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中文网

81中文网>家兄朱由校免费阅读无弹窗 > 第五百零四章 解放乌斯藏(第1页)

第五百零四章 解放乌斯藏(第1页)

天启十二年二月,在朱由检的推动下,拖拉机以一种公开示范的方式出现在了大明百姓的视野中。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阑

与此同时,天下各城镇与乡村的布告同时更换,具有图文的布告向天下百姓展示和介绍了什么是拖拉机。

不过,告示上也着名了,拖拉机只会提供给向外迁移的人,如果不想要拖拉机的人家,也可以转而得到两头耕牛作为开垦工具。

这样的消息实际上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因为除了看过拖拉机的官员和百姓以外,其它大量百姓都没有太过关注这件事情。

迁移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只要有活路,没有人会愿意迁移,比如眼下的山西和陕西就是一个例子。

大旱下的陕西只能承载二三百万人生活,而山西也只能承载五六百万人。

但问题在于,大明朝廷在当地的常平仓,不断地放出粮食,抑制粮价,加上以工代赈,百姓有了活路,自然就不会离开。

只是伴随着北方旱情减退,以及这些年府道、县道的修缮在不断完善,大明在两省的用工人数也急剧下降。阑

截止二月十五,铁路在山西段的路基建设已经全部完工,接下来就是长达一年的铁轨铺设工作。

失去了路基的建设,数十万山西百姓也失去了工作。

府道、县道和乡道的建设人数已经充足,也就是说这是去工作的几十万人只能回家务农。

一部分生活在大同府和太原府的百姓,为此早就有了打算,他们在路基建设完工后,选择了变卖房产,将田地交给村官所的村官们,以一亩田地十石粮票的价格,带着足够的粮票开始了迁移。

上万户百姓,六七万百姓开始了迁移,而这只是山西的一个缩影。

大旱虽然消退,但大半个山西依旧还处于旱情里,倒是陕西得到了喘息的时间,除了只有不到二十万人居住的延安府外,陕西其它地方的旱情基本消退。

北方的旱情得到了控制,但那些依旧处于旱区的百姓在没有以工代赈的政策扶持后,最后只能走向迁移关外的选择。阑

与此同时,消停了一年的南方也开始出现了旱情。

南直隶的凤阳府、除州、扬州、和州、应天府、常州府、镇江府、苏州府、松江府皆有旱情。

浙江的湖州、杭州与嘉兴也有旱情的迹象。

江西的南昌、广信、饶州、九江、南康等地也纷纷爆发旱情。

最后的是湖广的岳州、常德、长沙三府。

这其中,岳州和常德、长沙三府去年就经历了一次地震,今年的旱情又紧接着爆发,百姓艰苦,不少人在看到朝廷建议迁移麓川的皇店告示后,纷纷变卖田产换取粮票来准备迁移。

为了推进这次迁移,朱由检将标准一提再提,甚至提到了“迁移麓川者,一人二十亩熟田”的迁移奖励。阑

朱由检不再推行以工代赈,甚至开始故意放纵地方粮价上涨的行为。

在没有了朝廷的调控后,南直隶的粮价从每石四百文,上涨到了每石六百八十文,肉价也是不断上涨。

江西的粮价从三百八十文涨到了五百文,湖广的粮价从四百文上涨到了五百四十文,浙江从五百文涨到了七百文。

至于北方,山西的粮价从官府控制的五百文涨到了八百文。

对于即便每日打工,一年也不过只有五六两银子的百姓们来说,这次的粮价上涨几乎是逼着他们迁移。

这便是朱由检使出的“暴力”手段。

正如他所说的一样,天下万方都有罪,但这些罪加在他身上就足够了。阑

如当年皇店垄断食盐,将盐价提高一样,许多百姓纷纷谩骂着朝廷,但为了生计,一些抗风险不强的百姓还是选择了迁移。

各地选择的地方不一样,如山西选择的是东海省和漠东省,湖广选择的是麓川。

至于江南三省,他们并没有选择去麓川,而是选择了下南洋去旧港。

大明对旧港已经经营多年,许多沿海百姓都迁移去了旧港,留在江南的百姓,多多少少都有亲戚选择去了旧港,因此询问之下,他们放弃了麓川,选择了迁移旧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