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中文网

81中文网>中国历史古代史 > 开皇之治(第2页)

开皇之治(第2页)

兴修水利

再次是兴修水利事业。继战乱之后建立起来的隋初是水利荒废,漕运堵塞。开皇初,都官尚书元晖“奏请开引杜阳水灌溉三畤原”,隋文帝欣然采纳,于是“卤之地数千顷,民赖其利”。工部尚书于仲文又提出:“请决渭水,开漕渠”。隋文帝便让他负责此项工程,以后又曾命太子左庶宇文恺继任此事,到开皇四年(584)“自大兴城东至渔关三百余里,名曰‘通’,漕运通利,关内赖之”。灌溉的推广、漕运的硫通,给隋朝的农业生产带来了保障和生机。最后是厉行节俭。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宫的生活日渐奢侈。苏成见宫中以银为慢钩因盛陈节俭之美以谕上,隋文帝便然下令,“雕饰旧物,悉命除毁”。并身体力行,“居处服玩,务存节俭”。隋文帝的行动可以影响整个官僚队伍,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铺张浪费,增加了国库积蓄。

文化

隋文帝大力提倡文教,广求图书。他鉴于春秋、汉代的文化典籍因几百年来的混战,因战火焚毁,遗失大半,开皇三年(583),下诏求天下之书,献书一卷赏绢一匹。“民间异书,往往间出”,“一、二年间,篇籍稍备”。隋时的藏书量是中国历代最多的,隋朝藏书最多时有37万卷,77000多类的图书。《北史》云:“自是天下州县皆置博士习礼焉。”

收集图书

隋朝建立之后,政治经济稳定,开始重视国家藏书管理工作,隋朝初期就开始从民间收集图书,以后相继出现了三次民间征书活动,这大大增加了隋朝的藏书量,加之隋朝统治者爱好藏书,隋朝的藏书形成古代藏书的鼎盛。隋朝不仅图书多,图书典藏制度也得到了发展和完善。隋朝藏书之多加大了藏书管理要求,隋朝建立专门的国家管理机构,负责藏书管理事宜,并且对藏书进行编撰和修订,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当时重要的国家藏书机构有:嘉则殿、秘书省、修文殿和观文殿,前两个藏书机构主要位于京师,后两个藏书机构位于东都,京师和东都是当时主要藏书地点。嘉则殿建立时间最早,隋朝主要皇家藏书都在嘉则殿里面收集,因此嘉则殿的书籍主要供皇家人员阅览。秘书省在隋朝的地位相当高,并且作为隋朝五省之一的秘书省是统治者专门管理图书典藏的部门。隋文帝很重视秘书省。另外,隋朝很多典籍在嘉则殿、秘书省、修文殿和观文殿收藏的同时,也分别在省和府有收藏。隋文帝在藏书的整理上也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成立专门的监管机构秘书省,负责藏书的整理校勘工作。隋朝初年就已经开始了图书校勘整理工作,其后的每一年从未停止过对图书进行纂集、编目。所有的图书收藏形成一定的体系,图书体系化的编目,以及对图书的校正,是隋朝图书事业重要的特点。在藏书整理和收集的同时,隋文帝也加强了对藏书的修编工作。在战争中所得图书大量遭到损坏,民间图书更是如此,特别是时间比较久的古籍,损坏更加严重。隋朝刚建立之时,统治者为了吸取前朝灭亡教训,组织专人修编史书,隋文帝刚即位,便命魏收等修魏史,成立了专门的修书机构(修书官),由秘书省直接监管。修书官由著名的文人兼任,例如牛弘和许善心,在任职期间修编了大量的图书。

确立科举

隋文帝时建立起一整套相当完备的行政管理机构,改革选官制度,确立科举制度。为明全国教化,恢复华夏文化之正统,下诏制订礼乐,以提升国家的文化素质。科举制度萌发于南北朝。为广置人才,隋文帝于开皇七年(587),正式设立分科考试制度选拔官员,取代九品中正制,自此选官不问门第。科举制度的采用,是社会经济发展和阶级关系变动的结果。自从北魏以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庶族地主阶级经济也相应得到发展,形成了一种社会力量。他们要求在政治上得到应有的地位。科举制度有利于选拔人才,也促进了教育、文学的发展,对于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起了很大的作用。

