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中文网

81中文网>中国历史古代史 > 背水一战(第1页)

背水一战(第1页)

背水一战

成语出处

“汉将韩信率兵攻赵,出井陉口,令万人背水列阵,大败赵军。”“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后人据此提炼出“背水一战”这一成语。

成语故事

楚汉相争时,韩信率军在井陉口与赵军对峙。驻守在井陉口的是赵军大将陈余,他手下的谋士李左车分析了当时的形势,主张一面堵住井陉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断汉军的后勤供给,韩信没有后援,一定会败走。但是陈余自以为有兵力上的优势,坚持要与汉军正面作战。

韩信得知这一情况,亲自率领队伍在距井陉口三十余里的地方安营扎寨。尽管已经是深夜了,但他仍然在部署第二天的作战方案。他派一万军队故意背靠河水,排成一字阵势引诱赵军;同时又派两千轻骑兵,每人拿一面汉军旗帜,连夜绕到井陉口山背后,待第二天汉军和赵军展开激战,乘赵军军营空虚的时候,让两千汉军突袭赵营,拔掉赵军旗帜,换上汉军的旗帜。赵军探马探知汉军背水扎营,后退无路,马上察报了赵王。赵王闻报,便嘲笑韩信犯了兵家大忌,竟将军队置于死地。

天亮以后,韩信布置完毕,开始从井陉口击鼓出击,赵王与陈余率领赵军全面出击,两军厮杀在一起。这边战斗正酣,那边两千轻骑兵看到赵军留下一座空营,就迅速闯入赵营,拔掉赵军的旗帜,全部插上了汉军的旗帜。

战场上,韩信见难以速战速决,便率领汉军佯装败退,一直退到河边的阵地,与河边的一万军队会合。赵军追杀汉军来到河边,原想把汉军赶进河里。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此时的汉军后退无路,反而个个以一当十,奋勇拼杀,把赵军打得大败。赵军一见汉军势不可当,就想撤回赵营,却发现营中到处飘扬着汉军的旗帜。他们以为汉军占了自己的大本营,顷刻间,赵军军心大乱,溃不成军。混乱之中,赵王被擒,赵军数员大将被杀,李左车也被汉军俘获。

韩信看到军士押着李左车向自己走来,快步向前,亲自为他松绑,把他奉为上宾。李左车问韩信:“为什么要背水结阵?”韩信解释说:“只有把汉军置于死地,他们才会为求生而拼命。兵书上说‘置之死地而后生’就是这个道理。”[2][3]

成语寓意

“背水一战”这个典故,蕴含了“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的哲理思想,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取得成功。这个典故也揭示了对阵时轻敌的危害。赵兵不知有时犯兵家之忌反而可以险中求胜的道理,产生轻敌思想,终于一败涂地。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背水一战这个成语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含褒义,多用于军事行动,用来比喻在艰难情况下跟敌人决一死战。

运用示例

理由《高山与平原》:“挫折也有两重性。它可以把人置于死地,也可能使人置于死地而后生。他只有背水一战了。”

王蒙《狂欢的季节》:他破釜沉舟,他背水一战,他不甘心虚度光阴,庸庸碌碌,他热烈地追求过政治,追求过主义,追求过爱情和友谊,追求过诗;如今,你忽然这样切近地与蚀骨地追求着祖国大地。

冯苓植《神秘的松布尔》:他仍然打着腹稿,准备和铁老李背水一战。

周而复《长江还在奔腾》:他决心背水一战,等敌人进攻最激烈的时候,派人把运河上木桥拆掉,并且派兵守住渡口,如有退缩的,就地正法。

成语辨析

背水一战——背水之战

背水之战:指在绝境中为求生存而进行的一场战斗。(结构)定中式:背水(之)战。(功能)体词性。【辨析】两者结构、功能不同,意义相关。“背水之战”为“背水一战”(定式)的套式,是修辞上的成语套用。

背水一战——背城借一

背城借一:背靠城墙,依仗最后一战来决定存亡(背:背向;借一:凭借最后一战)。形容作最后的拼搏。【辨析】两者都有作最后决战的意思,但有区别:1。意义不同。“背城借一”还常泛指作最后的斗争或努力,语意较轻“背水一战"指背着江河,在没有退路的前提下殊死搏斗,语意较重。2。语体色彩不同。“背城借一”多用在书面语里;“背水一战”在口语、书面语里都常用。

背水一战——破釜沉舟

破釜沉舟:砸破饭锅,把船弄沉,表示有进无退(釜∶锅)。【辨析】都有“决一死战”的意思。“背水一战”,强调拼死一战,“破釜沉舟”,主动色彩更强,把自己的退路堵死,表示只进不退,有不管胜负、死活,决心战斗到底的意思,多数情况使用比喻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