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京军三大营
历史背景
三大营是不同于卫所编制的驻京部队,由朝廷直接指挥,担负“内卫京师、外备征战”的任务。后由于谦改为团营。嘉靖时,罢团营,恢复三大营旧制,但改三千营为神枢营,改世军制为募军制。
二、五军营
成立经过
明成祖于1399年10月19日(即“奉天靖难”元年),收复北平行都司(北平行都司衙门设置于大宁,北平行都司是北直隶、奴儿干、辽东、大宁组成大区都司。北平行都司前身为魏国公徐达(明成祖岳父),所领的北伐元朝十万明军,后有北元不断来降的将士。后在会州(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建制。
五军营首任中军主将张玉(前北元枢密院知院,即北元军方第二号人物;明荣国公),首任左军主将朱能(成国公);首任右军主将李彬(丰城侯);首任前军主将徐忠(永康侯);首任后军主将房宽(思恩伯)。鉴于张玉战死后,朱棣才封丘福为五军总兵官,有理由相信五军营实际上的首任总兵官,就是明成祖朱棣本人。
永乐年间,五军由朱棣临时调集大明各行省精锐,操练后再组建。如成祖第一次北征,就是用成型的南征军(当时的中军主将清远侯王友[3],就是随英国公张辅一起南征,再一起面圣。),他之前调集的精锐就是由英国公张辅操练,待成军后再与大部会和。
相对于首任总兵官丘福,第二任五军总兵官张辅,才开始真正具有总兵官之权。
参与战争
1399年11月5日,朱棣率军至白河(今北京顺义区),建文军主帅李景隆令都督陈晖领万骑来侦察朱棣动静。陈晖知燕军已渡河,便随后跟踪,以便择机而动。得知此情况后,朱棣领精骑回首大破陈晖,仅陈晖一人得以逃脱。
又得知建文军冬衣不全,士卒多有冻死。朱棣遂率五军列阵而进,当遥看到建文军部分军阵有在改变原来的位置。朱棣遂先令骑兵先去冲击军阵,待骑兵连破七营,五军则列阵并进而继续猛攻。期间,朱棣更是令奇兵去左右冲击敌军阵营。
郑村坝会战从中午战至傍晚,以五军营获得大胜而结束。
相关改制
由于总兵官丘福兵败漠北,明成祖朱棣在英国公张辅于永乐八年(1410年)二月二十六日率南征军赶至兴和(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下辖县)后,于永乐八年(1410年)三月初一正式改制京营,他敕谕:清远侯王友督中军,安远伯柳升副之;宁远侯何福督左哨;武安侯郑亨督右哨;宁阳侯陈懋督左掖,都督曹得、都指挥胡原副之;广恩伯刘才督右掖,都督马荣、朱荣副之。
五军营,为明军三大王牌军之最,由大明各行省选调出来的精锐骑兵、步兵组成的野战军。
作为明军王牌军,五军营自1399年创立来,历经明军无数战役。如靖难之役、平定安南、明成祖五次北征、麓川之役、北京保卫战、成化犁庭等等。
三、三千营
简介
之所以叫三千营,是因为组建此营时,是以三千蒙古骑兵为骨干的,当然后来随着部队的发展,实际人数当不止三千人,三千营与五军营不同,它下属全部都是骑兵,这支骑兵部队人数虽然不多,却是朱棣手下最为强悍的骑兵力量,他们在战争中主要担任突击的角色。
编制
三千营分作五司:
掌执大驾龙旗、宝纛(dào)、勇字旗、负御宝及兵仗局什物上直官军。
掌执左右二十队勇字旗、大驾旗纛金鼓上直官军。
掌传令营旗牌,御用监盔甲、尚冠、尚衣、尚履什物上直官军。
掌执大驾勇字旗、五军红盔贴直军上直官军。
掌杀虎手、马轿及前哨马营上直明甲官军、随侍营随侍东宫官舍、辽东备御回还官军。
三千营,明永乐时京军三大营之一,最初以塞外降丁三千骑兵组成。嘉靖年间蒙古骑兵发展到约七万人后改名神枢营。
四、神机营
明代神机营
建立
永乐五年(1407年)平交趾(今越南),朱棣得神机枪炮法,特置神机营肄习。明成祖在亲征漠北之战中,提出了“神机铳居前,马队居后”的作战原则,神机营配合步兵、骑兵作战,发挥了重要作用,使火器的应用更趋专业化,神机营也成为明军的一个兵种。该营是京军三大营之一(其余两营是五军营及三千营)装备有火枪、火铳等,后期又添置火绳枪。这种独立枪炮部队建制在当时中国乃至世界各国都处于领先地位,比欧洲最早成为建制的西班牙火枪兵(创建于1510年),要早一个世纪左右,是明代早期火器部队领先于世界的佐证。
编制
神机营担负着“内卫京师,外备征战”的重任,主管操练火器及随驾护卫马队官兵,是皇帝直接指挥的战略机动部队。神机营与明初创编的卫所驻军的编制不同,其最高编制级别为营,营编提督内臣2人、武官2人、掌号头官2人;营下编中军、左掖、右掖、左哨、右哨五军,各设坐营内臣1人、武臣1人,除中军下领四司外,其余各领三司;每司设监枪内臣1人、把司1人、把牌2人。营专习神枪、神炮。稍后,又得都督谭广马5000匹,称五千下营,附于神机营,设官如神机营以下各军,营下编四司,每司设把司官2人。
十六世纪中期前
十六世纪中期前神机营的编制
资料来源,《皇明经世文编》之二百四十:曾襄愍公复套条议四(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