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不是司马光的著作吗?
历史的齿轮仿佛在悄然重合。
周武煦见她面容怔忪,不由好奇,“怎么?你不喜欢?”
众人微惊,皇上赐名是莫大的殊荣,哪儿有喜不喜欢的?
不喜欢也得接着。
苏希锦勉强笑道,“合适,臣觉得太精准合适,一时触发灵感。”
周武煦神色欣慰,抚掌大笑,“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著书立言,乃造福世人,名垂千古之事。你且去各馆挑选学子,想要哪个自己挑。”
苏希锦抱袖而俯:“臣谢主隆恩。”
众臣目光闪烁,著书立说此等天大的好事儿,竟然落在了她的头上。
此书若成,必定留名青史,是多少读书人做梦都希冀的事儿。
于是个个心底打起了小算盘。
苏希锦回到班位上时,仍心神不宁。
《资治通鉴》,怎么会是《资治通鉴》呢?
她心里絮乱,思想浮躁。一是担心史书编不好,污了这个名字。二是看不透历史,明明这个时空朝代混乱,名人皆失,为何会出现前世之书名呢?
她想不通,直到走出大庆门,快要撞在车橼上时,脑子仍一团乱麻。
“你在想什么?”林舒正及时将她拉住,目光责备,“眼睛不看路的吗?”
苏希锦恍然回神,这才发现自己已经走出了大庆门。
“表哥,你怎么在这里?”
“接你啊,”林舒正一扇子拍在她头上,欢谑道:“怎么?青天白日还做梦呢?”
可不是做梦?苏希锦暗道,资治通鉴是何等传世巨作,历经千年,经久不衰。
现在这个名字竟被周武煦赐给了她。
“林公子,小师妹,”韩韫玉甫一出来,便看见这对表兄妹。
两人站得很近,一个笑意迎春,一个低头沉思,林舒正的一只手还微揽着她。
不动声色收回目光,俊逸非凡的脸上有些许冷淡,“刚朝堂上见你神色不对,可是有何难言之隐?”
苏希锦暗道他观察细致,“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突然发现现实与梦境重叠,一时恍惚。”
林舒正嗤笑,一手弹了弹她官帽上的长翅,“也只有你这个呆子,才会将梦境当真。”
韩韫玉嘴角勾出几分笑意,“若是一次,或是巧合也说不一定。”
苏希锦眼前一亮,是她思虑太多,说不得就是巧合呢?
林舒正目光在他明亮的脸上一恍,“祖母还在家等着。”
他推了推苏希锦,示意她上车。而后冲韩韫玉拱手,“我与阿锦有事先行一步。下回遇上,若大人不嫌弃,林某做东,请韩大人小酌两杯。”
韩韫玉垂目而笑,“林公子是师妹长兄,朝是我的长兄,怎会嫌弃?”
说罢侧身,令车马先行。
林舒正收扇,转头就变了脸,盯着某人哀叹她不开窍。
陈朝的学子多聚集于国子学,四门,广文等官学机构。里面的人都是官二代,根据其父品级而分类。他们不用科举,走荫补之道。
因为升学压力少,所以学子们的实力参差不齐。
而当苏希锦要编书的消息传来,许多官员向她推荐自家孩子。都被苏希锦一一婉拒。
她有自己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