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生活中,无论男女,恋爱分手都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儿,感情是自由的,选择是双向的,我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都会比较理智,不给任何人造成困扰。但这道理谁都懂,却不是人人都办得到,看得开的。
2009年1月21日的晚上7点钟,美国弗吉尼亚州的警方接到了一通紧急电话,对方称有一名亚裔男子在咖啡厅杀人了。
咖啡厅位于当地理工大学的研究生院,案发时正是晚餐的时间,有的学生会选择在此用餐,方便回图书馆继续做作业。也有的学生课程是安排在晚上,正在整理即将提交的报告。总之,咖啡厅里人来人往,还挺热闹的,谁都没想过凶手会选择在这里作案。即使是死者,在赴约时也没想过会遇到危险。因为这一切都发生得特别突然,没有一丁点预兆。
本案的受害人名叫杨忻,性别女,案发时22岁。她的本科毕业于加拿大的另一所高校。
早些时候,她提交的申请被弗吉尼亚理工大学通过,即将进入该校进修会计专业的硕士学位。在案发前不久,这个优秀的女孩已经获得了加拿大的永久居留权。
时间拨回案发前的两周,那个时候杨忻刚来到大学,在该校的华人留学生圈子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新学期有中国新生报到时,本校的华裔学长或学姐需要带着新生熟悉熟悉环境。身在异国他乡,互帮互助的事情很常见,杨忻作为初来乍到的新生,自然也得到了应有的待遇。负责带领她的学长名叫朱海洋,案发时26岁,正攻读农业经济学的博士学位。
正所谓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学长朱海洋是杨忻在这所学校里认识的第一个中国人,在陌生的环境里,身份上的认同很容易就能获得信任感,所以在学校备案的紧急联系人那一栏,杨忻除了母亲的号码之外,还留了朱海洋的信息。如果近期遇到难事,能第一时间提供帮助的或许只有这个学长。
在入学报到之后,杨忻更是毫不避讳地向学长吐露了一个烦恼,那就是她还没有找到住的地方,当时学校放假,宿舍还未开放,朱海洋就大方的表示,可以先到他的公寓当几天的“沙发客”,等找到房子后再搬出去。
就这样,杨忻将学长的公寓作为暂时的落脚点,住了进去,几天后,她找到了新的住所,马上就搬到了别处。在离开前,杨忻曾开出一张40美元的支票,其作用疑似是支付学长房租。
也许是男性和女性思维方式的不同,对杨忻来说,她与学长的关系目前还停留在同校和同乡的层面上,可能就连朋友也暂时算不上。但朱海洋却不这么认为,此时的他,已把学妹的信任错当成了好感。开始以追求者的身份给女孩写情书表白。
但女孩从一开始就非常明确地拒绝了,拒绝的理由是她在国内已经有男朋友了。但朱海洋却认为女孩在国内的那个男友处处不如自己,他才是最适合女孩的人。
说到这里,再来详细地讲讲朱海洋这个人,他的本科和硕士,是就读于上海海洋大学,在校期间,他的英语成绩格外优秀。
在2008年的秋季,朱海洋得到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奖学金,来到美国留学。在国内时,他曾因为英语成绩优秀和长相不俗,受尽同校女生的追捧。但留学美国后,人人都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他的优势便不再显著了。他开始经常向朋友抱怨课业紧张压力大,甚至有一年还差点因为贪玩,导致专业课的绩点太低,要面临重修。
此外,他和租住公寓的房东也经常闹矛盾。房东指责他过于粗鲁,总是将房子搞得脏兮兮的,为此还去报过警,但警方却和房东推辞说,让他去和学校沟通。而学校方面则解释,这也许是中美文化的差异,事情便就此不了了之了。
话说回本案,此时的杨忻并不知道,她的拒绝给朱海洋造成了很大的打击。
那段时间他投资的股票大跌。而表白失败的感情挫折,竟然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他是如此的骄傲,自以为没有女孩可以拒绝他的求爱,但凡拒绝就是不识抬举了。因此他由爱生恨,最后转化为愤怒。
被拒绝的两周后,一天早上,朱海洋打了一通电话给杨忻,这是他自认为给女孩的最后机会,但女孩仍然在电话中拒绝了他,他挂了电话后,就去买了一把刀。接着他不依不饶,连续打了11通电话给女孩,一定要约她出来见面。
到了晚上,他在咖啡厅找到了正在用餐的女孩,但他当时情绪并不激动,还坐下来与女孩交谈了一会儿。
事情到这一步时,并没有任何异常,但下一秒,朱海洋忽然从包里掏出了刀,开始疯狂地向女孩砍过去。
这一幕吓坏了餐厅里的所有人,等他们回过神时,女孩的手臂和胸部都中了许多刀,人已经倒在了血泊中。
人死后,朱海洋也依旧没有停下手上的刀,到了最后,女孩的头都被他砍了下来。当警方赶来时,他还提着女孩的脑袋,活脱脱的一个杀人狂的模样。
因为案件发生时有许多人在场,所以朱海洋的杀人事实没有异议,警方的调查重点就在于为什么他要杀人。
因为校方干涉,警方没有公布过多的调查信息。因此,学校里关于本案的流言也越传越离奇,有一个自称是知情者的人站出来,表示凶手曾经侵犯过受害者,但她没有去报案,反而以此为要挟,要求凶手给她一笔封口费,否则她就去报警。
接着,又有流言传说女孩有多个男朋友,她玩弄了凶手的感情,才惨遭杀身之祸。
但无论舆论如何为凶手开脱,他也确实是杀了人,而且手段残忍,令人发指。显然,朱海洋自己也明白这一点,尽管他没有解释过杀人原因,但他当庭认罪。
2010年4月,当地法院裁定朱海洋一级谋杀罪名成立,判处他终身监禁,不得接受任何假释。有人说,这是一个本该有着大好前途的年轻人,但结果却亲手断送了自己的未来。
那么本案的受害者呢?她的未来,她的前途,甚至是她的生命,不仅没有得到人们惋惜,甚至还被编排成各种各样的谣言,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
作为案发地点的理工大学,在对此事的处理上,也一直在模糊公众的视线。毕竟除了朱海洋这起案子之外,学校还发生过韩国留学生用枪扫射校园的事件,当时有32个无辜的人命丧枪口,凶手也在杀了人之后饮弹自尽。
也正是因为学校方面没有表态,那些年本案在网上的讨论极其热烈,有些谣言还把凶手塑造成了被玩弄了感情的高材生,而受害者则是人尽可夫的放荡女性……
可能是早些年的网络环境不太友好,在对本案的讨论中,大多数人对受害者的态度只有两个字:荡妇。
但时至今日,随着人均受教育水平的提升,大家也都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一个女人穿衣性不性感,暴不暴露,说话嗲不嗲,交往过多少男朋友,这些都是她的自由,与他人无关。无论她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只要不违法,就都应该得到平等对待。不能因为她不符合人们心中良家妇女的形象,就将她遭受的侵害视为罪有应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