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百姓是庄园主的农奴,不允许迁徙不允许更改职业,而且名义上属于自己的土地,需要向庄园主缴纳大量地租,还需要无偿给庄园主种植他直属的土地。这样,地方豪强逐渐就形成了。虽然这些庄园主名义上属于天皇的臣属,可是,随着豪强势力的增强,一些势力强大的庄园主便不向朝廷缴税,并且不允许朝廷的官员进驻到自己的地盘。在毫无办法的情况下,朝廷为了遏制地方豪强的发展,便施行分国制度,也就是派遣皇室宗亲到地方,担任国司的长官。虽说后期倭国的历史也经常称自己某个时间段为战国之类,实则不过是效仿中原王朝,自己给脸上贴金罢了,因为在倭国,所谓的‘国’与中原的国完全是两码事,细说的话应该更像是一种地方行政机构。更类似于中原王朝的节度使、刺史等地方大员,而不是先秦时期的诸侯国。如此一来,分国制产生的国司与兴起的庄园主就产生了利益冲突。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也为了与其他的庄园主争夺利益,这些人就把家族成员以及一些精壮的仆从武装起来,形成了一种血缘关系、主仆关系相结合的军事组织,这种人便被称为武士。如果某个庄园主在和其他庄园主的战争中战败了,那些失去了主人的武士,便被叫做浪人。正确认知来说,浪人这玩意儿与所谓的武艺高超、身怀侠义这种事儿,一点儿都不沾边,你想想,一群吃不上饭的流浪汉,能有什么义气和狭义?这不是胡说八道么?当然,身为曾经的武士,比普通农奴强壮,或者有一技之长,这是有可能的。所以,浪人也容易被其他庄园主招揽。{不要被一些二次元之类引导了思维,二次元漫画中吹捧的武士、浪人,大多都很扯淡,更别和中原古代的任侠沾边,那些浪人,连任侠中的败类都比不上,这不是胡说,这是可以找到很多历史记载的,华夏可以崇拜、学习的太多了,就别捡着点儿别人的糟粕玩意儿吹牛逼了,丢不起那个人。}武士的出现,让地方豪强的力量迅速壮大,并出现了极为强大的武士集团,就是前文提到过的平氏、源氏之类,甚至天皇都需要倚仗这种力量。“对马岛?”刘子羽想了想,“是不是记载中的对马国?”“咱们的书册中有过记载?”康履惊讶问道。刘子羽很不想搭理这个没文化的货,不过还是开口解释说道,“三国志.魏书中记载,倭人在带方东南大海之中。”“你知道带方是哪儿么?”康履摇了摇脑袋。刘子羽鄙视了他一下,“带方就是现在的高丽,之前曾属于中原管辖,设置带方郡。”王晧赶忙说到,“刘大人说得对,所以我便时常说,想要寻根追祖,高丽就是与中原一脉相承!”“别套近乎。”刘子羽和康履异口同声……“从带方郡至倭,循海岸水行,至其北岸狗邪韩国,七千余里,始渡一海,再千余里至对马国。”“其大官曰卑狗、副曰卑奴母离,其方可四百余里,土地山险、多深林,道路如禽鹿径,有人千余户,无良田,食海物自活……”不等刘子羽说完,康履便是忍不住爆笑出声,“这倭国取个名尽皆是猪啊狗啊的,着实稀奇。”“现在这对马岛上,大概是什么情况?”高丽人赶忙答道,“大人,对马国名义上是属于平氏支脉宗氏的属地,不过,其上庄园主阿比留氏势力最为强大,之前小人前来在此停靠,听闻这阿比留氏足有武士八百余人,甚至他们曾经击败过壹奇岛上的庄园主。”康履揉了揉额头,好强大!“他们武士的军械、装备如何?”“其首领应该是有甲胄的,而且其麾下武士,至少有一半手中拥有铁器作武器,甚至还有一些弓箭,据说,平氏曾经赐予他们十几匹高大的战马,听说,他们之所以能够击败壹奇岛的庄园主,就是因为拥有战马的缘故。”听着这一本正经的介绍,康履只感觉有些莫名其妙。几百人,顶多有一半拥有武器,而且基本上都没有甲胄,可能拥有十几匹马,这能够称得上强大吗?别说和蟠龙军相比,就算是一个县中拉出几百三班衙役估计也能灭了这个所谓的对马国吧。“老刘,咋办?”“老规矩,先兵后礼!”刘子羽没有半点儿客气的意思,按照中原的记载,这就是一群野人,哪怕现在比记载中开化了许多,又有什么区别?“二位大人,小人愿意亲自前往征伐!”智之用赶忙开口。他总觉得自己的地位收到了王晧的影响,这个不要脸的,还什么王子呢,拍马屁的时候比自己都不要脸!刘子羽看向康履,康履思索片刻便是说到,“既然你有为朝廷出力的心思,咱家和刘大人自然会给你这个机会,稍后,刘大人遣一军登岸,你随之前往,若是有投降的倭人,便暂时归你统领,之后,征伐其他地方的时候,便给你亲自领兵的机会。”自家兵马,自然舍不得让智之用去乱搞,可是以夷制夷的办法还是很好的,让他收拢一批武士,甚至在倭国建立一个根据地,这多好?难道,要让大宋儿郎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驻守么?拉倒吧,这地方谁爱来谁来。智之用听闻自己受到重用,当即俯身拜谢。很快,对马岛便是越来越近,刘子羽下令,让先遣船只以及战船先行停靠,并且遣一军(两千五百人)登岸。虽说这对马国只是一个小岛,但是谨慎之下,还是派遣了精锐兵马。一军两千余人,其中有骑兵五百,着甲之士超过七成,这样的兵力,如果无法拿下一个对马国,那他刘子羽便可以自裁谢罪了!经过两次光顾高丽国以及之前的山东之战后,蟠龙军的军备几乎达到了极致,大宋兵马的着甲率比以前朝代提升了许多,大汉朝的时候约莫四成,唐朝大概达到了六成,大宋则是七成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