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是,这大大的压缩了陈国峻的活动空间。但是也正是因为鞑子的大屠杀。将整个安南撕裂成两部分。一部分就是鞑子,一部分就是安南军与汉军。
这种划分是非常彻底。
一些小老百姓想的那种,不管你怎么打,我老老实实过自己的日子,根本不可能。
必须选边站。
而很多百姓只会选安南朝廷这边。
而且之前鞑子进县城驱赶人出来,还可以。但是大屠杀之后,已经不可能了。
在陈国峻主政时期,大量安南的粮食换了云南的兵甲。整个云南都不缺兵甲。鞑子每过一处,都要面临厮杀。甚至大屠杀之后,一个月之内下面上报,杀鞑子,斩首过万。
这里面固然有水分。
但也不多。
可以说鞑子一旦落单遇见安南人。双方必然厮杀。
一旦鞑子小队被发现,很有可能聚集数倍数十倍的壮丁,去围杀。根本不用动员。
但是,安南一方死伤更惨重。
陈国峻麾下的将领都换了一茬了。
毕竟在大平原上,只要被鞑子盯上,就会被围杀。而各地百姓死伤就更不计其数了。
可以说,安南北部,正一点点的变成一片白地。
对陈国峻来说,局面越发艰难了。
之前还可以从各地找一些粮食,不管是陈国峻事先预备的。还是陈国峻的号召力,让当地人捐献。而今却万万不能了。
因为,城池是鞑子首先下手的目标。
江北几十座大小县城,要么被屠杀要么被驱赶。至于粮食。都被鞑子征召走了。陈国峻麾下的人越来越多,人均粮食却越来越少。
而一些偏远的村落,自己的粮食都不够吃。
陈国峻已经将一些部分人迁徙到安南西北的太原,高平等地区。
这里都是山区。
本来就人烟不多,是支撑不起多少人口的。
更多就是节约粮食。
从陈国峻开始。每一个人限制口粮,还自发成立敢死队。进入鞑子控制范围内打粮食,也就是抢劫鞑子的粮食。
成功率,可想而知。
成功了。也未必能活着回来。
就这样,也有人抢着去。因为这些人能吃一顿饱饭。
战争以前所未有的残酷形势展开。
陈国峻已经有心理准备,接受任何噩耗了。
包括自己突然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