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中文网

81中文网>重生清末1900 > 第1章 村里(第1页)

第1章 村里(第1页)

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农历庚寅年(虎年),闰二月,共384天。

地点:重庆府人物:李焕,十二岁。

平行世界蓝星!!!!!无后续党派,仅仅只到不敏感部分。文章较为平淡。

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悄悄爬进了李家小屋。李焕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耳边传来轻微的锅铲碰撞声,那是老娘正在厨房里忙碌着准备早餐。

“娘,早上好!”李焕穿好衣服,走进有些昏暗的厨房。

朱雁菡回头,脸上洋溢着温暖的笑容:“焕儿,起来了?快去洗把脸,早饭马上就好。”很好听的名字,母亲的父亲也是读过书的,给母亲取的名字很好听。

李焕点点头,走到院子里的水井旁,用清凉的井水洗了把脸,顿时感觉精神了许多。回到厨房,李宏忠也已经起床,正坐在桌旁喝着热茶。他放下茶杯,看着李焕说:“焕儿,今天跟我去田里看看?”

“好嘞,爹!”李焕兴奋地应着。

自已到这个时代已经十多年了,从失落,迷茫,认命,到现在的满腔斗志,也已经饱受了折磨。

早饭过后,李焕跟着李老爹来到了广阔的田野上。阳光洒在绿油油的稻田上,微风吹过,稻浪起伏,仿佛一片金色的海洋。

“焕儿,你看这水稻长势如何?”李老爹指着一片稻田问道。

“很好,爹。这水稻看起来很茂盛,颗粒也很饱满。”李焕仔细观察后回答道。

“不错,观察得很仔细。按你的办法,我们家的水稻一年比一年好。家家户户都十分羡慕。”李老爹满意地点点头。

“那父亲,可以把办法,种子都分发一些给村里人吧。”李焕看自家一年一年施行的选稻法颇有成效,让父亲给村里其他人都分享一下。

父亲略微一思索便也同意了。说是村,周围就二十三户人家,还不是聚居的,三五成群的住在江边。整个村子就三个大姓李、何、朱人多及几个小姓。自家父亲是逃荒到这儿,取得朱家的二女儿,又跟李家攀的关系才留在这儿定居的。

李焕又有举人功名在身,年纪轻轻高中举人,在重庆府都是个名人。李焕考取功名也是为了避免麻烦上身。

重庆府这个地方周围是山区,里面住的人是有,但都是四散居住各住各的。这二十几户人家都沾亲带故的,要说他们祖上也是逃难来这儿居住的,不然也不会选择江边的山坡上建房。

平日里闲暇时,父亲又是个包工头,村里的壮年去城里当劳力时,都是父亲去交涉要钱。村里人都挺服气的,毕竟没几个敢跟来抢钱的流氓地痞刚。

村子里的二十几户占着江边的位置,背后就是山,旁边一条小溪,小溪两侧就属于大家种水稻的地方。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就是种菜这些不能浪费平地都是在土坡上种植的。溪流两侧土地倒还有不少没有开垦出来。

李宏忠出头,跟村里的人抱团占着这风水宝地。要说不凶恶那是不可能的。父亲有威严,敢于做事,儿子又年少高中,又功名在身。在当地众人不服都不行。

两人在田间劳作了一上午,回到家中时,母亲已经准备好了丰盛的午餐。一家人围坐在桌旁,享受着劳动的果实和家庭的温馨。

“我下午就去通知他们,明天到我们家开会。”母亲朱雁菡关切地说道。“倒是你,真不读书了?”

家里就他一个独子,平日都住在县里读书。没有回家,单程都得走一个时辰,水路更快,但没人专门载人,毕竟这个时代的农民没几个坐得起的。“夫子不是已经说了吗,他没什么可以教给我的了,我又不愿给清廷当官。爹、娘我想做一些生意,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母亲朱雁菡看看丈夫,欲言又止,她是希望儿子当大官的,但儿子的一顿言语充满了对朝廷的蔑视,让她十分害怕儿子当官之后惹事。这些李焕前段时间回来时就跟他们提及过,便也不再劝。

下午时分,李焕带着几个发小一同去溪流里逮鱼虾。这段时间回家后,又跟他们几人玩到了一起,上午有空就带他们识字读书,下午凉快点了,就带他们去摸鱼捉虾逮黄鳝。李焕没弄工具,让他们逮了都带回家加餐。马上就要开始收割稻谷了,都吃点补补。这些小孩家长都十分愿意,毕竟年幼的李焕已经是举人了。

夜幕降临,星星点点的灯光照亮了李家小屋。在这个温馨的家庭里,李焕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和亲情。

母亲来到李焕的屋子里,掏出小布包递过去:“这些钱你拿着,改天去城里看看能做些啥,夫子说你的学问不差,老老实实找个活儿也挺好的。”母亲眼神里透露着担忧。她递过来四枚银元。

李焕没有接过,自已又不是傻子,在城里读书这么多年,写书、出主意、教学等都赚了不少钱了。

“谢谢娘!钱我有,在城里读书这么久,还是挣了不少钱的!”父母都是农民,这四两银子已经是家里一半的钱了。还是父亲能干,正常农民家里都没几个钱。

为了不让父母担心,李焕一直在给母亲加油鼓励。

他不愿当官,是有自已的想法,自已的愿景。他有自信能为这社会做些什么。

一直有系统在身:势力系统

势力值:37720

商店……

他已经研究透了,势力值是用来在商店里兑换物品的。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物品,但超过当前时代的物品价格都会因物品的综合价值,不同程度的加价。例如一本书,这个时代的卖5-300不等。后世一本书便宜的都要2000左右。

势力值的由来又是根据麾下人口每月提供不等的势力值。积攒了十五年才有三万多,如果不是把父亲平日里当包工头的人口也算上,李焕连1000都攒不到。

至于考取功名,也得益于他兑换的书籍放在系统空间还能翻阅的缘故,相当于他是开卷考试。不然让他枯燥的记住那么多儒家经典,他得愁死。

至于他为什么不愿意当官再培养势力造反,是他有自已的想法。

因为当官再造反平定不了社会,即使成功了,那些官员只会觉得你得位不正!紧接着就是各地官员不停地闹事,觉得你行我也行!

在中国得位最正,莫过于农民起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