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县学学子宋声,先前得卢大人照拂,心存感激。刚好前不久琢磨出了这烧银骨炭的法子,特地来给县令大人送几斤。”
一听是来送炭的,还是银骨炭,阿全脸上虽有几分迟疑,但看到宋声这般打扮,也不像是什么有钱人,不至于去花费这么多钱专门买昂贵的炭来讨他们家大人欢心。
阿全在心里思量之后道:“你先等会儿,我去禀报我家夫人。”
没想到宋声却叫住了他,“不用麻烦了,我就不进去了,劳烦你帮忙代为转交即可。就说是宋家村的宋声送的,感念大人之前照拂。”
宋声说完之后便走了。
小厮站在门口一脸古怪的看着他逐渐远去的背影。
奇了怪了,一般有人来府上拜访,那都是冲着他们家大人去的。怎么还会有不想见他们家大人的人,那这东西不是白送了?
阿全不太理解。
他把这一筐炭抱了回去,准备去向夫人回禀这件事,刚好被夫人身边的丫头翠儿看到了。
翠儿是跟他一道从崔家来的下人,关系很熟。
看到他抱着一筐东西从后门出进来,好奇的问道:“阿全,你怀里抱的什么东西?”
一听是翠儿在问,阿全眯着眼睛笑道:“翠儿姐,这是刚才一个书生送过来的银骨炭,说是答谢老爷的。”
一听是银骨炭,翠儿快步走了过去。
走进后一看,这框里面装的还真是似白霜一般都银骨炭。看这一筐有不少,估摸着得有十斤左右。
“这是哪家的书生下这么大血本啊?为了讨好咱们家老爷,花这么多钱买银骨炭!”
阿全摇摇头,说道:“翠儿姐,那书生说,这碳不是他花钱买的,是他自己琢磨出的法子烧的。”
这下不止他惊讶了,翠儿都惊讶的张大了嘴巴,“你说这银骨炭是他烧的?不是买的?他是什么人啊?难道是溧阳郑家的人?”
阿全也不知道,但看着不大像。
他摇摇头,道:“他说他是县学的学子,叫宋声,应该是住在宋家村的。”
“宋家村?那应该不是溧阳郑氏的人。既然是答谢,那你快跟我过来吧,先把这事儿跟夫人说一下,看看这炭能不能收下。”
阿全点点头,他本就是要抱着炭去见夫人的。
翠儿又道:“家里的银骨炭最近正好不够烧了,这炭送的倒也及时。”
翠儿面上很高兴,往年他们府上是从来不缺银骨炭的。今年到了这穷乡僻壤的地方来,就是拿钱买都不大好买。
市面上的炭大部分都是来自溧阳郑氏,今年冬天又冷得厉害,这郑氏又把银骨炭抬高了一个价,即便是这样,在凤坪县这个小小的县城,也依旧不好买。
最近几日翠儿往炉盆里添炭的时候,都不敢添多了,只能省些用,就怕下一批炭还没买回来,这一批就不够用了。
翠儿带着阿全到了正屋,崔夫人正坐在炭盆儿旁边看话本子。
崔夫人
出身大家族,
琴棋书画还有女红,
样样都精通。只是这冬天天冷,她嫌冻手,入冬之后就再没拿过针线活了。
夫君一去衙门,她在家里就格外无聊,出去又太冷了,只能在屋里看看话本子打发时间。
阿全进来后把刚才的事情说了一遍,崔夫人本来慵懒的半靠在榻上,这会儿打起精神坐了起来,道:“你刚才说那个书生叫什么?”
“回夫人的话,他说他叫宋声,是县学的学子,家在宋家村。”
“是他?”崔夫人喃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