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瑜说着,把铁棍递给了离他最近的一个掌柜:“你仔细看一下,上边已经划出了九个刻度,这每个刻度就是一分米,再往下我没有划,你们回去用到的时候,自行标注。
当然我希望的是,你们都能以毫米为单位,只是毫米太小,甚至比小米粒还要小,标注的时候可能会费力一些。”
“那,究竟是哪些地方需要标注,还请指挥使示下?”一个掌柜问道。
“所有的地方,长、宽、高,里外的尺寸,大小,所有需要标注上的地方,都要标注,然后记录在案,标准是拿着你们记录的图纸,交给一个新的作坊,他们可以在不需要询问原主的情况下,还原出一台新的机器出来。”
长旗县的手工业从业者也有自己的行会,之前他们做类似的事情时,都是通过行会内的人口口相传的,所以听到朱瑜这么说,不由得有些惊讶。
“指挥使,如果把这图纸随便交给别人,那我们岂不是……”
“对呀,行会内的东西不许外传,这都是大家在加入行会时定好的规矩,我们怎么能违反。”另一个人道。
“我并不是让你们把蒸汽机的图纸外传,当然前提是你们能造的出来的话,如果你们在行会内部可以把这件事情解决掉,并且解决好,我又何必去找别人呢?”
看着有些慌乱的掌柜们,朱瑜道。
朱瑜在长旗县呼风唤雨时,他的爷爷朱元璋正在京城里焦头烂额。
虽然不让杨枢密他们见皇上,但杨枢密要兵要粮的行为并没有停下,地方官迫于草原人的淫威,不得不应下,为杨枢密补充人马。
于是,杨枢密麾下的兵力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大,照这个速度积累下去,估计进入徐州到达京城前,杨枢密的人马就会超过草原人了,当然,是单纯就数量而言。
在豫州内的最后一座城池开城后,朱元璋不得不再次招集之前的各位辅政大臣商量对策。
会上,许久不言语的赵枢密提出了一个方案,得到了枢密院王、于两位枢密使的支持。
赵枢密的意思是,从司州开始到豫州,连续两州的城池全部开城,这说明叛军将领还是有一定号召力的,这种情况下,如果坚持在徐州继续与草原人为敌,怕是也起不到什么效果,反而会自取其辱,不如干脆与草原人议和,让出皇位。
朱元璋闻言大怒,将赵枢密痛批了一番,表示绝不可能议和。
他的理由也非常容易理解,自己如果现在议和,不仅太子之位要拱手让给二弟杨森,就连自己的王位、甚至身家性命能不能保全都要两说。
在这种情况下,拼死一战可能尚有转机,但如果直接投降议和,那怕是就满盘皆输了。
不过赵枢密倒是没有继续坚持,只表示说这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陛下不喜欢的话那也无所谓,反正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人,要翻船就一起淹死算。
“那投石机怎么样了?”说完了赵枢密的事情,朱元璋问负责这件事情的于枢密道。
“已经试制了几台,但射程上与草原人的还是有差距。”于枢密实话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