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给梁崇解释了一下,达州的房产,地理位置不同,价格也不同,分为好几个价位。
第一贵的便是东市那边,基本都是达官贵人的府邸。
富人的房子动辄占地好几亩,院子一层摞着一层,丫鬟下人络绎不绝,从前院走到后院都要好长时间。
而那些官大人的府邸,虽然不如这些商人的那么大,但也不是平头百姓轻易能买到的。
建议梁崇直接不用看。
第二梯队以北山书院为圆心,越往外越便宜。
北方书院是整个北方地区最权威的书院,里面的夫子无一不是大儒,或是有真本事在身、考取了功名的前辈,甚至还有致仕了的官员。
家里有读书人的人家,但凡有一丝可能,就算挤破脑袋,也要把人送进去。
但北山书院并不是什么人都收,它不止夫子的阵营很是雄厚,对于生源的选择,也是慎之又慎。
除了一些不得不收下的显贵官绅的后代,只收有了功名想要继续往上考的秀才,或是没有功名,但有别的官员、大儒推荐的有天分的学生。
当然,也有一些例外,身后没有背景、没有功名、无人推荐,又想进入书院读书的,若是通过了书院夫子的考校,也可以拜入他的门下。
但书院的夫子收学生的标准非常严苛,能通过考校的,大多都是万中无一的天才人士。
针对学子,书院还有专门的奖励政策。
书院每月举行三次旬考,每半年举行一次年考。
十天一小测,几月一大测。
能在考试中名列前茅,取得一定进步和成绩的学生,都是有实打实的金钱奖励的。
少数贫寒学子因此学的非常卖力。
从那儿出来的人,不仅有丰厚的人脉关系,最差也是个秀才。
此外,达州的大部分学堂和书院,也都围绕着北山书院错落而建。
梁崇点点头,这种布局,其实和后世的大学城差不多。
北山书院周边的房子和商铺,从来就没有便宜的,都在千两以上,且有价无市。
大部分都已经被有商业头脑的商人提前收购,或者被书院的大儒、家长等买了去。
能在那儿读书或者教书的,大都是不怎么缺钱的,自然会选择住在离书院最近的地方。
零星流落在市场上的几套,也都在书院的外围,大小跟夫妻俩现在住的那间差不多,但即使是小房子,也要卖八九百两。
梁崇听得咂舌,向曹姨摇了摇头,说不考虑这些地方。
学区房到哪儿都是贵的,更何况挨着大业朝的“清华北大”,她虽然很心动,但还是要量力而行。
与其花八九百两买个不太实用的学区房,还不如退而求其次,花同样价钱买个更大点的。
接着便是第三梯队,也就是西市附近的房子。
梁崇嫌弃的嘈杂的二层小楼,其实已经算是西市附近比较好的房子了。
达州商业发达,做生意的人也多,对商铺的需求相对旺盛。
谢湍意的那间房,坐落在繁华的商业街,既能住人,又有储物的空间,若不是谢湍意的祖父是达州土着,当时买房的时候,西市还没有开始建设,这间房还真不一定能轮得到他。
那附近的房子,卖价跟谢湍意这间的差不多,按照格局以及大小上下浮动。