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从公社到县城,如果不坐客车就得坐拖拉机了,那玩意儿就不是味道的问题了,而是对臀部不怎么友好。要是连拖拉车都不想坐,就只能用两条腿走路了。从公社到县城,坐客车摇摇晃晃的,大概需要一个小时,走路的话
闺蜜俩对视一眼,决定还是对自己好一点。
客车还在蹦蹦跳跳的往前行驶着,王冬妮边作呕边东张西望的试图靠周遭风景来让自己分心。要说这个办法管用吗那确实是有点儿效果的,比如她一个愣神,就看到了熟悉的身影。
“花花,你看那是不是咱们家小姑子”
不远处的岔路上,田丽娟侧坐在一辆自行车的后座上,从她们这个角度看过去,并不能看清
楚前头骑车人的脸,却能清晰的看到田丽娟的双手环着人家的腰。
王冬妮瞬间精神了“这谁花花你认识这是谁不”
李杏花刚要提醒她这客车上可不止她俩,就发觉她已经吸引到了其他人的注意。
其实客车行驶的道路和自行车所在的路并不是同一条,而是交错的岔路。因此,短短一分钟后,两边就渐行渐远,又过了一会儿,就什么都看不到了。
但该看到的人已经看到了。
那自行车是大队长家的吧”
李杏花“啊”了一声,她娘家还真就有自行车,她爹有一年评上了先进干部,公社奖励了自行车票,她家凑钱买回来的。但平时,自行车是没人骑的,她爹擦得干干净净的,放在堂屋角落里,只有碰上要紧事儿时,才会骑出去。
“不是大队长家的,是他那个小舅子就那个司机,在运输大队当大车司机的小舅子啊”又有人说道。
另一人忙附和“对对对,就是他家的那辆自行车我认得的,后头车轮那个覆板上,有个亮堂堂的车灯,车灯上头还有两条白漆”
“就是他家的,准没错”
客车上的人你一言我一语,就把犯罪嫌疑人哦不,是嫌疑车给确认了。
李杏花都惊呆了,她自己都不知道她舅家的自行车具体是啥样儿的。别说她舅家了,她爹那辆自行车她都不熟。
而此时,确定了嫌疑车辆后,几人又开始议论骑车的人。
幸好,当时这些人的注意力都放在自行车本身上,没能仔细看骑车人以及坐在后座上的人。
王冬妮虽然很不喜小姑子田丽娟,却也没想过要败坏她的名声。田丽娟今年才十六岁,就算这年头的人普遍早婚,那也会等十九、二十岁了才开始说亲。十六岁,高中都还没毕业呢。
李杏花也暗暗掐了她一把,用眼神示意回头再说。
有了这个小插曲,俩人也没心情逛街了。事实上,如果每次去县城都要坐这个客车的话,确实没什么心情。等客车进了城,她俩一路打听的来到了邮局里,买了几枚邮票,又买了几个信封,王冬妮掏出早就写好的信纸,叠吧叠吧塞进信封里,又将提前写好的地址抄到信封上。
看小伙伴正忙活着,李杏花索性在邮局里转悠了起来。
这一转悠,她才发现这个年代的邮局真的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在李杏花的印象中,邮局嘛,无非就是寄信和收信的地方,最多再加一个收寄包裹的功能,别的就没有了。谁知道,在这个年代里,邮局还承担着汇款取款、收发电报、打电话、购买报纸杂志等等一系列功能。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她每个地儿都转了转,还多瞄了几眼报纸杂志,但在了解到一份杂志居然要好几毛钱后,果断的选择放弃。她觉得也不是很有必要了解时事,或者说等要改革开放了再了解也不迟。
等王冬妮把信寄出去后,俩人又跑了一趟百货公司。
这回
倒是没买啥,王冬妮身上的票证不多,用她的话来说,她带的布票真要是买了布,包饺子都不够。但她也不是单纯看热闹,而是寻思着有什么地方可以钻空子。就算发不了财,也能让她多寻摸些好吃好喝的,比如她家三伢子要喝的奶粉之类的,她可不嫌多。
李杏花听说了她的打算后,顿时对小伙伴肃然起敬“你居然真有当妈的样儿了”
王冬妮十分谦虚的摆了摆手“主要是我也想喝,你还真别说,这年头的奶粉还挺好喝的。”
啊这
“你说你男人去外地了,会不会买奶粉呢”王冬妮又问。
“我觉得可能性不大,毕竟他媳妇既没怀也没生,他出门前你还是母乳喂养的,大概率他压根就没想过还要买奶粉这种事儿。”
“没有奶粉,麦乳精也成呢。”王冬妮退而求其次,“豆奶粉也凑合。”
在王冬妮的强烈要求下,她俩离开百货公司又去了一趟食品公司。说是食品公司,其实就是几个卖吃食的小门脸,里头的东西也不多,乍一看好像什么都有,像糖果饼干蛋糕这样的东西摆了好几个柜台,但仔细看去,其实品种也就那么多,甚至连黄桃罐头都没有,不少架子上还是都是空荡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