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中文网

81中文网>上班族想要被治愈 > 第六章 从最不起眼的工作干起(第1页)

第六章 从最不起眼的工作干起(第1页)

副刊部的办公室,在新办公楼的二楼。主任和副主任,一人一间办公室,对面的两间打通的大办公室,是王志远和另外三位编辑办公的地方。

王志远的对面,是郝编辑,中等个子,长得相貌堂堂,走路雄赳赳气昂昂的,一看就是一个非常有本事的男人。他负责副刊的生活版,原来是市委党校的政治教员,省城的一所大学的本科毕业,比王志远要大四五岁。王志远私下里叫他郝哥。

左面的一章桌子上,坐的是钟编辑,中等个子,瘦瘦的,脸上沟壑纵横,充满了沧桑感。他也是和王志远一起上班的,是省内一所大学的文学硕士,是报社仅有的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两个中的一个。私下里王志远叫他钟哥。

一进门口,靠近窗户的那张桌子,坐的那位是张记者,具体王志远和他到底哪个大,王志远还判断不出来,因为他比王志远早上班一年,是西北一所重点大学的新闻专业毕业的。王志远以前和他也没打过什么交道,现在到了一个办公室,成了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办公室同事,所以王志远随口叫他张兄、张记者。

这三个人,论资历,都比王志远要深。

郝哥和钟哥都参加过工作,以后从私下的聊天中,王志远慢慢了解到,钟哥比自己要大九岁,原来是地区师范毕业,到了老家的乡下,做了几年的初中英语老师。因为对现状不满,想改变命运,才发奋读书,想考取硕士,跳出那个穷地方。

结果那个学校的校长不同意他报考研究生,千方百计的刁难他,实在没办法,他一气之下,拿起块砖头,到校长家拼命,结果校长躲了起来。他为了证明自己的决心,就砸碎了校长家做饭的一口大铁锅。

校长看他那么坚决,已经下定了这样的决心,知道再阻拦下去,就有可能出人命,只好同意他报考研究生。结果他如愿以偿的考上了,读书三年,拿到了硕士学位,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就到了这家报纸,做了一个副刊的编辑。

王志远不理解,说:“老兄,你这个文凭,在省城里是不愁找不到工作的,现在这个社会,研究生还不多,你找找关系,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

老钟笑了笑说:“老弟你不知道,我家庭的情况特殊,你嫂子还在老家的乡下,带着两个孩子,种着几亩地,我在地区,这样离家总近点,可以时不时的回家看看。等报社盖了家属楼,我有了房子,就把他们娘三个接来,到城市里读书,孩子一天天大了,读书是最大的事情,千万不能耽误了他们。我这一辈子,可能就这样了。”说着哀声叹气的摇了摇头。

王志远听了他的叙述,顿时从心里佩服起这位大哥来。你看他有多难,负担有多重,怪不得他身上的衣服,都是那么普通,他甚至连一件拿得出手的衣服都没有,走着路,都是眉头紧锁着,像是在思考问题,又像是心有千千结,原来他这么不容易啊。

王志远对他最感佩服的是,他这样一个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竟然讨的是一位乡下老婆,没有文凭,也没有工作。他考上了研究生,在大城市里读了几年书,竟然没变心,还和乡下的老婆相依为命,这就非常不容易了,这是一个非常有良心有志气的人,能够认识这样的人,和他在一个办公室里朝夕相处,实在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

办公室里的郝哥,没事情的时候,喜欢侃侃而谈,说他在省城里上大学的趣事。他是个非常健谈外向的人,社会阅读丰富,他讲起上大学的时候,几个同学就开始做生意,承包了学校的礼堂,周末放电影,放录像,自己到电影公司,去跑片子。

假期开学,就从日杂公司进脸盆、暖水瓶、茶缸、饭盆等日常用品,卖给刚入校的同学。平常里还组织补课的同学,到社会上给家庭里需要补课的学生补课,一学期下来,也赚了不少钱,有的时候,甚至不用家里的钱。

王志远就判断,这是一个非常有经营头脑的人,他现在坐在办公室里做文字工作,实在是屈才了,总有一天,他会找到自己发挥的平台的,这个人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

学新闻的张记者,平常里不爱说话,见谁也不爱搭理,一副傻小子的摸样,别人见了他几次,就会私下里笑他,不通人情世故。但王志远看他发在报纸上的稿子,那些大块头的文章,特别是那些人物专访,那些深度报道,从他采访的角度,看问题的方法,语言和整个文章的谋篇布局来看,这是一个新闻奇才,最起码在这样一个地级小报,这样的人才目前来看,也是绝无仅有。王志远看了又看,研究了又研究,虽然自己的文笔一向不错,读书甚广,但因为自己对新闻还是刚入门不久,要写成这样档次的文章,现在几乎是没有可能。现在自己和他的差距,不是一点点,而是很大。

王志远想起来那次袁部长到报社视察的时候,陪同的有一位个子高高面容黑黑的中年男人,在前面为袁部长带路,后来一问才知道,这位就是宣传部的办公室主任,姓叶。

那人一见张记者,立即露出了亲切的面容,又是握手又是拍肩膀。张记者也一改在人前漠然的面容,露出真实夸张开心的笑容。他们在走廊上的表现一幕幕都折射到王志远眼里,王志远顿时明白了,这位张记者,并不是对谁都是一副冷冰冰的样子,对自己的知己,他认为可以了解自己、欣赏自己的人,他还是一个非常坦率的人。

