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很现实,而大部分江南士大夫,其实都不是赤贫出身,真正赤贫出身,是读不了书的。随着元朝统治的巩固,这些人迟早投向鞑子,历史上就证明,方凤死后,以金华为核心的区域的是士大夫,就成为了元朝的忠臣。
这个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而方凤这个举动,是在找死。
元朝之所以对士林的镇压不那么严重,那是因为元朝上层读书人少,对这方面有忽略。
现在,我给你搞出一个月泉诗社案。
不需要你懂诗写了什么,只需你懂得看名单,月泉诗社名单之中,并不仅仅是南宋遗民,还有一些南宋降臣,在元朝官场混得不如意,也来参加这些诗会,聊以遣怀。
这是一张关联甚广的网络。
一旦被定义为谋逆。
整个元朝江南行省都要为之一震。
而元朝必须对这一件事情进行反应。那接下来的局面也就很明显了。
定然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字狱。
江南士大夫们还能被鞑子拉拢才怪。
“那方先生准备如何撤退?方家子弟怎么办?”
李鹤忍不住问道。
“方家子弟中有能成才的,就拜托李机宜带走了。至于剩下的,就跟着老夫留下来了。”方凤捏须微笑,说道:“大丈夫当死国事。不当死于床榻。深恨当初一时胆怯,不能与诸位老友一并为国战死。今日有机会,为天下大事做一些事情,也让老朽之名,遍传天下,如此良机,岂能错过?”
李鹤心中明白。
“这是自填一子啊。”
要成一场声势浩大的大案,没有几个重量级的人物牵连其中,怎么能行?方凤决定将自己的性命填进去。
也只有方凤死了。大都与江南士大夫之间,才会有一个永远的心结。
最少数年之内不可能化解。就会激起更强烈的反元浪潮,能让云南源源不断的从江南吸纳人才,也能让大都从江南钱袋子搞钱,变得更加艰难。
总之,一举而数得。
问题是代价是什么?
“方先生,此事还是从长计已的好。”李鹤说道:“在我来之前,殿下多次交代,什么事情都比不上人命重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天下人皆欲留得青山在,是故万里江山送予胡人。”方凤说道:“你现在说什么都已经迟了。这一件事情,已经发动了。该做的事情,我都做了。不该做的事情,我也做了。”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现在只求你给我谋一个好官,比如两浙路制置大使如何?”
“请李机宜上奏汉王吧。”
李鹤明白这一件事情的用意。
鞑子不是封锁消息,不是有意误导,让很多人都不明白云南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方凤就是要以大宋汉王下属起兵,什么两浙路行军大总管,还是安抚制置大使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经此一事,汉王的名声也不让整个江南家喻户晓都不可能。
云南与中原连接,只有几条路。想封锁消息,还有可能。而在江南消息传开之后,就根本不可能在封锁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