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元朔元年,岁在癸丑,长安城中,瑞气氤氲,卫皇后子夫诞下一子,名曰刘据。
彼时,武帝年已二十九,久盼嫡嗣,得此子,欣喜若狂,视若珍宝。
刘据既生,帝命太史占之。太史曰:“此子贵不可言,乃国之栋梁也。”帝大悦,厚赏太史。宫中上下,皆欢腾不已。
刘据生而灵秀,真乃龙凤之姿。
卫皇后视之,爱怜有加,日夜呵护,唯恐有失。
帝对刘据宠爱至极,常抱之于膝上,亲授诗书。刘据聪慧过人,一学即会,帝喜曰:“吾儿聪慧,他日必成大器。”
时光荏苒,刘据渐长。其性仁慈宽厚,温和谨慎,待人以礼,深得众人爱戴。
帝见之,曰:“吾儿性善,然不类吾。吾好武勇,欲开疆拓土,成就霸业。吾儿性柔,恐难承吾志。”
虽帝有此言,然太子之位依旧稳固。盖因卫皇后得宠,其母仪天下,温柔贤淑,深得帝心。且卫氏一族,势力强盛。
舅舅卫青,威震天下,为大汉抗击匈奴,立下赫赫战功。姨夫公孙贺,亦为朝中重臣,忠勇可嘉。卫氏一族,荣耀无比。
一日,帝召卫青入内,曰:“卿之外甥刘据,性善而柔,不类朕。朕恐其难承大业,卿以为如何?”
卫青跪曰:“陛下,太子仁慈宽厚,乃万民之福也。陛下开疆拓土,成就霸业,然天下太平之时,需仁德之君以治之。太子正合适也。”
帝思之,曰:“卿言有理。”
刘据自幼好学,师从名儒,研习经典。其书房之中,书籍满架,墨香四溢。
刘据端坐其中,手不释卷,专心致志。
一日,刘据与师论道。师曰:“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刘据曰:“然也。吾以为治国当以仁为本,爱民如子,轻徭薄赋,使百姓安居乐业。”
师赞曰:“太子有此仁心,乃天下之幸也。”
刘据常出宫巡视,见百姓疾苦,心中不忍。乃命人发放钱粮,救济百姓。百姓感恩戴德,皆赞太子仁德。
刘据又好结交贤士,其府中宾客满座,皆为有识之士。众人论道谈政,畅所欲言。刘据虚心听取,受益匪浅。
一日,刘据与宾客论及匈奴之事。宾客曰:“匈奴屡犯边境,陛下多次出兵征讨,虽有胜绩,然百姓苦不堪言。太子以为当如何?”
刘据曰:“吾以为当以和为贵。可遣使与匈奴修好,互通贸易,使百姓免受战争之苦。”
宾客曰:“太子仁心,然匈奴凶悍,恐难和也。”
刘据曰:“吾当尽力为之。”
刘据之仁德,传遍天下。帝闻之,心中欣慰。然亦有小人,嫉妒刘据,欲加害之。
长安城中,暗流涌动。刘据身处其中,却浑然不知。其依旧秉持仁德之心,为国为民,尽心尽力。
卫皇后深知宫中险恶,常告诫刘据曰:“吾儿当小心谨慎,不可轻信他人。宫中人心叵测,恐有奸人加害于汝。”
刘据曰:“母后放心,儿臣自有分寸。”
卫氏一族,荣耀至极,亦引他人嫉妒。朝中一些大臣,见卫氏势力强盛,心中不满,欲除之而后快。
一日,有大臣上书帝曰:“卫氏一族,权倾朝野,恐有不臣之心。陛下当防之。”
帝曰:“卿言过矣。卫氏一族,忠勇可嘉,为朕立下汗马功劳。朕岂会疑之?”
然此言一出,卫氏一族,更加谨慎。
东宫之中,书声琅琅,墨香四溢。刘据与太傅石庆、少傅庄青翟、太子宾客等一众宽厚之士,每日研习儒家经典,探讨治国之道。
刘据端坐于堂,目光专注,聆听师者之言。石庆曰:“太子殿下,儒家之学,以仁为本,治国当以宽厚爱人。”
刘据微微颔首,曰:“先生所言极是,吾以为治国当以民为本,施仁政,使百姓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