王志远判断,这是一位内心非常高傲的人,有本事,一般的人他根本就看不上,所以就不屑于和人打交道。但从叶主任对待他的态度,王志远知道,他的才华,已经得到业界,尤其是宣传部领导的认可。

不仅是宣传部的上级领导,就连报社的秦副总编,对他也是关爱有加。说话的语气亲切的就像对自己的孩子,脸上堆着笑,还开一些无关紧要的玩笑。张记者还时不时的可以拿秦副总编的好茶叶喝。两人的关系处到这个份上,说明他在领导心目中是多么有位置了。

秦副总编甚至夸张地说:“好好干吧!今后我这个位置,不就是你的吗?!”

从这些细节上来看,王志远判断,张记者已经在报社确立了非同一般的地位,至少他的才华,他的业务能力,是得到部分领导认可的。这也可能骄纵了他心中的傲气,对一般人看不顺眼,甚至连搭理都难得搭理,所以给人一副不通人情世故的样子,在普通群众中间,人缘并不好,但是他也不在乎。

接触了一段时间,初步了解了自己的同事,王志远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地位是多么的低下,不论是论年龄,论资历,论业务水平,论自己在领导和群众中的影响,自己都是那么不起眼,是最没有资本的人。

所以在编辑部里,自己就应该做最不起眼的事,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

副刊部负责出一张星期六的报纸,套红,叫周末版。那时候这张报纸还是黑白印刷,没有上彩色胶印机,套红就是最漂亮的报纸版面了,在地区内影响很大。

张记者负责第一版,郝哥负责第二版,钟哥负责第三版,还有第四版,是个文摘版,由王志远负责。

说起这个文摘版,那在报社里,是最没有搞头、没有影响的版面,谁都能干得了,识几个字都能干,只要你不是文盲。

为啥?因为它就是需要剪刀和浆糊就可以了。到了阅览室,找一些文摘报纸,看哪篇稿子有意思,有可读性,咔嚓咔嚓,就剪下来了,凑够了一个版面的字数,通过值班的秦副总编的审核,就可以了。不用编稿子,只是到了版面不够用的时候,从中间删减点。

有时候广告部门的广告多,就把你这个文摘版牺牲了。赚钱高于一切,你这个文摘版,本来就是为了凑数的,只是等到报纸的稿件不够用时,填充空白的,这个时候,王志远一个星期,就没有任何事情了,可以任意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只要按时上下班,让大家看到你来了,就行了。

当然这个工作,你没有发稿权,没有采访的机会,没有通讯员巴结你,你什么都没有,几乎在报社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人,有想法有野心的人,可能会感到非常委屈,认为干这样的工作,太没劲了,太屈才了,也太窝囊了。

但王志远干着干着,就干出了门道,他发现,这份工作虽然没有人看得上,但确是一件非常适合自己的活,轻松,自在,基本上没人管,因为不牵涉任何利益,你发谁不发谁的稿子,谁也不会有什么。选稿容易,铺天盖地的报纸,你随便拿两张,对付几篇,就可以了。一个星期工作,王志远到了阅览室,只要浏览个半小时,所发现的稿子,就用不完了。剩下的时间,就完全归自己掌握了。

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这样大把的时间,完全归自己指挥,想看什么书就可以看什么书,不管他是上班时间还是下班时间,没人管,没人问。你可以在桌子上摆一本《红楼梦》或者《三国志》,看他一整天,头都不用抬,没有人指责你不务正业,到了月底,还有人发工资,让你买书,这可真是太让人高兴、不可思议了。这让王志远喜出望外,但他又不能说,不能溢于言表,让大家知道,他很享受这个工作,他闲的很,那别人就会给你无端的找点事情干,让你活的不那么舒服。

有些时候,快乐只能是憋在心里,自己享受就可以了,不能与人分享。

利用这个从来没有的机会,王志远系统地看了一本又一本,自己长期以来想看,又没有时间看,或者看得不深入,不彻底的书。发下来工资,他就去书店,一家一家的跑,只留下自己必要的生活费,其他的,都买了自己喜欢看的书。有感觉了,就写点散文、小小说什么的,练练笔,挣些稿费,可以买更多的书。

反正现在还没谈恋爱,自己的花销没人管,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这段时间,看书所得到的进步,王志远觉得,是自己人生从来就没有过的。因为这完全是从自己的爱好出发,没有功利性,不论考试成绩,没有任何应付的思想。有的好的文章,他看了一遍又一遍,在心中默诵下来,还嫌不过瘾,就用稿纸,在桌子上抄了一遍又一遍,这样的抄写,比为别人抄稿子,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一件是快乐到溢于言表,一件是痛苦到苦不堪言。

王志远觉得,一天一天,自己的功力大进,在目前这个不起眼的岗位上,自己所能做的就是积聚能量,多学习,多思考,今后找准机会,做出一番事业来,他这个人,还是不甘于平凡的。今后到底能干出什么名堂,还不好说,但现在,至少不能浪费宝贵的时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