迁都洛阳,更狼狈的是,永淳元年(682年)四月,关中灾荒,米都三百,因仓猝出幸洛阳,扈从之士有饿死于道中者。

唐中央政府全靠东南粮运支撑。史载,唐德宗时,“关中蝗,食草木都尽,旱甚,灞水将竭,井多无水。”百姓嗷嗷待哺,“聚泣田亩。”德宗曾因长安粮尽,得不到犒饷的禁军酝酿哗变,与太子相拥而泣。当得知发自扬州而中途受阻的运船已接近长安,德宗喜不自禁地跑到东宫对太子说:“米已至陕,吾父子得生矣!

再次,洛**备良好的区位优势。它左据城皋,右阻渑池,前临嵩山,后界大河,所谓“天心地胆之中、阴阳风气之令,困通八达之所,声名文物之区”。时人陈子昂亦说,洛阳地区“北有太行之险,南有宛叶之饶;东压江淮,食湖海之利;西驰崤渑,据关河之宝”。陈建《建都论》云:古今天下都会有四,然论时宜地势,尽善全美则皆不如洛阳,夫建都之要,一形胜险固,二漕运便利,三居中而应四方。惟洛阳三善咸备。隋炀帝幸洛阳诏亦云:“洛邑自古之都,王畿之内,天地之所合,阴阳之所和,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故……自古帝王,何尝不留意”。

就地理位置而言,唐朝建立后,历经太宗、高宗两朝,疆土得到不断扩大。高宗总章元年(668年),唐朝的疆土达到极限:“其地东极海,西至焉耆,南尽林州南境,北接薛延陀界。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此后直到武则天时期,疆土虽时有变化,但都大于唐朝建国初期。长安在版图上的位置偏西,失去了居中而摄天下的作用。而洛阳西接关中盆地,东连华北平原,自古就被称为“天下之中”。若就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来说,从洛阳出发,北通幽、燕,西接秦、陇,东达海、岱,南至江淮,距离大体相等。因此,以洛阳为都可以居中而摄天下。地理形势而言,洛阳北枕黄河,隔河遥峙太行、王屋等山,又有北面的邙山作天然屏障;南有险峻的伊阙,再南遥峙熊耳、少室诸山;西控崤、函之险;东扼虎牢、黑石等关;中有土壤肥沃的伊、洛平原,粮食足以自给。这种“控以三河,固以四塞”的形势要地使洛**有制内御外的优越军事条件,也成为洛阳适宜作首都的主要原因。

洛阳城的建都理念也深为武则天所喜爱。今天,若以洛河为东西轴线,分布洛南和洛北两个城区,正好与隋唐洛阳城的布局一致,只不过古人提出了一个更浪漫的城市建设理念,这就是“洛水贯都”。“洛水贯都”的建城理念,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地域走向,它是拿洛水比作天上的银河,而把棋盘似的里坊比作天空的星辰。它寓意“有河汉之象”。“河汉”就是天际的银河。隋唐两代在建设洛阳城的时候,都把皇城规划为以东南西三面拱卫宫城的格局,这样做的目的,它是要去对应《论语》中的一句话。《论语·为政》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北辰”即北极星。天上的众星拱卫着北斗,地上的皇城街区和里坊,拱卫着中央行署,这天上人间的的两组对应景观,真可谓天人合一,体现了中国文化最和谐的乐章,这就更有了“天地之所合”的意兆,昭示在洛阳执政的皇帝,将以德为政,赢得天下百姓拥戴。此外,在隋唐洛阳城的构件中,深深融入了“天”的元素,城的最南头是天阙(龙门)。然后沿着南北中轴线,贯通南北的这是定鼎门街,叫“天街”。下来依次是天门(定鼎门)、天宫寺、天汉(洛水)、天津桥、天枢、应天门、天宫(明堂)、天堂。如此以“天”的强烈意识作为规划的主导思想,寓意这座城市如同人间天堂一般,圣城,圣地,最符合女皇的天子身份和她独特的魅力。也正是洛阳城具有这样独特的建城理念和“天地之所合”的意兆,使得武则天更为喜欢它,推崇它。

此后的二十六年间,唐高宗李治曾九次来往于东西两都,寓居洛阳十一年。

上元元年(674年)则天以“天后”之尊开始执政。

永淳元年(682年)居洛后,不复西返。唐高宗尚未东幸洛阳前,便着手修葺洛阳宫殿。显庆二年4月,他命司农少卿韦机(韦弘机,为避讳改为韦机)为司农卿兼知东都营田,完葺宫苑,从而揭开了大规模的营建东都洛阳的序幕。韦机在洛阳宫原有的基础上,增建了许多宫殿设施,禁苑中修造了高山、宿羽两宫,制度壮丽;沿洛水建造了奢华无比的上阳宫,显胜一时。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改唐为周,官名、官服都加以变更;洛阳城的许多名称也加以变动,改东都为神都,东都苑为神都苑。洛阳城的建设也进入了她辉煌灿烂的时代。神都洛阳增建了许多壮观的建筑物,如宫城里的万象神宫、天堂,端门外的天枢,则天门及阙等。为自己帝位的巩固,建立新秩序,迈出重要的一步。

此外,武则天迁十万户居民入洛阳,使洛阳人口超过百万;疏通城内水上交通,大力发展商业等举措对洛阳成为当时亚洲的第一大都市、国际贸易城和“丝绸之路”的东起点。

年号

??武周年号

年号

起讫时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