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西南大学的成果
虞醒与胡三省说了几句。他以为史学家,都是特别古板,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一句也不能改的。与胡三省谈了几句,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一回事。
胡三省史学修养极好,各种史料信手拈来。但是却不拘泥于史书。对虞醒要修订《云南志》与《云南诸姓考》大为赞同。
虞醒这才发现。儒家氛围中的史学家,首先是一个政治家,讲究的是微言大义。削笔注春秋,本质上,就是为政治服务的。寻找政治的合法性。虞醒的想法甚至与胡三省的想法,不谋而合。
在胡三省看来,本该如此。
虞醒忍不住说道:“胡先生,南诏凤氏,大理段氏准备怎么写?”
“凤氏出于羌族,这一点毫无疑问,南诏凤氏,其实不是凤氏,他们是父子联名制,这种制度在羌族中最多,殿下不是已经说了,汉羌同源。凤氏如此,段氏就更好说。殿下须知,段姓,不仅仅出于汉姓,也是鲜卑,羌族大姓。”
“如此本出于羌,与汉人多年联姻,其为炎黄之裔,半沦夷狄而已。”
虞醒听了一愣一愣的。
觉得有那些不对。
但又觉得好像说得通。
南诏一脉,与羌族关系密切。但真是羌族后裔吗?这个说不清楚。不能说是,也不能说不是。
有证据,但证据不充足。
但是胡三省这番说辞,他真挑不出什么错。甚至胡三省每一个字都不是假话。
只能说,这大概就是史笔了。
每一个细节都是真的,但是结论却未必了。
而今虞醒是当事人,才隐隐约约能感到其中的问题。等几十上百年之后,经历的人都不在了,这大概就是所有人的共识了。
虞醒还想造假。哪怕将来被推翻了。
而今,看来,他不明白史学家笔下春秋。
白族这个词,在这个时空是决计不会出现了。
“殿下,臣以为殿下已经设起居注,并预修国史。”胡三省说道:“凡华夏正统,无不如此。殿下起兵数年,掩有西南,岂能不书于汗青之上,令后世子孙敬仰?”
“胡先生所言极是。”虞醒点点头,说道:“是我疏忽了。”
修史从来是一件大工程。并不是说等虞醒嘎掉了,再修什么太祖实录。那就迟了,是从现在,就有人在虞醒身边记录虞醒一举一动,有人专门收集各种资料。等虞醒挂了。才做一个整理工作。
离开史局。
陈宜中带虞醒来到了音局。
周密主持。宋亡前为义乌令,也是月泉诗会的重要成员之一,与胡三省一样,都是李鹤提前从海路送走的人。
在音律上特别擅长。宋亡之后,专心著作。很多关于词学的东西,都是周密留下来的。
入滇不久,就已经按照虞醒所言,仿造八思巴文字,造出一些拼音。只是采取汉字反切的音符,甚至还有一些工尺表的符号,让虞醒看了,如同天书一般。
好在音韵是相通的。
虞醒读过几遍,也就感觉还可以。
能够如八思巴文字一样,拼出天下所有音节。
“周先生,这一件事情,你做得极好,自从始皇帝,车同轨,书同文之后,我觉得有一件事情,也要做,那就是字同音。这一件事情,就拜托了周先生,请周先生用心收集天下文字,校对四方语音,效仿说文解字。编一部《字典》,令天下同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