科技

隋朝存在历史虽短,却涌现出一大批科技专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涵盖了天文、历法、建筑、数学、冶金、医学、食品、纺织等多个领域。

民族

隋文帝隋文帝在民族关系及外交政策上,以抵御为主,征讨为辅,先后对外作战,隋朝的军队歼灭和重创了吐谷浑、契丹、高句丽等国,取得空前辉煌的胜利。在打完仗之后,隋文帝或款塞归附,或遣使贡献,都注重安抚,注重收拢人心。隋文帝对周边各民族政权,尽可能使他们臣服,维护国家安定。

隋文帝利用挑拨分化和军事打击,使突厥分裂成东、西两部。东突厥部启民可汗称臣内附,上隋文帝尊号“圣人莫缘可汗”,“自天以下,地以上,日月所照,唯有圣人可汗。今是大日,愿圣人可汗千岁万岁常如今日也。”意指圣贤的、富厚的君主。隋文帝即为隋朝皇帝兼突厥名义上的君主,是为中华天子兼异族国君的首例。

人口

根据学者通典记载,隋朝接受北周禅让,开皇元年(581),全国户口399万户。开皇5年灭陈新收50万户,至大业5年,人口达890万户,净增约490万户。

社会

隋朝开皇时期,全国安宁,社会富足,南北民众得以休息,编户大增,仓储的丰实也为历史所罕见,社会呈现空前繁荣景象。从隋前、中期的人口增长,就能看得出开皇之治的成就。

外交

隋文帝在对外交往上,秉持一种以德服人的观念。在他看来,各藩属国定期来朝,宗藩和平相处,是最理想的一种天朝政治秩序。当然,有时也难免会使用战争的手段,不过,那也只是以臣服为目的,而不是要彻底击灭。隋文帝统一中国后,迅速成为东亚乃至世界最强大的帝国,同时也加强了与东邻日本和朝鲜三国的交往。由于日本的倔犟,双方在外交上发生礼仪之争,但这并没有过多地影响两国之间的友好交往。隋文帝开皇二十年(600)日本遣隋使到达长安,回国后隋文帝派人访问其国民俗。这可见两国的交往情况之一斑。

隋朝与高句丽结成君臣关系,因为高句丽势力较弱,为了自我保护,遂采取“事奉大国”的策略,与隋结成君臣关系。隋文帝在处理高句丽问题的态度上体现了他比较务实、比较理智的政治作风。

影响

隋文帝开皇时期的一系列措施:三省六部制、开皇律、州县两级制、均田制、大运河、科举制度、长安城、洛阳城、义仓的创立,对后世中国造成深远的影响。

隋文帝建立的一整套规模庞大、组织完备的官僚机构,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的新阶段,表明封建制度已发展到成熟阶段。自隋定制,一直沿袭到清朝。隋文帝对政治体制包括法制的改革,对于唐朝的体制有着直接的影响。还有度量衡统一的影响,清代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曾说:“三代以来,权量之制,自隋文帝一变。”唐承隋制,基本以此为准,唐以后虽稍有变动,但基本仍保持隋制。

隋朝首都大兴城乃当时的“世界第一城”,它的设计和布局思想,对后世都市建设以及日本、朝鲜都市建设都有深刻的影响。

评价

开皇之治,是长期分裂后出现的短期繁荣,它是由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双方一致努力得来的。而继任者不察民情,不恤政事,横征暴敛,开皇之治就只能成为过眼云烟,不可能长久维系。

《隋书》评价“开皇之治”:“七德既敷,九歌已洽,要荒咸暨,尉候无警。于是躬节俭,平徭赋,仓廪实,法令行,君子咸乐其生,小人各安其业,强无凌弱,众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欢娱。二十年间,天下无事,区宇之内晏如也。考之先王,足以参踪盛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