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中文网

81中文网>大宋风流嘹亮 > 第19章 就坑你庄(第2页)

第19章 就坑你庄(第2页)

第二,为了加强这堵墙的牢固度,过去的方法应该是每隔一段距离,就在墙中加入一根粗木桩。但粗大的木料毕竟非常费钱,秦刚决定用水泥桩来替代。

水泥桩按理说需要用到钢筋,可是眼前的铁料非常昂贵,根本就不可能,于是秦刚便安排工匠们去找陈年的竹子来替代。

这些旧竹子先行破成差不多如手指粗的竹筋,然后再用竹筋扎入地基的地下,把它们用竹皮扎成柱子形状的骨架。

这种竹筋自然是比不上钢筋的强度,但是用在此时,显然是足够了。

最后在它的四面用夹板灌入了水泥与石子搅拌后的沙浆。

两天后,夹板拆掉后,就成了一根根水泥柱,再等几天的水泥凝固并达到强度后,这样的水泥柱又便宜、又远远比木柱坚固。

在热火朝天的劳作中,秦刚再一次感慨的就是,这些最朴素的劳动者,对于所有的工艺革新,并没有想像中的抵触与质疑,他们更加相信于自己眼中看到的与手里摸到的,然后在最短的时间内领悟到这些创新的意义与价值,转而欢天喜地从接受到应用,进而开始不断出现自己的再创新。

比如大约四五天过后,有个叫秦老四的工人就来问秦刚,既然可以用竹筋扎成柱子的形状浇筑出水泥石柱,他是不是可以用竹筋扎成平面网来浇筑出水泥石板。

秦刚自然是在惊讶与兴奋中赞扬并认可以他的这种飞跃式创想,并宣布把这种水泥石板命名为“秦四板”。

一道整齐平整的墙壁在庄子西侧沿着河道的走向,迅速地矗立起来了,工匠们还在墙壁两边抹上了水泥沙浆面,在凝固之后仿佛就成了一道没有缝隙的巨型石墙一样,在河道边蔓延伸展开去,甚为壮观。

好在外面通行的大道在庄子的另一侧东面,除了本庄的人,几乎没有人会走到这道墙这里,也就不太可能发现这里的奇迹。

不远处,秦规陪着秦察,带着不可思议的心情,亲眼看着这项意想不到的神奇工程的落成。

“禀告族长,县衙里来人了,正在您家的见客厅里等候。”有庄民跑来传话。

秦察一听,皱了皱眉,心想衙役上门定无好事,但又不能怠慢。便带了秦规一同赶去。

进了见客厅,只见一侧的座位后面站了两名有点不太耐烦的衙役,座位上坐着的是一个面目平常、身体稍胖的中年吏员。

秦规认得,赶紧加快两步上前招呼道:“哎呀呀,原来是张押司过来。我等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来人正是张盛富,我在县衙已经把所有的事都安排好了,知县、县丞一等人都能从中有钱可赚,自然不会还有谁会管他想要以此对付谁。

在向叶知军的师爷汇报了之后,张盛富就信心满满地带着手下人来秦家庄了。

“见过秦老太爷。”张盛富还是保持着一副人畜无害的笑容在脸上,“还是某等来得匆忙,不及提前知会啊,无妨无妨。”

秦察毕竟年长,又是庄上的族长,只是微微欠了一身,以示行过了礼,便招呼着给几人上茶后,便问道:“敢问张押司来到敝庄可有什么指教?”

“唉呀!”张盛富先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秦老太爷可能有所不知,近来朝廷里下了旨意,叶知军那里又定了期限,这高邮城的城池要进行大修。当然,我们夏知县一向是把体恤子民、爱惜民力放在施政之首位。为了此事是殚精竭虑、全力周旋、多方筹措、无不用极呀!”

秦家的两位也不是第一次和这位奸滑胥吏打交道,自然是一边微微点头倾听,一边静听他真正来意的最后表达。

张盛富自是老谋深算,在对各种吹捧之辞之下,反反复复地强调,正是夏知县的各种努力,得以申请调动了大量的厢军,减少到了对高邮本地民夫的征用;同时又不辞麻烦地向军衙申请尽可能多的拨款,以便最大限度地帮助各位来解决各种修城材料的采购等等。

可是,咱们也不能什么事都让父母官去劳心劳力的是不是?所以,接下来的事,就非常需要我们本地子民、尤其是像秦家庄这样的地方大族、像秦老太爷这样的名望乡绅,要站出来表示表示对不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修城大计,的确是地方大事。需要我等如何出力,愿听闻夏知县的嘱咐安排。”秦察不得已地出声应付道。

“秦老太爷果然是识大体之人!”张盛财击掌称赞,便示意旁边衙役拿出一份表单递给秦察,继续说道:“县里十分体谅大家的财力人力之差别,给各家士绅都分配了一点点出力的活计。这份便是需要秦家庄出力的一些小活。”

秦察接过清单,与秦规一起细细看来。

张盛财哪会等他们看清楚,便随即站起身提醒道:“这是县里诸位老爷商议定下的,秦老太爷可以细细地看,也可以多点时间准备。我就代表全城的百姓先行谢过秦家庄的大义啦!告辞!”

此番的目的既已达成,三人也不指望这次从庄上得些什么好处,立即扬长而去。

留下秦察与秦规对着清单有点目瞪口呆:

秦家庄分配修缮的城墙段计有一里长,军衙可以提供基础的砖石铺料等等,另行拨款修缮辅材费用两百贯,秦家庄可免除提供役夫,但需自行补足辅材采购之不足等等。

这份派工清单看似问题不大,其中还提到会拨款两百贯钱。但是再看一眼辅料内容与验收标准,秦规便不由地冷吸了一口气。

这段城墙,须按“高二丈五尺,面阔一丈五尺”标准重新包砖,包砖的检验标准是:以一丈见方之地,匕首扎砖缝,五次不能有一次可以扎入半寸深的,为合格。

稍有经验的人便会明白,要达到这样的牢固标准,这包砖必须要用糯汁灰砂砌实并进行勾缝。

两里长的城墙,所用糯米砂浆中的糯米耗用,秦规虽然没有算过,也知道是这两百贯钱只是能杯水车薪,远远不够的。秦家庄需要自己去补足的费用,可不是一个小数。

注一:两里长、二丈五高,包两面,加一丈五面,折算成砖体大约七千立方。耗用砂浆占比约两成五,估算糯米熬汁后在砂浆中比例为两成,那基本需要三百五十立方的糯米,差不多三百五十石。

注二:据《苏轼文集》卷35《申明扬州公使钱状》第985页,元佑四年至七年,扬州糯米每斗“不下八九十文足”,卷32《再乞发运司应副浙西米状·贴黄》第911页,元佑六年三月,淮南宿、亳州灾,“米价高七十七文”。可见糯米平常价比灾年普通米翻倍高后的价还高。

喜欢风流大宋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风流大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